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改善居住环境 提升城市生活舒适感

zhuantibaodao 2011-03-21 23:08:06 总第126期 放大 缩小

 

满眼的绿色,优美的住宅小区,宽阔的道路,今天,走在东莞这座城市中,这些景象随处可见,经过这些年不断建设,东莞居住环境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排名显示,东莞在居住条件、主要产业两方面的竞争力排名分别位列第一、二名,摘得桂冠。如果说东莞完善的制造业使得这座城市充满力量,那东莞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这座城市满怀柔情。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让东莞不仅仅是“国际制造业名城”,还是“和谐家园”。随着 “十二五”规划到来,东莞人对家园的建设有了更高的目标。

推动绿色低碳

建设生态宜居东莞

一座幸福的城市,首先必须拥有能够承载幸福的城市建设。过去,人们对城市建设评判标准是越现代化越好,而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人们已经厌烦了钢筋水泥森林,对绿色的渴望显得尤为急切。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人们对于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提出了新的要求。

早在2001年东莞市就提出了把东莞建成生态绿城的战略目标,并且要求“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根据生态绿城建设的具体目标,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城镇建成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以上。一场浩大的绿色行动在这座工业城市迅速展开,几年时间内,绿色填满了东莞高楼间的缝隙,东莞的公路、铁路、河流等交通要道全部实现了绿化,一道道景致宜人的流动的“绿色长廊”连接了东莞各镇各村,成为东莞一道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2006年东莞顺利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成为继深圳之后,广东第二个获得这一称号的城市。此后,东莞的绿色越发浓墨重彩,以道路绿线为网络,构建绿色长廊,营造绿色生态的和谐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成为了东莞市城市建设的基本准则。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局长欧阳南江说:“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要使居住在城市中的市民在居住、就业、生活、娱乐消费、出行方面,更加舒适方便,生态自然,这是东莞开展城市建设工作,编制规划,审批项目的最基本的依据。”

对于东莞城市建设定位,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就指出,东莞经济发达,但给别人的印象是这里只能创造财富、只能赚钱,要改变人们对东莞的这种印象。建设幸福东莞就是要把东莞由赚钱、创造财富的城市转变成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城市。老百姓有钱了,但河里的水不行,吸入的空气不行,一出门就提心吊胆,有什么幸福可言?东莞城市建设不能见缝插楼,而要见缝插绿。

“十二五”时期,东莞明确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东莞列为东莞“十二五”规划的八大主要任务之一。最近东莞市部署了2011年的城市建设工作,把加强城市建设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紧密联系起来。东莞市将强化主城区的功能提升,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中央商贸区和中央商圈。东莞中央生态休闲区的建设方案也已明确,未来将把黄旗山、同沙水库、水濂山等,与万江片区的水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主城区的生态建设亮点,同时还将加快推进市域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

保障居民住房 建设幸福家园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是中国人对“家”具体形式的认定,自古以来,居有其所一直是中国人对幸福的基本定义,只有在城市里有了房子,才算是在这个城市安了家,才能结束飘泊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城市房价的高企,买不起房、还不起房贷成了困扰城市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一大问题。

东莞有近千万人口,其中嗷嗷待房者众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莞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中规划中低收入居民的“安乐窝”,实现人们对居有其所的幸福期盼。据了解,在2010年,东莞新增了14.3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面积,建成1792套经济适用住房,东莞市属廉租房、经适房小区一共有4852套房源。2011年,东莞仍计划新增12.1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共1496套,新增的经济适用房平均每套面积近80平方米。东莞人均住房保障面积18平方米,这个数据在广东省最高。

东莞在改善了户籍人口住房环境的同时,还通过用工单位改善本单位新莞人居住条件,筹建新莞人居住小区、实施政策性租赁住房,加强出租屋服务管理、改善居住环境,优化政府服务等方式,不断改善新莞人居住环境。据《东莞市主城区住房建设规划(2010-2012)》显示,东莞将为新莞人和新就业大学生搭建新莞人公寓、“新莞人廉租房”、新莞人综合服务小区等多种住房保障形式。东莞主城区今年将建718套廉租房,总面积4.6万平方米。今明两年东莞将为新莞人和新就业大学生建2400套公共租赁住房。

“十二五”期间,东莞将继续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廉租房制度,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东莞市长李毓全说,一直以来,东莞都非常重视住房保障工作,促进城乡居民住有所居。2008年,东莞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制定了2008—2010年住房保障规划,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登记在册的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目前,东莞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完善交通网络 便利居民出行

有了住房,城市舒适生活就有了基础,“幸福”的种子也就有了生长的土壤,可以在东莞土地上萌发,但东莞的“幸福”要茁壮成长,光有住房这一“土壤”还不足够,它还需要便利的交通将“阳光雨露”送达。

作为制造业城市,东莞的道路交通就像是城市的大动脉,其快速有效的运作对东莞经济民生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来,东莞加快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的道路网。据了解,2010年东莞市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约99.34亿元,增长19.76%。顺利开展11项交通规划工作,高快速公路网络骨架雏形呈现,全市高速 公路总通车里程达178.9公里。东莞路网建设初步形成“一环六纵六横三连”主骨架,打造一小时到达邻近城市出行网络,确保与周边主要城市、重要枢纽港 (站)以及其他重要交通节点可以直通高、快速主干线公路。

东莞拥有大量外来工人口,他们的出行绝大部分都要依赖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影响他们对东莞“幸福”与否的评判,这就对公共交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韩任海表示,东莞的道路交通发展在珠三角城市属前列,但公共交通发展仍然较为薄弱。2011年,东莞将力争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20%,全市地面公交车辆运营准点率提高至90%,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22-25公里。

“很多人来东莞,都会觉得东莞道路十分漂亮与宽敞,但公共交通却强差人意。公交服务水平相对偏低,部分客运企业随意开停、转包、分包线路,严重影响公交服务质 量,群众意见特别大。”韩任海说,接下来,东莞要全面整治客运企业违规转包、分包现象。对“开热线,停冷线”的运输企业进行全面清理,严格按照管理规定收回线路经营权,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进入运输经营的资格。同时开展公交“盲点”调查,进一步完善市区、跨镇、镇内三级公交线网。

“十二五”期间,东莞还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高快速路、港口、火车站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网络结构,实现市内“半小时生活圈”,打造周边城市“一小时通勤圈”。

韩任海透露,未来东莞将加快开展水陆铁空一体化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实现公路、水运、港口、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等各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