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国人海外“疯狂”购物的新闻屡见报端。人们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群众消费能力快速提高而欢欣鼓舞的同时,一些人开始反思,为何中国日渐增长的消费能力不能在国内有效释放?许多群众和专家认为,要想做好内需这篇文章,还需政府和企业等部门在关税、流通体系、消费环境等方面多下工夫。
今年海外购物格外火
近日,中国近千名游客春节期间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包场”购物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热议,中国赴美游客平均7000美元的消费能力让众多美国商家对中国游客十分期待,一些国家甚至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而尽量简化入境手续。
不仅是有条件出境旅游的消费者钟情海外购物,许多从未出国的人们也开始“曲线”海外购物。今年春节聚会,山东临沂市民崔娟的一款名牌挎包吸引了很多朋友的目光,而这款3000多元的包正是崔娟托同学从美国代购的。
她说,这款包在国内的价格要5000元以上,在国外买不仅便宜质量又有保证,很划算。在日本留学的杨曦每年回家都要带回许多电子产品、化妆品之类的商品,有的是帮别人买的,有的是打算送人的,今年春节回家带的东西最多,超过了1万元。
杨曦总结了三条愿意海外购物的原因。首先是价格便宜,每年夏季和圣诞节时,许多大品牌都会有较大的打折力度,一些在国内很少打折的品牌也会打上五六折。二是产品上市快,品种多,许多人愿意购买一些国内尚不多见的新东西,特别是一些新奇的电子产品。三是产品质量,许多消费者更信赖国外产品的质量。
此外,一些消费者还通过网上代购的方式购买海外商品。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海外代购”这一关键词发现,衣服、化妆品、皮包、手表、电子产品的代购服务应有尽有,消费者并可指定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购买地点,许多商家还打出“一天一团”“免税代购”等促销口号。
有资料显示,中国出境游客人均境外消费支出已超过美、欧、日,如2009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的免税品总额达1.58亿欧元,比排在第二位的俄罗斯多0.47亿欧元。$nextpage$
部分商品内外差价大引质疑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中国居民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及消费能力的提升,国人海外购物的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增长。针对如此巨大的境外消费购物数量,商务部负责人去年曾表示,这说明我们在扩大高端消费品市场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消费力的“出逃”的确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较高的关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品进口乏力。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袁红英认为,较高的关税虽可保护国内产业成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进口乏力,这不利于中国群众享受到国外价廉质优的商品,同时也不利于贸易平衡。
不仅是高端消费品国内外市场价格有所差别,某些国内商品出口后价格也远低于国内,导致出现“日本买茅台酒,韩国带中华烟”等现象,部分厂家做出的解释是,这样的价格差距是为开拓国际市场。
袁红英认为,低价出售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出口,但容易给商品贴上廉价低质的标签,反而会影响到产品的美誉度,最终影响销售,而且一味提高出口份额也与目前国家所提出的扩大内需,减少出口依赖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符。
留住内需还需切实提升消费环境
许多消费者表示,除了价格原因,国外较好的消费环境也是吸引人们海外购物原因,他们期盼国内的商业体系能够更诚信、销售流通体系能够更合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能够更可靠,从而使国内消费市场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蔺栋华说,近年来虽然国内大多数品牌已开始注重品牌建设,质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但部分商家的虚假广告、农产品药物滥用、山寨产品横行、欺骗消费者等行为时有发生,部分行业产品已出现信任危机,这都影响到中国消费环境的提升。
她认为,特别是个别品牌奶粉不合格问题发生后,许多人无奈花高价购买国外产品。相关部门应从源头、流通、销售、售后等各个方面严格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坑害消费者现象的发生,构建诚信商业体系,加大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商品的竞争力。
在英国留学多年的济南市民郑小西希望一些品牌的产品在国内的销售渠道更多样化。她说,国外有好多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在那里可以低价买到许多大品牌的换季产品,而这种购物中心在国内较少,即使有其产品样式也很少。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销售渠道的缺乏与流通体系不合理有关。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门晓伟曾表示,大量的高端消费流失在境外,与国内高档商品代理制度形成渠道垄断,造成奢侈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有一定关系,如何打破这种垄断需要商务部门加以研究。
此外,蔺栋华表示,目前国内流通成本过高,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2倍,这大大增加了消费品的成本,如果加上隐性的商场关系疏通、人情打点等费用,总成本则更高。在这方面,国内相关部门需降低过高收费,从多角度提升消费环境,以增强国内消费市场吸引力。
()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