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绊住了百姓走向正规医院的脚步?是什么促使百姓寄希望于那些“神医”?
铁打的市场,流水的“神医”。近日,又有一位“神医”被曝光。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刘逢军,这位自称看看照片就能诊断的“神医”, 学历、从医经历均属造假。
从报道来看,与之前的张悟本、李一等人相比,刘逢军的“法术”难言高明,依旧是靠着神乎其神的吹嘘与包装、市场营销与推广等。而且,他的吹嘘已经到了荒诞的程度:声称放生2000斤鲤鱼,这2000斤鲤鱼一起向他鞠躬;不管是癌症、糖尿病,还是牛皮癣、老年痴呆症,他都不在话下,甚至,用3根冰棍儿就能救活癌症晚期患者。
不过,这位“神医”刘逢军,显然是吸取了他前辈的一些“经验教训”。第一,他不再像李一那样打着宗教的幌子,也不走“名人”路线,而是“低调”发财。第二,这位“神医”企图在现在的法律空间里寻找灰色地带以规避监管,那些求他治病的患者,不仅要登记个人信息,还要签上一份公告合同书,在公告合同书中有这样的重点内容:一个是他们不是医疗机构;另一个是,他们的产品属于食品,不是药品。第三,他卖的神奇食品“道养生宝”,一盒仅22元,处于普通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吃出问题乃至人命的可能性甚微。一旦追究起责任来,即使被惩罚,力度也有限;从“获益”与“损失”的性价比而言,也是划算。可以说,这是位已经找好退路、脚底抹油准备随时走人的“神医”。
这种“神医”,一旦被媒体放在聚光灯下,就会原形毕露。果然,经记者查证,这位刘逢军,不过是一个既没有受过医学培训,更无从医资格的彻头彻尾的骗子。
虽说“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可是张悟本、李一事件才过去不久,刘逢军又折腾了个风生水起,这就需要认真琢磨下,前仆后继的“神医现象”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了。
最直接的,也最容易找的原因是患者与民众的科学素养不足,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常识。什么是医学,什么是巫术;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宗教,所有这些,都需要进行最基本的启蒙教育。这也是卫生部部长陈竺谈到让“张悟本现象”不再出现时,提出加强医学科普的原因。除此之外,“神医现象”恐怕也与看病贵、看病难有关,使得一些寻医问药者走进了“神医”的诊所。
实际上,作为一个转型中的拥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古国,出现此类“神医现象”也算是一种“必然”,可是怎样既在社会制度层面、民生层面,又在精神领域顺利完成这种“现代性转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也许,除了反思民众的文化素质,不妨再问问,是什么绊住了百姓走向正规医院的脚步?是什么促使百姓寄希望于那些“神医”?除了医疗资源严重不足这些原因,我们对病患及其家属的精神关怀是否充分?有没有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防止“神医现象”再现的关键所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