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孙家栋:敢向青天问明月

tupianzhongguo 2010-12-10 18:11:03 张苏红 总第035期 放大 缩小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地轰鸣,腾空而起的长征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直冲云霄,奔月而去,开始了中国航天最远的“长征”。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它的主设计师是孙家栋。37年后,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它的主设计师仍是孙家栋。有人说,阅读孙家栋的心路历程,就是阅读新中国航天发展史。那么,这位跟航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学家,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峥嵘岁月,跟钱学森一起研制导弹

今年78岁的孙家栋,祖籍山东牟平,生于辽宁复县(今瓦房店市)。 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中途因“二战”失学。1946年,他又考入民国政府办的锦州大学。1947年冬,解放军逼进锦州,学校解散,孙家栋再次失学。1948年9月,孙家栋来到哈尔滨,考取哈工大预科班专修俄文。1950年元宵节,预科班安排学生聚餐。开饭后,校领导突然宣布:“新中国空军正在‘招飞’,如果想要参军的同学,晚上可以赶往北京。”一腔热血,满怀报国壮志的孙家栋,毫不犹豫地报名应征。

1957年,孙家栋入选中国第一批留苏空军学员,在著名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攻读航空发动机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学成归国后,孙家栋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这是新中国组建的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起初,五院的科研工作是仿制苏“P-2”导弹。1960年,一夜之间苏联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许多科研项目因此搁浅,致使中国蒙受巨大损失。从此,孙家栋憋足一口气,与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导弹研制之中。凭借在苏联留学时打下的坚实功底,他很快在同行中崭露头角,他参与仿制“P-2”导弹、试射国产“东风一号”导弹之后,又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试验。孙家栋参加了全部导弹研制工作,并且由导弹总体设计员、总体组长、总体设计室主任一路升为总体部主任。

1967年建军节前,由钱学森推荐、聂荣臻元帅批准,孙家栋被调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从此,孙家栋从火箭设计,走上了卫星总体设计的道路。

情系太空,光荣与梦想铸就航天人生

从50年代后期开始,许多航天专家就开始了中国第一星的研究设计工作,孙家栋上任时,不少研究项目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如何把这些零散项目整合成一颗卫星放飞太空,却同样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要想卫星上天,没有航天拔尖人才不行,孙家栋奔波了两个多月,详细考察各部门有特长的技术尖子,从中选拔出后来被称为“航天十八勇士”的得力干将。这些拔尖人才的加盟,使卫星总体设计如虎添翼。

周恩来总理十分重视关心第一颗卫星的研制工作,1969年10月下旬的一天,孙家栋作为卫星总体技术负责人与钱学森一起来到人民大会堂,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钱学森先将孙家栋介绍给总理,然后汇报了“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和“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准备情况,接着,孙家栋对卫星的初样进行了讲解和说明。周恩来听完相关介绍,颔首微笑,很是满意。忽然,他话锋陡转:“你知道卫星上共有多少插座吗?”弄得毫无心理准备的孙家栋一头雾水,他只负责卫星总体把关,从未统计过卫星上到底有多少插座,见他一时语塞,总理忙解围:“你们搞卫星工作的,首先要仔细认真,应该像外科医生那样,熟悉患者每条神经、每根血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卫星万无一失。”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孙家栋相继担任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并参加领导了各类其他卫星的研制发射工作。随着这些卫星升起,孙家栋的名字也载入中国航天史册。

1984年4月8日,是孙家栋也是全国人民难忘的日子: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掀开了中国卫星通信事业新篇章。不过接下来的时间里,麻烦接踵而至,卫星在定点飘移过程中,星上蓄电池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热失控现象,如此“高烧”,极有可能引起蓄电池损毁或整星夭折。

问题出现后,孙家栋很快提出一套应急技术方案,决定对卫星进行大角度姿态调整,但如此的“大翻身”,超过了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设计范围,如果调整得好,卫星故障可能排除,若持续“高烧”不退,那么这颗卫星危在旦夕。

然而,在紧急情况下,申报各种审批手续都已来不及了,孙家栋写下一纸责任状:“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角!”可以说,当时他是冒着极大风险的。经过试验人员紧张而认真的工作,卫星险情终于排除。4月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星上设备一切正常。

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孙家栋对太空中这枚“发烧”卫星的处理决策,在世界航天界实属罕见。

卫星发射成功后,国防科工委推荐以钱学森为首的17位航天功臣组成观礼团,在天安门城楼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共度“五一”。然而这17人中,却没有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但他丝毫没有委屈和失落,有人为他鸣不平,他却心态平和地说:“我所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卫星搞成功,其他都是身外之物。”从中不难看出他淡泊名利的可贵品质。

奔月情缘,而今迈步从头越

时光回溯到2000年,时任中国航天局局长的栾恩杰找到孙家栋,说出了深埋已久的探月想法,孙家栋也深有同感,两人一拍即合。后来,他们又找来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三人灵感一经碰撞,便产生了具有前瞻性的火花,虽然我们探月晚了点,但我们起点要高。于是,他们分头行动,着手组织专家,进行专门论证,编制技术可行性报告,确定首次探月采用绕月探测方式,按照“绕”、“落”、“回”三步走。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呢?孙家栋解释说,如果说“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是我国航天史上两个里程碑的话,那么,探月工程则是第三个里程碑,意义深远。从另一个层面讲,当今世界谁先占有探月优势,谁就占有了开发月球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朴素的话语,传递着一个共同心声:在世界尖端领域,中国必须亮剑,有所作为!

2004年2月25日,国防科工委庄严宣告: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开始启动。基于它与“嫦娥奔月”这一美丽的中国神话传说有着奇妙的联系,所以,把这个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一号”所承担的探测任务,许多是国外没有做过或没有做全的,就拿月球三维影象图来说,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别的国家只是不完整的。如果有了这张图,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月球构造。另外,我们还将探测到月球表面14种资源元素分布,而美国只做了其中5种,这些都是我们独特的地方。

探月工程启动后,数千人的研制大军投入其中,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层以上科研骨干的平均年龄仅35岁左右,通过探月工程,培养一支出色的航天科技队伍,这是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希望所在。特别是眼看着一批刚毕业的博士生,经过三四年时间的磨炼,如今已成为探月工程的主力军,古稀之年的孙家栋为此甚感欣慰。

要实现工程技术世界领先,就必须要有所创新,为此,孙家栋组织科技人员,反复分析论证,下决心攻克工程目标中出现的技术难点,正如孙家栋所说:“我们把能用的成果都用上了,需要攻关的都攻克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系统。”

卫星研制与发射,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做到万无一失。而火箭点火,是牵动全局的事情,与之相关的火箭、卫星、发射场、测控、通信保障等,都要保证与这一发射时间绝对同步。这对搞了一辈子航天的孙家栋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一场严峻挑战,仅“五大系统”绝对同步这一要求,在中国以前所有的航天发射中,从未经历过。

作为中国首位“月球使者”, “嫦娥一号”在茫茫太空中是如何奔月的?当然,它也需要一条天路,航天专家称之为轨道。这是绕月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这样难题就出现了,一般地球卫星只需考虑卫星和地球之间的关系,现在多了一个月亮,带来了力学和轨道研究等方面非常复杂的问题。孙家栋比喻说:“这就好比猎人打猎,最大的区别就是,‘嫦娥一号’打的是移动月亮靶。”其难度可想而知。

多年来,孙家栋养成一个习惯,只要重任在肩,他就整个身心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自从担任“嫦娥”卫星总设计师以后,每当碰到技术难题,孙家栋都心事重重,夜不能寐。一想到中国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就要在自己这一代人身上变成现实,他感到责任重大,一种光荣与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有时,他在阳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夜色褪尽,东方欲晓。

整个探月工程,就像一部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每个音符都不能错,因此,为了确保一次成功,“嫦娥一号”工程上下开展了“两个100%工作”,一是所有单机、分系统和系统总体设计都要进行全面复查、审查、反思质疑,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做到100%;二是所有产品生产质量都要进行全面复查、复审,做到100%。

2007年10月24日,万众瞩目的“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在隆隆飞天的呼啸声中,孙家栋望着“嫦娥”在空中绝尘而去,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没有哪一项事业的成功能如此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振奋全民族的精神!“嫦娥飞天”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