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管制物价的“手”失控了

shehuiguangjiao 2011-08-13 19:36:51 文/周俊生 总第141期 放大 缩小

 

上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统计公报,CPI同比上涨6.4%。

这是中国的CPI指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第一次冲到6%以上。而且,与5月份的同一数据相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上升了0.9个百分点。

老百姓对CPI的“恶化”,并不感到意外。他们已经从日常生活中领教了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压力——5月到6月,各大城市的猪肉零售价格,忽然像奥运赛场上服用了兴奋剂的运动员一样,出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飞涨,从每斤10多元一下子飙升至20多元。这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中得到了确认。公报指出,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

其实,不只是猪肉,在6月份CPI的构成中,各类食品、副食品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升。如何有效控制物价,一个现实的难题,沉重地摆在中国政府的面前。

CPI“控4”基本流产

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政府工作的一个目标,是将CPI全年平均水平控制在4%。

以往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不把CPI作为一个必须控制的目标,向民众作出承诺,能够看见的只有GDP。今年却破了例,GDP和CPI双双出现,这显示了中央政府正在努力改变经济发展方向,关注民生。

事实很快证明,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承诺,低估了物价上升的严峻程度。

调控目标提出时,CPI已经到达4%,并且正在向5%的目标迈进。不过,其时物价的上涨,还没有形成全面开花的态势。因此,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普遍对实现这一目标抱有信心。但是,此时中国的商品流通市场,价格上涨因素已经生成,它左冲右突,正在寻找突破口。

3月,日本福岛发生大地震,谁也没有料到,这场发生在邻国的大地震,却在中国预演了一场涨价闹剧。有关食盐供应趋于紧张、价格上升的传言,一时间引发抢购风潮。“谣盐”很快平息,民众对涨价的担忧,却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随后,由联合利华等外资企业刮起的日化产品的涨价风。一些历来由政府控制的民生产品,也加入了涨价的行列。春夏之交,国家发改委批准成品油价格上调随之引发连锁反应。连原来不为人注意的一些物资,比如中药材也开始疯涨,党参的价格,由每公斤9元涨到了90元。

政府官员不得不承认,今年CPI控制在4%已经不可能,但5%的调控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面对6月份高达6.4%的CPI,民众对这种安慰人心的话,已经失去了兴趣。

发改委的管控手段失灵了

狂涨不止的物价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上半年内,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很多次都是把控制物价作为重要议题,并形成决议向下布置,要求国务院各个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严格控制物价。温家宝像一位“救火队长”,带着他的部下忙碌地奔赴各地进行调研,不断发出严控物价的指示。电视屏幕上,人们经常能看到这位眉头紧锁的总理深入田头、菜场、养猪场的汗湿身影。

国家发改委也频频出击,甚至动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手段,祭起“限价令”的法宝。早在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发改委就曾两度要求一些大型食用油企业不得涨价,为此,还专门“约谈”了部分企业。但是,当食用油企业迫于成本压力而不得不涨价时,发改委最终也只能让步。7月上旬,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食用油零售价格已比前一周上升0.5%,涨幅扩大了0.3个百分点。

3月初,当外资企业联合利华对媒体表示,由于成本上升,企业将要对部分产品实行涨价之时,发改委以这种谈话引起社会的抢购风为由,对其进行了处罚。联合利华接受了处罚,随后就真的实施了涨价。

也许是为了给政府留下足够的面子,媒体没有就此事进行大事渲染,它却给了市场一个清晰的信号,政府管制物价的手段失灵了。正是在此之后,商品流通市场的物价开始了全面地上升,那些本来还在观望中的企业,毫不犹豫地开启了涨价之门。$nextpage$

成本上升,涨价在所难免

面对不断上升的物价,众多的专家开出了药方。矛头所指,首先是前两年中国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

2008年底,为了抗击全球金融危机的袭扰,中国政府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为此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大单,用以拉升当时面临下行的GDP。这种环境之下,原来一直严格控制的银行信贷出现了“井喷”,迅速流向社会,实际上超出了当时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这两年,中国各大城市的房价反而出现了快速上涨,它对推动整个商品市场的价格联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题在于,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中央政府已停止了原来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而是改为“稳健”,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从紧。到今年7月,央行已经连续12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4次加息,银行信贷头寸已经普遍告紧。可偏偏是在这段时间里,物价出现了全面的升涨。可见,将物价上升的原因归结为市场流动性过大,未免失之简单。

又有人认为,此次出现的通货膨胀,是一种输入型通胀,也就是主要由境外流入的热钱推动。人民币正在上升通道上,并且仍有上升空间,因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形成了一个有盈利空间的“价值洼地”。

这种分析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现实前提,人民币还未成为全球自由流通货币,外资进入中国并不是随心所欲。即使有部分资金能够逃过监管,以种种变通手法进入中国,但认为它们能够左右中国的商品市场,甚至全面操纵商品价格,其想像力也未免太强了一点。

对于输入型通胀的理解,如果不局限于所谓热钱的兴风作浪,而是把目光放到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化上,也许更能够接近事实。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的价格突破了100美元大关,金属矿和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都达到10%左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再加上世界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和大宗商品存在的供需缺口,所有这些都推动了物价水平在全球范围内的上升。这些因素不可能不影响中国,而中国政府面对这种外部因素,其管制措施难以 “药到病除”。

此外,内生性涨价因素的作用,更为关键。在一系列的价格上涨因素中,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无疑是最重要的。近年来,无论是人工成本、土地价格还是原材料价格的上升趋势都很明显。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很显然,它们作为上游产品,对于推动整个物资、商品链的价格上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涨价是由流动性过剩所推动,那么,国家确实可以通过不断收紧货币政策来达到管制物价的目的;如果涨价是由外部输入的热钱所推动,国家更可以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来截断这种渠道。惟有成本推动型的涨价,不是政府通过行政力量的加压就可以化解的。

政府逐利加剧管制失控

按理来说,在民众背负物价飞涨的压力之下,政府也应感受到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但是,财政部7月公布的上半年全国税收情况表明,2011年上半年,国家税收仍然实现了飞速上涨,同比增长29.6%。尽管财政部对此作出了种种解释,可企业经营困难、民众收入难以增长的情况下,国家税收的快速增长仍然显得十分刺目。

与国家财税保持快速增长相匹配的是,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内,也同样出现了爆发式增长。7月22日,甘肃省财政厅发布消息称,上半年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2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38.78亿元,增幅达到36.38%,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收90亿元、增长52.97%。甘肃省财政厅有关人士对此评价说:“全省财政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一位甘肃的媒体工作者在微博上说:“我的工资四五年来一点都没有增加!”政府和百姓的立场分野,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改革的不彻底,目前的中国,已经出现了“强政府”的格局。所谓“强政府”,便是政府在经济运行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且对经济运行取得了强大的支配权。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来确保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央企等与政府有直接联系的企业市场垄断权,来挤占其他市场主体的市场份额。这种“强政府”的格局,可以使政府轻而易举地实现一些能够用行政权力操控的目标。比如,2009年提出的GDP“保8”的目标,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资来保证它实现。但是,面对诸如物价这种必须由市场说了算的对象时,“强政府”的体制就表现得软弱无力,比如,今年提出的CPI“控4”就基本上流产了。

中国政府的高额税收保证了政府能够得到稳定的财政收入,但客观上也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挤压了民众的财富增收渠道,也削弱了老百姓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

年初,山东省一位政协委员提出,在最为普通的馒头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税收高达17%,一时引起舆论大哗。其实,所谓“馒头税”,说的是围绕着馒头从生产到销售所产生的增值税,这部分税收的存在,客观上增加了馒头的经营成本,也增加了民众的生活开支。因此,多年以来,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减低乃至取消增值税,这对于物价的上升,将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物价上涨,表面上看是一种市场现象,不过,发生在中国的事情,还有很多非市场因素在起作用。如果说在物价上涨中的“市场因素”难以克服,必须承认其现实性,那么,对于存在其中的种种“非市场因素”,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这就牵涉到一直在进行之中而又进展不大的政府职能转变。只要政府有勇气放弃对自我利益的追逐,不再以“经济人”的面目出现于市场,那么,中国的市场就一定会回归到正常状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