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欧洲基石动摇,欧亚主义会否兴起?

liaowangzhisheng 2011-09-23 23:17:37 作者:约施卡•费希尔(原载 总第145期 放大 缩小

 

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金融危机或将破坏欧洲统一的前景,因为这场危机残酷地暴露了欧元区及其基础的脆弱性。这些脆弱性与其说是金融或经济上的,不如说是政治上的。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催生了一个货币联盟,但共同货币之成功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政治联盟至今仍停留在空谈阶段。欧元以及采用欧元的国家如今正在为此付出代价。欧元区如今的基础是不稳定的国家联盟,这些国家虽使用共同货币,但各自保留了财政主权。当危机来袭时,这种机制根本无法运转。

2007~2008年危机开始时,如果德国愿意支持欧盟的危机应对机制,那么欧元区的基本漏洞可能已经修补。但德国官员更愿意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他们只把欧盟看成是国家联盟。

纵观历史,国家联盟从来没有成功过,因为主权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和立法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这一点上,美国是个很好的例子。赢得独立战争后,美国各殖民地在十三州宪法下组成了一个松散联邦。但这一安排令美国在财政和经济上破了产,不久,美国转型为完全意义上的联邦。

如今,欧洲——或更确切地说,是欧元区——正面临着几乎和美国一样的困境,唯一的不同在于,欧洲进一步一体化的历史条件比独立后的美国更复杂,任务也更艰巨。

欧洲有三个选择:如往常一样得过且过只能加剧和延长危机;结束货币联盟会把欧洲一体化大计一起结束,还会引起不可收拾的混乱;当然还可以知难而进,实现真正的经济和政治一体化——但如今的领导人缺乏迈出这一步的信心,因为他们认为无法得到足够的国内民意支持。

将第一种和第二种选择相结合的声音日益强烈。当欧洲一体化进程走向终结之日,也许就是联邦时刻到来之时。但这里的关键词是“也许”:彻底分裂也是一种“也许”,而且可能性不比迈向联邦低。

欧洲对危机所采取的不作为态度已经造成了看得见的不良后果。当选官员消极行事已经引起了公众不信任,如今这种不信任已威胁到欧洲一体化进程。事实上,危机正在侵蚀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法德合作伙伴关系和跨大西洋合作伙伴关系。二战以来,这一秩序保证了欧洲大陆没有重蹈历史覆辙,实现了长时间的和平与繁荣。

金融市场压力如今已经威胁到了法国,且危险还远未消除。一旦法国倒下,而德国又不愿毫不犹豫地倾其所有力挺合作伙伴,那么欧洲就将陷入完全崩溃。这一幕迟早要发生:法国不能也不愿放弃地中海地区,因此由北欧国家(以德国为首)提出的退出机制将动摇法德这一欧洲和平支柱。

在大西洋彼岸,美国的财政危机和疲软的经济增长将迫使其削减全球军力。此外,美国也将外交重点更多地放在太平洋而非大西洋。对欧洲人来说,东方和南方的邻居都不太安全。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的安全挑战。即使在今天,欧洲在军事上的弱势仍然是跨大西洋关系的软肋。

跨大西洋联盟的另一大威胁来自新世界秩序的崛起。未来几年的显著特征将是美中实力此消彼长——中国变得愈发强盛,而美国将持续颓势。美中之间的较量包含一定的均势因素,中国大规模的军备建设即是明证,但主要领域还是经济、政治以及影响力。在这方面,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将扮演中心角色。

但中国会试图把欧洲也拖入这场新的全球较量。事实上,中国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温家宝总理前不久访问了欧洲危机国家,带去了慷慨的贷款和援助,这清楚地表明了中国的意图。随着跨大西洋主义的日渐衰落,美国的颓势、欧洲(特别是德国)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以及远东地区越来越大的诱惑将促使新的欧亚主义的形成。

欧洲的亚洲幻想将不再以俄罗斯为对象,因为除了自然资源之外,俄罗斯什么都拿不出来。这一回,诱惑来自中国,它能清晰地体现欧洲在其与美国日益明显的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性。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