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省长们正在努力学习一种全新的污染物总量统计方法——按照中央政府规定,他们如果无法让这些公式运算出一个合格的结果,将面临被“一票否决”的危险。
最近,中央政府出台了新的环境统计方法——其核心是污染物数据由中央而不是地方说了算——并用直接考核“一把手”的方式让地方接受新规。
国务院最近批转了节能减排统计考核方案,减排不达标的地方官员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的危险。节能减排,目前已经不只是一个经济话题,更像是一个政治话题。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已让决策层焦心,中央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但在2007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温家宝坦承2006年的节能减排目标未能完成。
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国确定了5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的目标。2007年两会前夕,有关部门公布了2006年全国降耗减排结果,当年中国万元GDP能耗为1.21吨标准煤。虽然这是2003年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首次下降,比2005年下降1.23%,但仍未完成年初预定的下降4%左右的节能目标。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顺利是中国没有实现年度节能目标最重要的原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
能耗指标由升转降说明中国节能工作开始取得成效,未能实现4%的预定目标则说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不顺利,高耗能工业扩张模式仍在延续。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拉动,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比重偏大,这样,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消耗能源和资源。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17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丰富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改善和解决,这成为当前以及较长一段时间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是治理重点
2007年一季度,我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6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增长6.6个百分点。这些行业的过快增长使我国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工业呈加速增长之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增速比2006年同期加快了1.6个百分点。
“六大高耗能产业平均增速20.6%,远远高出整个工业增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指出。从主要产品看,高耗能产品增长率更是惊人。一季度钢材、氧化铝、铝材、铁合金分别增长26.2%、53.7%、43%、44.4%。
“高耗能产业的再度抬头,推动了一季度工业加速增长,这种势头值得警惕。”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蔡志洲研究员对此评论说。
高耗能产业的快速膨胀,使得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使得工业在整个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经济结构不但没有像期待的那样升级、变“轻”,反而越来越“重”。
一季度我国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增速快了4个百分点,而2006年同期还只是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50.8%,而2006年同期是49.9%。一季度节能降耗形势更加严峻。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国电力消耗同比增长14.9%,增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高于经济增长率3.8个百分点。
高耗能产业的再度抬头,是两大因素共同支撑的结果。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这是大的时代背景;当前电力供应由紧张转为相对宽松,而一些高耗能产品价格不断攀升,成为巨大的利益驱动。
高耗能行业再度抬头的突出矛盾,已经成了宏观调控的剑锋所指。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指出,要把遏制高耗能产品过快增长,作为当前以至全年宏观调控的重点。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条件。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具体措施。发改委、电监会联合要求,4月底前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停止执行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措施。
6月下旬,国务院牵头组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大检查。此次专项检查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银监会、电监会等8部委主要负责人带队,每个检查组都由副部级官员牵头。检查范围包括钢铁、铜、铝、铅锌、水泥、电力、电石、焦炭、铁合金等各类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检查内容涉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差别电价的执行情况;清理和纠正地方在地价、税费以及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污染物减排和新建项目方面的情况,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品出口政策的情况。
“这是节能减排任务写入‘十一五’规划之后,力度最大的一次检查,同2006年五部委清理固定资产投资专项检查的规格类似,但此次检查显然范围更广、更显示中央的决心。”一位参与检查的人士透露。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地方上高耗能、高污染的情况还是比较严峻。”据参加检查的人士介绍,“大致是“三分”——三分之一的省份执行情况比较好;三分之一的省份有所执行,但问题较多;剩下三分之一省份执行问题很大,有的省份连检查的文件也没有组织下发——但即使是执行情况较好的东部省份,也存在着差别电价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高能耗产业的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进口方面,这些产业的快速扩张使得中国对铁矿石、氧化铝等原材料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原材料的进口价格大幅上升;而出口方面,由于高能耗产品的成本中,电和煤的成本占很大比重,出口这些产品就是向国外出口能源,加剧了中国的能源供应、运输的紧张局面。”国家发改委原经贸司的一位官员透露说。
西部地区是高耗能产业近年崛起的重点,也是中央调控高耗能产业的主要目标区。西部各省过去几年赖以吸引投资的一个主要优势,就是低电价和充足的电力供应。根据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在中央大力调控高耗能产业的情况下,西部用电量上升势头有增无减。
数据显示,尽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加大,但2007年前三季度,投资增长依然过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6%。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受此拉动,中国经济2007年全年的增速预计将达11.5%。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加上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偏低,资源环境成本没有充分体现,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内在动力仍然很强,这大大增加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难度。
前10个月,大量的投资都进入了建材、石化、化工和有色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这四个行业的投资增长率分别达53.5%、46.9%、38.1%和33.4%。
尽管2006年中国贡献了全世界5.5%左右的GDP,但中国为此消耗了全世界15%左右的能源、30%的钢材和54%的水泥。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已于上世纪90年代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达47%。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指出,高能耗、高污染造就的高增长难于持续,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长远来看必将束缚经济的发展。
目前,中国有着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太湖、巢湖和滇池等主要湖泊接连被蓝藻侵袭。这些湖泊是数百万人的水源,而大规模的蓝藻爆发引起的水质恶化,造成鱼类死亡,对人、畜产生毒害。
水环境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水环境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环保的首要课题,而近年来我国水环境受到污染的案例屡见不鲜。
从松花江苯泄漏到广东北江镉污染,从滇池水葫芦疯长到太湖蓝藻泛滥,尽管一桩又一桩的无情事实在不断挑战着我国本已十分脆弱的水环境承受能力,但这毕竟只是局部而片段的现象,只有打开中国水系的平面地图,处于危机边缘的水污染生态才能暴露无遗。
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显示,自两年前松花江事件以来,我国共发生140多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2~3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而据监察部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
而2007年5月份被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无锡太湖蓝藻污染,无疑是2007年最为震撼也最具代表性的水污染案例。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作为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有“太湖天下秀”之称。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平方公里,人口3400万,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素以“鱼米之乡”闻名。
2007年的5月份,由于连续高温高热,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导致水源水质迅速恶化。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刺鼻的难闻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超市的矿泉水一时奇货可居,几天内被人们争抢一空,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水污染的阴影之中。
2007年夏天,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影响了自来水水源地水质。专家分析,导致水质发臭的原因是5月24日苏南地区降了一场PH值为5.7的酸雨,“检测发现湖水的PH值在6.3—6.8之间,这正好符合蓝藻的生长环境。”据分析,大量死亡的蓝藻聚集之后,经过酸性水体氧化,就产生了酸解酶,再经过发酵就产生臭味,一些专家认为,蓝藻暴发,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很多水中的生物无法生长,尤其是一些分解者大量死亡。这样,很多生物就无法被分解,结果产生了一些有害物质,比如腐殖质,它会破坏生物(包括人)的正常细胞,甚至会诱发癌细胞。
蓝藻究竟何物,为何如此恐怖?蓝藻又称蓝绿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其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简单,单细胞,各式群体和丝状体。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现在已知约1500多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主要为淡水产。有少数可生活在60~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真菌、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共生。有不少蓝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成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等。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甚至有些种类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加剧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很大危害,严重时会造成鱼类的死亡。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太湖水质不断恶化的趋势虽然和近年来异常的高温、少雨天气,以及太湖水位的降低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排入太湖的污染物远远大于太湖的环境承受能力。与“十五”计划水质目标相比,21条主要环太湖河流出入湖断面水质达标率为61.9%,45条主要河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仅为53.3%。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按照污染物来源,目前太湖的外部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三大类。其中,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纺织印染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领域。虽然近年来太湖流域实施达标排放,但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污染排放量迅速增加。随着产业转移加快,一些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转移到了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大量工业污染沿着河网进入太湖,使太湖工业污染控制更加困难。现有农业生产方式也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据统计,太湖流域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从1979年的24.4公斤增加到目前的66.7公斤。而一些发达国家规定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不得超过22.5公斤。
从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90年代外资的大举进入,这些年来,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在太湖沿岸聚集。尽管自1990年代以来,对太湖污染的治理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常规性工作,并为此花费了数百亿元,但治理的速度终究赶不上污染的速度。如今,这个曾以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而出名的城市,不得不痛定思痛,再一次发起针对水污染的战争。
专家指出,太湖污染,那些非法向太湖排污的企业固然应受到严惩,但同时,也要问责那些偏袒、纵容恶意排污行为的官员,唯其如此,才能使地方领导痛下决心,铁腕治污。
受到污染的中国水系,远不止太湖一例。在此前后,与太湖水污染极其类似,安徽巢湖局部爆发蓝藻;云南滇池的污染也一直是萦绕在当地政府心中永远的痛,而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一直以来遭遇的困境则更为触目惊心。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的调查表明,上世纪70年代末,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95亿吨,到本世纪初增加到近270亿吨,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1998年全流域的废污水排放量为189亿吨,这一数字到2005年变为280亿吨,短短7年的时间,排污量递增了52.4%。而流域内的污水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在上世纪70年代末污水处理率在15%以下,90年代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48%。据统计,整个长江流域的污水处理率在7-8%,中小城市的处理比率则更低。两岸不加处理的生活工业污水通过大大小小的排污口涌向长江,直接导致了长江水质的恶化。据调查,长江干流394个主要排污口中,半数以上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这些排污口每天都在向长江喷吐“黑水”,干流岸边污染带已接近600公里。其中,长江干流沿线的攀枝花、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5大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为每年46亿吨,占干流主要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70%以上,可是各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却不足15%。而且,污水处理深度不够,二级处理总量每天仅为100吨,绝大部分污水直接入江,在干流近岸水域形成约400公里的污染带,不仅影响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也对水生生物境形成威胁。
中国环境的出路
8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情况时指出,尽管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认识尚未完全到位。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内容,加之现行财税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特别是一些市(地)和县(市)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制订节能减排总体性方案,责任不够明确,措施也不够具体。
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除淘汰小火电工作按计划进行,淘汰落后钢铁、有色、水泥产能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外,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起步晚,进展迟缓;淘汰不彻底,一旦市场行情好转,落后产能容易死灰复燃。
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滞后。2007年计划现有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3500万千瓦、设市城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吨/日(不含原有污水处理厂增加处理水量),但上半年分别仅完成31%、25%。
激励政策不完善。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影响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机制不健全。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性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价格、居民用电价格、供水价格没有反映资源补偿和环境成本。
监管不到位。覆盖各省(区、市)的节能监察体系至今尚未建立,节能执法主体不明确,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滞后,法规政策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弱,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有的地方政府保护环境违法企业,干扰环境执法。
基础工作薄弱。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
马凯表示,这些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不但实现2007年节能减排目标难度很大,而且将对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007年以来,为改善环保现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11月29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在介绍我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有关情况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总结了我国2007年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一,4月份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任副组长。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了2007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批准印发了节能减排要实施的10个方面45条措施,这些措施正在逐步落实。“科学、统一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也是45条之一。
第二是加快推进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过快增长。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2007年电力行业通过“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已经提前两个月完成2007年的任务。钢铁行业上半年关停落后的炼铁产能1140万吨,炼钢产能870万吨。
第三是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快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包括: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2006年,国家安排国债资金6.8亿元,支持了111个重点节能项目,带动社会投资107亿元,形成1000余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2007年支持了700多项重点工程,这些工程如果完成,可以形成3000多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第四是发布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公布了千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启动了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的对标活动。
第五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立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第二批以92个单位作为循环经济的示范单位近期已经正式启动。
第六是实施了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出台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主要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淘汰落后,财政部门和发改委也制定了用市场的办法,转移支付的办法,建立淘汰落后的机制。另外还提高了脱硫机组的上网电价,实行了节能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等等一系列政策、机制。
第七是新修订的《节能法》已经于2007年10月28日正式颁布。《循环经济法》本届政府也有望出台。
第八是发改委等17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去年1-9月份,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二氧化硫和COD的排放量出现了“双下降”的局面。
11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在2007年年会上发表了题为“以污染减排为重点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特别演讲。
经过艰苦努力,前三季度,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实现双双下降,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8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0.28%,首次由升转降。这主要得益于三大减排措施正在发挥显著作用。一是工程减排。截至目前,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已提高到近60%,装备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占全部火电装机容量的比例提高到45%。二是结构减排。2007年前三季度,关停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00万吨、电石40万吨、机焦1100万吨、小炼铁969万吨、小炼钢873万吨,淘汰小造纸产能170万吨、酒精产能35万吨。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的目标提前两个月实现。三是管理减排。对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地区采取“区域限批”,开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2006年以来,中国政府为促进节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淘汰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
中国从2006年开始,实施单位GDP能耗公报制度,并将能耗降低指标分解到各省份,中央政府与各地政府和主要企业分别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
发展改革委秘书长韩永文此前曾在一次网络访谈中指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一蹴而就,各种政策支撑条件还不到位,节能环保措施见效要有一个过程。
面对严峻的节能形势,中国政府把节能放在2007年经济工作非常突出的位置上,提出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为重要抓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质量效益提高。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预计,随着财政、税收、价格政策的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投入的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未来几年中国节能降耗的成效将会更加明显。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