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辽宁本溪:“中国药都”兴业亦兴城

zhuantibaodao 2011-06-21 17:47:40 文/孟宪涛 总第136期 放大 缩小

 

随着沈阳城市向南发展的步伐,位于沈本交界线上的本溪高新技术开发区将所有的目光聚集,因为这里是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药都”。

自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举全省之力打造中国药都”的重大战略决策到现在,短短3年的时间,这片原本略显荒凉的土地上已经建起了一座座工厂,盖起了一幢幢高楼,而商场、超市、学校、幼儿园、马路、供电、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也一应俱全。

2011年5月19日,为期两天的“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中国药都论坛”在本溪市落下帷幕。此次论坛中,“中国药都”与台湾投资公司签订了建设占地100万平方米、投资30亿元的“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园”合作协议,“中国药都”的投资价值再次得到了证明。

“中国药都”改写“煤铁之城”历史

振兴本溪经济的产业除了钢铁还有什么?如果是放在过去,很少能有人回答上来,但是现在本溪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有生物医药产业!”

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本溪发展的第一道难题,而“药都”的定位,对本溪来说无疑是味良“药”。

本溪曾是一座资源型的“煤铁之城”。在煤炭资源枯竭后,钢铁产业仍然在本溪地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中占据70%的份额。这种独臂支撑的本溪经济实际上难以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本溪一定要有新的支柱产业,并借助新的支柱产业来完成城市的升级换代。1990年代,本溪就提出了不能“一柱擎天”,要“多柱共撑”。进入21世纪,本溪更明确地提出“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医药、旅游等三大接续产业”,其中,发展医药产业成为建设“药都”思路的雏形。

事实上,本溪发展医药产业的思路是有根有据的。本溪是中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有发展药业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养育着1117种野生植物、动物、矿物药材,自然蕴藏量2200万公斤,总面积80万亩的药材种植园遍布各个县区,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山地面积300万亩以上,中药材品种和产量均居辽宁首位,地产药材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特别是人参、辽五味、辽细辛更是享有“辽药三宝”的美誉。1950年代以来,本溪就是辽宁省的制药基地,拥有37户医药企业和国家、省级医药研发中心,369个药品品种批准文号,中成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全省第一。几十年的医药产业发展历史,使本溪积累了众多的专业人才和产业基础,形成了高起点、大踏步发展医药产业的优势。

就在本溪选择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等现代药业之时,国家将现代医药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重点予以扶持,健康消费市场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持续升温,国内外资本纷纷涌入中国抢占医药市场。这也给本溪药业发展创造着适宜的大环境。

第二个发展难题就是本溪是因钢铁而建的城市,城市布局不合理。“厂居混杂”、“圈式结构”。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本溪的思路是:围绕新兴产业来发展新城区。提出并实施“三大结构调整”战略,把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使本溪的企业走出去、城市走出去,加快本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本溪最终把目光投向了位于石桥子的本溪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3月,经辽宁省政府同意正式更名为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产业发展来看,除了本溪特有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当时的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同时,地处沈阳经济区核心区,距沈阳38公里、距母城本溪21公里、距桃仙国际机场28公里、距营口港200公里、距丹东港210公里、距大连港360公里,加之沈丹高速、沈丹铁路、304国道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明显。

本溪属长白山余脉,是著名的“山水之城,绿色之城”,山、水、林、泉、洞各有特色,享有“辽宁生态绿洲”、“天然氧吧”的美誉,是沈阳经济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nextpage$

当破解两大难题的思路逐渐清晰之时,恰逢辽宁省委、省政府先后确立“五点一线”和建设沈阳经济区等重大发展战略。这既使本溪成为参与全省战略实施的城市,也使现代医药产业基地成为本溪与沈阳的连结点而携手走向沿海的前沿。本溪的发展思路再次升华:本溪不仅是山城,也是近海、近中心城市的“双近城市”。

发展的思路已经明确:在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现代医药产业园区,并以现代医药产业园区为支撑建设一座生态新城,最大限度拉近沈阳本溪的时空距离,搭建起本溪扩大开放的前沿跳板。

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做出决定,将全省医药产业基地建在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方面承担沈阳经济区生物医药的产业分工,另一方面要成为沈阳经济区生态健康的居住区。并提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做大做强医药产业,形成年产值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成为本溪支柱产业。这一极具前瞻性的决策,对辽宁省发展的整体战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药都签约入驻项目累计达到188个,其中:生产类项目125个,科研类项目32个,城市功能配套项目31个,项目投资总额374亿元,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这里已经成为蓬勃发展的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和欣欣向荣的沈溪新城。

经过3到5年的建设,本溪医药产业达到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规模,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这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为药都作出的重大决策。而2008年钢铁业年产值只有800亿的本溪,医药产业1000亿的产值如何实现?但是如果深入分析本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势,就会发现1000亿的目标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从政策支持到人力资源、从自然环境到交通便捷,这些因素都成为了中国药都爆发潜力的重要条件。

“本溪速度”,沈溪新城一天一个模样

中国医药产业基地已有近400家,沈溪新城建设现代医药产业基地的优势在哪里?又该怎样打造核心竞争力?

沈溪新城宣传中心主任卢焱说,比服务,各个园区都不分上下,我们的优势是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比较大,公共研发服务的特点是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公共研发数据预算,更好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沈溪新城研发中心技术含量高,18个研发平台,可以替代企业内部的部门机构、人员,为企业减少运营成本。

从2008年6月首批生物医药项目入驻到现在,本溪高新区已引入包括北京双鹭、四环药业、天津天士力、南京医药、吉林修正、东北制药、辽宁成大、辽宁诺康、大连美罗、美国爱生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在内的项目200个,其中生产类项目127个,科研类项目38个,城市功能配套项目34个。协议投资额623亿元,积蓄产能980亿元,其中完成注册企业118家,已开工建设企业105家,已投产企业30多家,主体建成企业40多家,入驻运营研发机构25家,其中22家正式运营;已投产的企业,协议投资额51亿元,积蓄产能169亿元,主体建成的企业中,包括吉林修正药业、辽宁成大生物、天津天士力物流、九州龙跃大输液、开普医疗器械等多个重大项目。在三年的时间里,本溪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快速集聚。

为助推生产类项目的建设,辽宁省科技厅共投入2亿多元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大大加速了项目建设步伐。一时间,整个开发区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是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日夜喧嚣。昔日沉寂的荒山田野,变成了高楼大厦和现代化厂房。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长万钢和省长陈政高等领导称之为“本溪速度”、“药都精神”。

卢主任介绍,起初本溪高新区是以优惠的政策来吸引企业,降低落户门槛,经过几年来的构建,现在的本溪高新区不断细化产业分工,建立专业化、高端型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有计划的引入产业链条中的缺失企业,加速产业链条向纵向横向延伸,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各地企业纷至沓来,都希望能够在这里落户。现在企业落户要严格符合这里的要求,而且要求是大项目。储备开发的项目由“求他们来”到“他们要来”,这是招商模式的根本改变。

中国药都、沈溪新城的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水平越来越高。一是在药业基地范围内形成高密度产业集群,入驻企业、机构的数量国内最多、规模最大。园区内产值超过千亿;二是基地内不但有医药生产企业,还要有医药的研发、中试、销售、物流,以及教育与大学等,产业功能完备;三是药业发展能够支撑建设一个新的城区;四是这个基地有外地药业园区没有的绝活,即便是别人有的,我们也要高人一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到国内一流,世界领先,未来高度。

“本溪高新区近10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孵化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研发中心3层楼给沈阳药科大学提供了实验平台,现在已经开始使用。”卢主任向记者介绍说。研发中心签约科研机构38家,入驻25家,22家正式运营,入驻的25家科研机构拥有在研新药122个,其中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6项,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基地项目19项,国家863项目3项,已授权国际专利7个,国内专利39个,预计3年内全区域内成果转化可达67项,转让收入14亿元。辽宁是中国科技人才大省,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上游水平。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一批国家级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大量技术熟练产业工人,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丰富人力资源。省内拥有专业类高校13所,在校生6万多人,科研机构30多家,高级创新人才3000多名。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科技学院4所与医药相关的大学相继入驻,形成了企业、研发、孵化、中试、教育等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并成功申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和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nextpage$

“沈溪新城一天一个模样”,农民的回迁房现代美观,专业化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在高新区宣传中心工作的许才华2003年来到这儿,他说,2008年前这里是满眼的荒地、小平房,现在这里就像搭积木,发展很快,到处是现代化的气息。

2010年9月3日下午,沈溪新城百合社区新居民楼竣工并正式交付使用,这标志着沈溪新城城市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日,沈溪新城目前最大的回迁工程——明华·悦澜湾团购社区奠基,而目前规模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国药都中央大街道路工程也已经开工建设。如今,随着沈溪新城城市化步伐越迈越快,这里的人们也发现自己真真正正地享受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在两年内,这里将实现全域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有楼房、有工资、有保障、有分红、有物业”农民多年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许才华指着不远处的沈丹高速介绍说,这里的交通非常便捷,到沈阳机场开车只需20多分种,高铁通车后,这里将更加方便。本溪高新区毗邻东北地区第一大中心城市沈阳,地处沈阳经济区核心地带,半小时经济圈内,位于“中·朝·韩”经济走廊要塞,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六条公路和铁路贯穿全境的,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使本溪高新区与世界各地紧密相连,有利于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发展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本溪乃至中国的资源优化配置,优化产业布局。

在2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沈溪新城“一心、两带、三城、三园”的整体城市构架正在拔地而起。作为中国新兴的城市类型和产业类型,沈溪新城将健康产业发展和健康城市建设融为一体。“一心”,在十二五期间,将本溪行政中心北移至沈溪新城,形成本溪新的政务中心,再造一个新本溪。“两带”,在沈本干线交通带两侧形成沈本产业经济带,打造十里水街景观带。“三园”,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健康服务产业园”三大专业化产业园。“三城”,在三个专业化园区中打造“大学城、商贸城、健康城”。

同时,他们还依托中国药都的开发建设,正在打造总量1000亿元、人口规模100万人的沈溪新城,开创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融合的先河。

集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药都”,经过短短两年的时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超市、农贸市场、幼儿园一应俱全,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中国医科大学本溪校区、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研究院等高校已经入驻,硬件、软件设施已经全部具备。随着沈阳浑南一路向南的进发,“中国药都”已经在沈本交界线上蓄势进发,“沈本一体化”的着力点,必将是已经被称作为“沈溪新城”的“中国药都”。

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药都”将建成中国规模最大、集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及医药物流批发于一体、产值超过千亿元规模的东北亚医药商贸物流中心;而“沈溪新城”将集企业总部、健康产业、休闲娱乐、生态居住、商业开发于一体,建成充分体现人文、生态、低碳、环保、现代化的生态健康居住区,拥有百万人口的生态新城市,中国北方生态健康森林之城和本溪市现代化政务中心。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