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年轻一代的梦想与现实

fengyanfengyu 2011-09-06 15:10:27 作者:杰夫•代尔 总第143期 放大 缩小

 

中国的年轻人得不到什么好评。在最常见的说法中,他们被描述为 “小皇帝”、“自我的一代”——出身独生子女家庭,娇生惯养,不关心政治,只钟情于跑车、视频游戏和名牌。

然而,现今“自我的一代”开始要抗争了。对房价不断上涨的不满,正在逐渐升温,加上此前的多起罢工,均折射出中国年轻人的期望越来越高、却又不时落空。他们想要从生活中得到的东西,远比父辈所梦想的要多很多。这个现象,可能给中国的未来造成各种各样的后果。

关于此前发生的多起罢工,人们有诸多解释,包括工人工资过低,以及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加入劳动大军的年轻人减少。但是,世代的变化也在产生影响。中国人常常自诩他们“吃苦”的能力,这有助于解释他们为何能够挺过上世纪混乱而贫穷的境况。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这代人,是在较为普遍的繁荣中成长起来的,即使是在贫穷的农村地区。

20年前,对于在城里工厂打工的许多农民工来说,往乡下境况困难的家里寄钱,就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如今,他们把工厂看作个人事业的一部分,将之视为迈向城市生活的第一步。上网让他们增长了见识;2008年《劳动法》的出台,更增强了他们的个人权利意识。

经济学家谢国忠曾在《财新》杂志上撰文,描述了十年前他在中国大型工厂里见到的那些温顺听话的工人:他们大部分是18岁的女工,厂方看中的是她们“灵活的手指”。他们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即使休息,也得坐在指定的长椅上。相比之下,当代工人“吃苦”的意愿大大减弱了。“当代年轻人和他们的父辈,就像是两个不同世纪的人,”谢国忠表示。“他们想在大城市定居,而且与其它国家的同龄人一样,期待获得有趣、高薪的工作。”

对高房价不满的背后,也存在同样的世代变化因素。面对这种不满,北京被迫冒着经济放缓的风险,遏制房地产市场。高房价迄今没有引发大规模示威游行,但紧张是确实存在的。中国央行的一位顾问曾表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比美国市场在危机前的问题更加严重,原因就在于其中不但包含泡沫的元素,还存在上述政治压力。

对于中国数千万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买房是他们过上现代中产生活梦想的核心环节。年轻的中国男性,社会压力最大。当第一次有人跟我说买不起房他就结不了婚时,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可事实证明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中国的准丈母娘们似乎是不饶人的一群。

房价一路上涨,首当其冲的就是年轻人。假如他们的父母是城里人,那么,他们很可能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住房改革中分到了房子,这让他们在房屋市场里有了立足之地。但现在中国很多年轻人觉得房价太高了。在北京等城市的郊区,生活着成千上万被中国媒体称为“蚁族”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为寻找人生第一份工作而奔波之时,居无定所。

前两年中国最火爆的电视剧《蜗居》,就对房地产市场背后的政治作了尖锐的批评。剧中年轻的女主角,最后成了一位政府官员的情妇,以便为她姐姐还房贷。在许多观众看来,这部剧抓住了很多年轻人的城市梦幻灭感。

这一切并非预示着,一场革命即将爆发,年轻人将发起大规模抗议,要求实行政治改革。中国年轻专业人士的政治观点,往往着眼于现状,他们对本国精英的看法,并未因亲历文革或1989年学潮而受到影响。

近期,中国的年轻人在表达强烈的政治观点时,民族主义成了他们的主调。2008年西藏骚乱、奥运火炬在欧洲传递时发生抗议期间,中国许多年轻人,对西方某些政客和媒体的态度深恶痛绝。如果说他们对北京有所指摘的话,那就是嫌政府对西方不够强硬。

实际上,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说,爱国主义与个人主义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现代化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中国的年轻人既对本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与自信;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抱着很高的期望。中国年轻群体的不安分迹象,使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更加难以预测。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