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香港医改:“免费午餐”易派难收

jujiaogangaotai 2011-03-12 20:33:28 文/王尧 编辑/王云伟 总第123期 放大 缩小

 

有700多万人口的香港,多年来由政府通过公立医院为市民提供高福利、低收费的医疗保障服务。这套被港人戏称为“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医疗制度,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为防“免费午餐有朝一日派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医改的话题便在香港社会广泛讨论。从回归前到回归后,讨论多年,却一直没有定论。

20多年过去,医改讨论中观点交锋的各派人物青丝都成了白发,“免费的午餐易派难收”,或许是这一艰难过程恰如其分的注脚。

2011年1月7日,香港特区政府医疗改革第二阶段咨询结束。2011年1月20日,在香港北大屿山医院奠基仪式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宣布:特区政府将于年中公布咨询结果和医改部署计划。历时20多年的香港医改大讨论,也许将在2011年看到实实在在的结果。

高福利 低收费

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医疗制度

没有到香港之前,许多人以为,香港生活成本高,居大不易,香港人看病一定也很昂贵。亲身体验一番,才发现是一场“误会”。

从内地派往香港工作的媒体人李小林便有这样的经历。初来乍到,他担心香港看病贵,感冒等小病都自己扛着,不上医院。半年后的一天,他突然上吐下泻,同事将他送到附近的公立医院急诊室。一番检查之后医生给他输了液,还开了几天的药,全部费用就是挂号时交的100元(港元,以下同)。李小林病愈后对此大为感慨,香港同事说,“香港公立医院看病就是这样,2002年以前香港的急诊室还是全免费呢!”李小林这才恍然,为什么以前关于急诊室的香港电视连续剧中,看不到关于交费的情节。

李小林享受的便是香港政府为“合资格人士”提供的医疗健康福利。所谓合资格人士,既包括香港永久性居民,也包括李小林这样在香港学习工作的非永久性香港居民。

香港的医疗保障制度基本上沿袭了英国以税为本的全民健康服务制度,由政府直接主办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护理服务。医院管理局旗下41间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48间专科门诊及74间普通科门诊提供全港88%的住院服务和29%的门诊服务。公立医疗机构92%以上的经费由政府以财政预算拨款,全体香港居民享受同一标准的公立医疗服务,市民自付的就诊费用比例很低。

普通科门诊收费45元,专科门诊首次就诊个人需支付100元,其后的复诊每次支付60元,费用包括医师诊治费、挂号费和所有检查费用,每种药支付10元。住院个人每天支付100元,包括手术费、药费、床位费、伙食费等,而实际上,每个患者住院一天的费用高达3000港币,这其中的差额则由政府承担。经济困难的市民还可申请减收或豁免自付费用。当然,患者也必须听从公立医疗机构按其病情轻重缓急所作出的候诊、住院或手术安排,不能选择医生,所提供的住院病房基本上都是3—5个以上病人一间。

“在香港,没有穷人看不起病的现象。在公立医院,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平等。”现任香港医管局主席胡定旭曾经自豪地对内地媒体说。“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进医院做急性心脏病手术,有人问我,他是财爷,是不是能马上做手术?当然不是,财爷和老百姓一样。真的有生命危险时,肯定先给你做了。”$nextpage$

候时长 负荷重

势在必改的医疗制度

公立医院收费低廉,但提供的服务并不打折扣,与之相比,相同的服务香港私立医院的费用要高得多,门诊费用动辄要四五百元,住院一天的费用为数千元,做一个手术要几十万元,当然自由度也大得多,可以自由选择医生和看病时间。两相比较,香港市民小病看门诊时为了方便会选择私立诊所,但住院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到公立医院。几十年来,香港市民的健康指数和人均寿命名列世界前茅,以公立医院为主、私立医院为辅的全民健康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现。

最显而易见的问题当数公立医院等候时间过长。在香港公立医院看急诊时若病情非危急,等候一两个小时是很常见的事。专科门诊、住院和手术的轮候时间则以月计。目前市民首次预约专科门诊的等待期约为4周,癌症手术一般需等候3—4个月,白内障手术的轮候时间甚至长达3年。

在香港,市民除了急诊外不能径直跑到大医院就医,须持有基层医院的转介信方可前往。即使这样,金字塔顶端的大医院轮候时间仍然相当长。近年来,为了解决轮候时间长的问题,香港医管局采取了不少措施。2008年,医管局推出了“耀眼行动”计划,资助轮候时间较长的白内障病人到私家诊所接受手术,每人资助额为5000元,差额部分由病人自付,迄今已有7000多人受益,但很多人仍选择在公立医院苦苦等候。

胡定旭不讳言公共医疗资源有被滥用的现象,“急诊室里差不多2/3不是真的急诊。”行政会议成员梁智鸿在受访时曾尖锐地指出,“政府没好好发展小区门诊和基层医疗分流,民间也事无大小穷人富人全享用政府医疗。每年春末香港乍暖还寒,政府医院急诊室便塞满患伤风与流感的香港人,这等小病本应私家医生或家庭医生就可照顾好,却跑到政府医院接受由头到脚检查。”

更深层次的隐忧是港府财政不堪重荷。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的担心一步步被证实,近年来,港府在医疗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由2005—2006年度的约276亿元,持续增加至2009—2010年度的33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4.9%。2009—2010年度的医疗预算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4.8%,支出比例仅次于教育(22.3%)和社会福利(16.3%)。据统计,随着人口老化的加剧,这个比例预计将在2016年提高到23%。也就是说,到时港府近1/4的财政支出,将用于维持医疗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

多方融资 能者多付

“再不进行医疗改革,结局就是缩减教育及其他社会福利,或者大幅加税。”来自专家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早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不久,香港特区政府就委聘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现行医疗体制,提交了著名的哈佛报告《香港医疗改革——为何要改?为谁而改?》。报告认为,香港医疗保障制度必须改革,改革的指导原则是,建立一个政府与市民分担责任的制度,能者多付。

“香港的医疗制度,是全球公认最好的之一,但如果不改革,不多方融资,终究维持不下去,要破产的。”胡定旭说。2008年3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题为《掌握健康 掌握人生》的医疗改革咨询文件,提出了社会医疗保障、用者自付费用、医疗储蓄户口、自愿私人医疗保险、强制私人医疗保险、个人健康保险储备等六种医疗融资方案。

2008年3月13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就医改公众咨询发表声明,“这次医疗改革,对全港市民将来、我们的下一代和香港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声势浩大的宣传、上百场的研讨会之后,第一阶段的咨询落下帷幕。2010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发表医疗改革第二阶段公众咨询文件《医保计划 由我抉择》,建议推行由政府规管的自愿医疗保障计划,以促进医疗系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引导众多有支付能力的中产阶层购买商业保险,改善公私营服务失衡的情况,推动私营医疗发展,增加医疗系统的整体服务量。

“免费的午餐易派难收”,享受“免费午餐”已成习惯的香港市民能否转变观念,讨论多年的香港医改是否有望在2011年内迈出艰难的一步?香港学者何宝英的话或许可以作为参考:“每一个医疗制度都致力达到公平、高质量、多选择、高效率、成本控制等目标。可惜,这些目标之间往往有潜在的矛盾。世上并没有完美的医疗制度,执政者必须在这些目标上作出取舍。”为了香港的未来,政府和市民都必须作出选择。

()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