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总第134期锋言锋语

fengyanfengyu 2011-05-29 22:41:23 总第134期 放大 缩小

 

老建筑不可或缺,是城市人文景观的必要组成部分。高楼大厦虽然亮丽光鲜,老建筑和历史街区却能让城市显得古朴厚重。没有老建筑的“衬托”,一座座孤立的文保单位,将犹如现代化汪洋中的孤舟,于风雨飘摇中显得孤独寂寥。

——魏英杰《对百年老建筑,请手下留情》

公安机关高调扫黄无疑是大快人心的,但高调扫黄的效果,不仅应体现在一次就查获数以百计的有偿陪侍人员,更应该体现在幕后人员的深挖细查。一名24岁副总经理组织卖淫嫖娼的违法行为,远不足以支撑“天上人间”昔日显赫的声名。更何况,即便仅仅只有这名副总经理犯罪,那么,总经理呢?再往深处挖,既然“天上人间”组织容留卖淫嫖娼的罪名已经成立,长期以来不闻不问的当地警方,是不是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呢?

——朱述古《“天上人间”案,只公诉了一名副总?》

无论是配合强拆还是阻挠民众上访,无论是抵制舆论监督还是帮书记进京抓记者,在越来越多权力滥用的领域,在越来越多民众权利被侵害的领域,都可以看到滥用警力的影子。在这样的扭曲环境中,警察离“维护治安、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本职越来越远,反而成了权力者手中指东打西的棍棒。问题的根源并不在这些迷失方向的公安机关那里,根源在于“权力和长官意志高于一切”的可怕思维,各职能部门就要跟着这根指挥棒疯狂起舞,自身职责荡然无存——法院判案要服从大局、环保局要放下工作去招商……岂独警察使然。

——赵勇《警察帮忙“防记者”是自我矮化》

当初征收燃油税时,说是要削减收费公路,但实际削减的数量与公众的期望相差甚远。不久前,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免费公路将占中国公路的96%,但有人算了算,按400万公里中国公路总里程算,4%意味着收费公路约16万公里,中国现有10万公里的收费公路,还要发展6万公里的收费公路才能“达标”,如此“非收费公路体系”,让人高兴不起来。

——《高价“路桥费”真的没治了吗?》

公民权利最大的威胁,本是公权力。权力和权利此消彼涨,权力大则权利小,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权力总是趋向于无限扩张,权力扩张的最大受害对象,自然是权利。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约束,那权利就得不到有效保护。温家宝总理也说过,现阶段,权力存在过分集中的现象。由于权力之间得不到有效的制衡,权力撒野的事件,屡见不鲜。

——《雇人上访:权利在蒙蔽中被买断》

错别字固然丢面子,但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必过度阐释,只要坦然面对错误,向公众致歉,事情也许就过去了。故宫方面对此事的回应,不是诚恳道歉,反倒为自己的错误狡辩,无异于火上浇油。这种态度带来的问题是,如果连一个错别字都不肯承认,那么,故宫在公众眼中还怎么保证自己的信誉?

——《故宫一字“失”,失去了什么》

在中国当下“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场规则下,如果不执行,可能会吃更多的苦头。其实,我是理解“执行上级命令也要追责”的,公务员并非机器和木偶,而是有判断力的个体,他有权不执行或要求撤销上级明显违法的决定,如果没有这种约束的话,很多人会以“仅是执行者”的名义而冠冕堂皇地推卸责任,把问题都推给抽象的“集体决策”和看不见的“体制”。在当年的纽伦堡审判中,杀人如麻的纳粹们都以“执行上级命令”而推卸个人责任。

——曹林《“下级执行命令获罪”,上级无罪?》

当傲慢的官员遇到守职的执法人员,总会碰出火花,这是权力之间的碰撞,只不过前者是公权私用,后者是捍卫公权,孰胜孰败很重要,因为这牵扯权力为谁所用的问题。所以,宝丰官员声称要“整死交警”,才会成为新闻。在一些地方,“让领导先飞”、“请领导上座”、“给领导打伞”等现象普遍存在,“领导优先”的思维,在一些地方根深蒂固,对领导网开一面,成为一些部门向权力献媚的独特方式。长而久之,领导难免觉得自己凌驾于法规之上,拥有法外豁免权天经地义。

——韩浩月《县领导“整死交警”的底气何来》

中国的公共外交需要告诉世界一个真理:中国对你们太重要了,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存在问题,但中国太大,“太大就不能失败”。中国公共外交要避免简单地为中国辩护。争辩可能说服对象,但也可能引起更大的误解和冲突。应该说明的是,无论世界是否喜欢中国,都得面对一个发展的中国。中国发展若是失败,对世界也意味着不幸。所以,中国太大了,失败不起,需要国际社会与中国一道,好好地呵护中国的光明前景。

——庞中英《告诉世界“中国太大,不能失败”》

现在的情况是,经营性公路所带来的畸高路桥费,已成为阻塞物流、推高物价、盘剥百姓、阻碍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招商修路”已走到其初衷的反面,制约了经济发展。这些教训仍未被一些地方政府所吸取,“招商修路”和经营性公路建设依然如火如荼,甚至积重难返。

——晏扬《经营性公路卖出容易赎回难”》

一方面是买方买不到东西,另一方面则是卖方不愿意生产,这是非常具有讽刺意义的事。如果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中,这样的现象是很难出现的。现代营销学告诉我们,有需求就有供给。现在电荒了,说明需求旺盛,但发电企业又不愿意发电,说明供给没有得到刺激。问题出在哪?是市场化程度的问题吗?如果说电价属于国家控制的范围,市场化程度低;那么菜价,是最早放开的了,应属于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但两者居然“殊途同归”,令人匪夷所思。

——韦清《电荒与产能闲置并存,暴露垄断恶果》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