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幸福“十二五”:走进梵天净土、桃源铜仁

xinxizhongguo 2011-08-04 17:21:45 文/王云伟 图/龙俊 田宇 总第140期 放大 缩小

 

铜仁地委委员、铜仁市委书记李建

“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中国的西部、在云贵高原、在武陵深处,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神奇浪漫美妙,她有着山的伟岸有着水的柔情,有着世界上最淳朴的民风,她就是——“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铜仁市”不仅是“中国西部名城”、“中国传统龙舟之乡”、“中国桥城”、“中国天然钓都”,还是“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黔东各郡邑,独美于铜仁。”——铜仁市山环水绕,风物荟萃,人杰地灵,蕴珠藏玉,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在这里有8800级台阶之高的著名佛教名山——梵净山,有流光泻玉的锦江,有巧夺天工的九龙洞,有气势磅礴的大明边城,有风光旖旎的天生桥峡,有神奇的达扒洞长寿村,还有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和引路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全国“双百”人物、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逸群烈士故居,古色生香的中南门古城……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中国传统龙舟之乡”铜仁市近年来大力发扬“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市品位迅速提高,百姓生活幸福指数连连攀升,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模范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等荣誉称号。

幸福写在铜仁人的脸上

6月16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贵州省体育局、铜仁地区行署主办,铜仁市委、市政府承办的2011年“南长城杯”“多彩贵州•桃源铜仁”中国龙舟公开赛在闻名遐迩的铜仁大明边城锦江河畔隆重举行。随着发令枪一声脆响,江面鼓点骤起,比赛队员卯足了拼劲,扬桨击浪,水花四起,一只只龙舟如离弦之箭,奋力向终点冲去。只见锦江两岸人山人海,大人的欢笑声、孩童的嬉戏声、锣鼓声、划桨声、号子声、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整个江面变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此时此刻,阳光照进每个人的心里,欢乐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记者在现场深切感受到,这精彩飞扬、激动人心的一幕幕正是铜仁人幸福的真实写照!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此次全会,既为过去十一五规划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更指明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方略。“十二五”规划重点指向民生,把它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强调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而铜仁——中国西部一座后发赶超的城市,它的经济总量并不大,是如何做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民生大幅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的?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借“多彩贵州•桃源铜仁”中国龙舟公开赛举办的契机特地采访了铜仁市总规划设计师——铜仁地委委员、铜仁市委书记李建。

幸福铜仁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

“铜仁市要实现实实在在的幸福,要实现长久的幸福,要实现全面的幸福,就必须大力发扬‘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就必须围绕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总目标,依托铜仁市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强化政策扶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路子,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思路、政策和办法,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整体提升,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走出一条铜仁特有的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新路。这既符合省委、地委的战略要求,也是符合铜仁市发展实际的历史选择。”李建开门见山地给我道出了答案。

李建介绍,过去的五年,是铜仁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五年。在贵州省委、铜仁地委的坚强领导下,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十一五”制定的各项指标如期完成。“十一五”时期也是全市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百姓幸福指数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 2010年铜仁市实现生产总值55.8亿元,比2005年净增33.1亿元,年均增长14%,高于贵州省和铜仁地区近两个百分点,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之一。人均生产总值1.67万元,比2005年净增0.98万元,年均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3亿元,比2005年净增35亿元,年均增长26.9%。财政总收入完成4.7亿元,净增2.97亿元,年均增长22.3%。五年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56元提高到4351元,年均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712元达到10900元,突破万元大关,年均增长10.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5%、100%、90%。$nextpage$

切实改善民生

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我们始终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李建告诉记者。据了解,铜仁市目前完成了第四轮城市总体修编,在城市以房地产业为龙头产业,解决了大批农民工就业。并先后实施了铜仁城区道路“白改黑”、锦江水位提升、城市污水综合治理等30余项重点工程建设, 新修了滨江大道、金鳞大道、西外环二期等城市主干道,还在锦江沿河两岸修建了火车站广场、花果山广场、北门休闲广场、三江公园等10多处休闲广场及公园供市民休闲游玩。同时,铜仁市积极抓好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非公创业规划,加快谢桥加工工业园、高新技术研发园、大兴工业园区建设。拓宽灯塔工业用地面积,增加产业链延伸空间;抓好工业项目建设,下大力扶持现有企业,培育了如华力农化、武陵冶化、西南硅业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农业方面,铜仁市按照发展“节约型、稳定型、高效型、循环型”的农业要求,主攻生态畜牧,提升林果蔬,稳定粮食,优化区域布局,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畜、特色菜、优质米、淀粉薯等主导产业标准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加快了特色农业产业化升级。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铜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扎实做好城乡医疗、低保、就业、救灾救济,五保供养,敬老院建设及老龄等工作,切实改善民生,使广大城乡困难群体在生产、生活上普遍得到了实惠。五年来,铜仁市投入4376.2万元解决10.5万人饮水安全和13.2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完成家电下乡补贴1300万元,完成农机销售补贴451.1万元,完成“一事一议”项目财政奖补4900.2万元。农村危房改造“整市推进”,廉租房建设力度加大,“住有所居”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新农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在贵州省名列前茅。

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李建告诉记者,“群众事,无小事。铜仁市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始终坚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了解,在“十一五”开始时,铜仁市社会民生方面主要存在教育大班额、社会治安乱、蔬菜价格高等问题。该市把百姓的反映作为决策依据,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使城区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通过网上民生、市委书记大接访等措施使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名列贵州省同类城市前列;通过增加蔬菜播种面积、设立蔬菜直销市场等方法使蔬菜价格与周边同类城市相比不断降低,让百姓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此外,铜仁市积极实施城市扩容和品位提升,3年来对城建的投入超过20亿元。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功能进一步完善。原来该市仅有一个面积不太大的锦江广场,如今新建了民族风情园、火车站休闲广场、花果山广场、三江公园等7个公园和广场,让市民休闲有了好去处,生活也更丰富了。另外该市还做足锦江“水文章”,投入巨资对锦江进行综合治理。在下游新修一个水电站,将水位提升5米,不仅让市民更易亲水,还可以增加水域面积,局部改善了气候小环境,另在两岸修建步道和栈道,改善进入条件,实施亮化工程,扮靓十里锦江。夜幕降临,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漫步锦江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分不清是天上的银河还是地上的街市。

发展犹如血液对于生命一样重要

李建介绍,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铜仁市将通过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实现“铜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不断完善城乡规划,着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八大举措及在稳定物价的同时,实施好普惠广大人民群众的扶贫脱贫攻坚、就业和创业、素质提高、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安居、乡村基础建设、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的“十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李建表示,五年的探索与奋斗,给铜仁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就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突出发展重点,创新发展手段,把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对于象铜仁市这样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地区而言,发展犹如血液对于生命、太阳对于地球一样重要,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充分发扬“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全面推进铜仁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让百姓的生活更幸福,日子更甜蜜。李建告诉记者,他现在的心愿就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生活在铜仁这座城市的人们,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自信心越来越强,这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