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未来房价走势,像天气预报难以预测

liaowangzhisheng 2011-03-24 22:28:48 (文/周悦 编辑/晨雨) 总第120期 放大 缩小

“购房者趋于观望,租房者承压日重,租购两难窘境乍现”,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阶段性成果——《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0—2011)》如此描述当前中国住房消费情况。报告认为,2010年以后,房价上涨预期总体弱化,大部分人持币观望,转入租赁市场;部分中介因为房屋买卖生意下降,从房主处收租房子做“二房东”;大规模拆迁等都是推高房租的因素。高价购买住房导致出租成本增加以及政府缺乏租金管理,是推高房租更为根本的原因。住房消费出现“买不起”兼“租不起”的困境。

未来房价走势,像天气预报难以预测

“稳中有降”是对未来房价比较肯定的判断。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主体涉及开发商、消费者、投资者、商业银行、地方政府,而且还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等等,加上通胀的压力、股票市场的低迷,都是房价变化的潜在因素,“对房价的预测跟预报天气一样,很难。”对此,国家统计局投资司赵培亚表示赞同。她认为,房地产投资虽然现在受到了调控政策的抑制,但潜在的动力很大,一旦放缓就会释放。

现在社会上的钱和老百姓的钱处于贬值的情况下,有投资的冲动,农民工市民化转化的过程中,农民工如果“变”市民首先要安居就业,未来大中城市的住房需求可能会更大。制度性需求受到调控政策的影响也被抑制住了。2011年国家继续严厉执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但是一旦调控政策出现不力,当房地产价回落到一定情况下,出现风吹草动,将难以控制。

针对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但是房子却卖得非常好的奇怪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认为,其秘密就在于灰色收入,政府希望通过差别的信贷政策企图控制这种购买力,结果是一次性付款的比例空前增加。尹中立介绍说,灰色收入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流通领域的商业回扣,这是中国流通领域的潜规则。这里面的收入就和流通总量,简单来说跟GDP的总量是成正比的。但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存在着普遍的、高比例的商业回扣。

制度缺陷是引发市场失衡的深层原因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调查,居民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市场过热引来了最严厉的调控,但调控面临重重挑战和阻力。报告分析指出,房地产调控主要问题有:市场与政府调控政策形成角力状态,政府出台的政策,市场很快能找到规避方式,如此循环,调控效果不明显,不具有持续性;政府的住房消费政策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造成市场预期不明,催生投机行为;政府长期以来提倡“促进住房消费”,在福利分房制度已终结多年、住房问题比较突出的现在已不合时宜,但决策者“促进住房消费”的思维尚未打破;房价上涨长期预期不变,给调控带来难度。

绿皮书主编倪鹏飞总结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面临的十大挑战。他认为,制度缺陷导致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主体冲动,是引发市场失衡最深层的原因。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冲动、地方政府炒卖土地冲动、金融体系信贷冲动、开发企业全体建房冲动、购房者投机投资冲动等等,导致了方方面面的失衡。在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方面,投资和投机挤占消费,房地产市场总是需求大于供给,开发商坐地起价,毛利润达50%以上;但中低档住房甚至包括保障性住房的比例与需求相比,根本无法满足居民居住需求。

发展住宅合作经济或是出路

为解决城市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政府提出,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投资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加强住房监管,规范住房秩序,促进房地产有序健康发展。但如何不折不扣地执行上述政策?资金来源如何保证?能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是与会者普遍的疑问。“现在的制度设计里缺乏对‘夹心层’的制度设计,保障房他们不够资格,商品房又买不起,租房又遭遇高房租,如何解决?”中国土地学会副会长黄小虎不无担忧地说,房地产发展的思路要从根本上进行调整。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曾经大力提倡合作建房,出台过《城镇住房合作管理办法》,但1998年房改以后,这一做法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现在的制度设计要么是完全市场化的,要么是完全保障性的。

黄小虎认为,笼统地增加廉租房或是保障房的供应解决不了夹心层的问题,针对夹心层的制度设计才是根本之道。他说,应发展住宅合作经济,这在国际上已经有了200多年历史,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瑞典的住宅合作社的建房资金三分之一由财政支持、三分之一由社员集资、三分之一由银行信贷支持。住宅合作社是法人,同时又是政府提供保障的对象,可以彻底打破开发商垄断。

“我们的政府目前还达不到这种实力。”黄小虎表示,但即使没有财政支持、没有信贷优惠,只要没有开发商利润,就可以把房价控制在成本的区间。他认为,开发商只是中介服务,其收入应该是劳务收入,但现在开发商借钱盖房子,不是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反而赚取利润,这已经不是真实的利益关系,是不合理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