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国家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在养老方式上体现得格外明显。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老人而言,养老的意义是回归家庭生活,由此重建价值追求和社会认同。
北京初冬的一个阴雨天,伴着四级风,年近八旬的孙锡纯老人和老伴一起挽手下楼开始晨练。退休16年来,每天早晨徒步走5公里是孙锡纯的“必修课”——“我们老两口的生活规律很好,早晨6点就起床,7:30吃早餐,然后收拾一下房间,之后出门散步。我每天都散步两个小时,到附近的公园晨练,风雨无阻。”
这位居住在北京朝阳区小关社区的老人身板挺拔,讲话铿锵有力,一头黑发间或夹杂着几根银丝,完全看不出他已年近八旬。老人有五个儿女,也都生活在北京,各家的日子都过得稳定、安乐。最让老人欣慰的是,孩子们个个都孝顺,有空就回家来陪他和老伴聊天。逢年过节,家里大大小小近20口人聚在一起,70多平米的房子好不热闹。“孩子们很孝顺,我们老两口很幸福的。逢年过节我们家人就多了,姑娘、儿子、儿媳妇、姑爷、孙子、外孙女都来了。两个房间,满当当的。聚餐就不在这里了,儿女都在外订好了。”
“活到老,学到老”是孙锡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读书看报是他平日里最爱做的事情之一。每天要把书桌上厚厚的一摞报刊看完,孙锡纯才觉得踏实。社区的住户也都知道这位老爷子知识面广、通晓时事,所以孙锡纯一在小区里露面,大伙就都爱跟他聊聊国家大事和社会百态,很多年轻人也和他成了“忘年交”。“北京新闻、中央新闻,一天都不能落,脑子自然觉得充实。收获很多,心情舒畅、眼界放宽了。社区里的小年轻、中年人见到我都愿意跟我聊天、沟通、交流。”
近几年,孙锡纯还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时常结合所学给老伴和社区里的老伙计们号脉,讲营养饮食的方法。孙锡纯觉得,老年人的快乐生活要靠自己去寻觅。
随着经济收入的日渐丰富和社会养老体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中国城市里的老人像孙锡纯一样,在经济上并不依靠子女供养。相反,不少中国年轻人买房买车,却要依靠长辈的财政支持。就像歌里唱的和孙锡纯老人认为的一样,变老似乎不再那么可怕,而带有些许浪漫。
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推行30余年,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过亿,越来越多的家庭由四位老人、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构成。这样的结构一直被视为家庭养老模式的隐患。但与西方国家不同,更多的中国老年人致力于为大家庭提供各种服务,比如帮儿女做家务、照顾并教育孙辈等等。中国的老年人,正被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形力量”。
但是,并非所有的老人都像孙锡纯一样儿孙绕膝、闲适自在。“空巢老人“也不不少。74岁的河南老人邹天荣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邹天荣的三子一女,有两个大学毕业后去了美国,还有两个在外地忙事业。孩子们各自忙碌,并不能经常回家。邹天荣掰着指头计算着孩子们下一次回家的时间。“有两个孩子在美国,他们几年回来一趟。最近是,去年10月回来了一趟。距离我最近的孩子两个月回来一趟。”
所以,虽然已是七旬老太,但邹天荣在家里绝对是“顶梁柱”。除了要照顾多病的老伴,102岁的老母亲也需要她的重点“保护”和悉心照料。邹天荣说,十几年来,自己已经习惯了家里这三口老人的平淡生活。她笑言,只要自己身体撑得住,这样的生活就要继续。“3个人吃饭,洗洗衣服,搞搞卫生。只要不生病就没问题,一生病就有点麻烦。”
生活的难处往往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比如,最近,天气转寒,她的老伴犯了气管炎。“老伴被我送去打针了。住院的话,我没时间照顾他,也花钱。所以这次我让专家给他开了10天的药,就近找了一个医院,每天送他去打针,打完了我再接他回来。”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宗族观念极强的国度。家在中国老人眼里的重要意义,外国人很难想象。很少有人愿意在晚年放弃“家”而去社会机构养老。而把老人送去养老机构的子女,也往往会背上“不孝”的骂名。所以,即使生活得并不轻松,邹天荣家的三位老人也愿意守着自己的家。而九成中国老人都选择居家养老。
像很多中国父母一样,邹天荣和老伴也惦念孩子们,但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事业发展和个人生活,她和老伴相互宽慰,鼓励彼此更独立、更积极地适应一个个没有儿女相伴的日子。“前几年我惦记他们的时候总是想哭。后来比一比,很多人都是这种情况,想通了就往前过吧。”
调查显示,中国城市有近一半的老人没有子女陪伴,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社会压力、生活成本直接影响了子女对父母行孝,照顾父母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成年群体有心无力的隐痛。中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也正在被颠覆。而社会养老事业则刚刚起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心理需求上,4万家养老福利机构都不能满足中国老人的需求。
因此,社会学者们极为担忧中国的养老制度。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忧虑地说: “一方面,社会养老保障很难覆盖一些人群,家庭养老又独力难支;另一方面,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中国出现了‘养老真空’的现象。”
于是,社区“为老”服务这种在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之间充当“缓冲器”的养老措施呼之欲出。
2008年,邹天荣居住的报晓新村社区成立了一支“为老志愿服务队”,其服务对象是社区里70岁以上、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
65岁的毛桂芝是邹天荣一家的对口志愿者。这两年,她时常利用空闲时间到邹家陪老人们聊天、做保健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每次我们去他们都很感动,聊天、打扫卫生、一起做保健操。我自己感觉很快乐,因为关爱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比以前更充实、更健康了,心情也更愉快。”
而社区为老人提供的各项服务和帮助,也正是邹天荣需要的。“有什么困难我们就找小区,比如背老母亲上上下下,我们就请小区来帮忙。逢年过节社区来看看我们,买些吃的东西。去年给老太太买的毛毯、电器,挺好的,非常关心我们。”
除了通过志愿服务加强与老年人的心理沟通外,报晓新村社区还为每位7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半年为老人进行一次免费体检。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生活,社区还成立了舞蹈、剪纸、棋牌等兴趣小组并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社区居委会主任徐辉说: “我们社区的文化氛围不错,老年人的活动得以常态化开展。大伙都参与进来,通过这些活动愉悦身心了,精神上满足了,好多事情就解决了。”
怎样在制度上支撑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这是全世界都在琢磨的课题,中国也正从制度、措施、设施、服务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探索。毕竟,老有所养是中国人设想并追求了两千多年的美好生活。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