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央视求变

shehuiguangjiao 2011-10-24 13:15:11 文/肖村 总第148期 放大 缩小

 

2011年9月25日晚7点,欧阳夏丹和郎永淳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的屏幕上。这两位并不十分年轻,也早已为观众熟悉的主持人,却作为《新闻联播》的“新面孔”,在次日各报的娱乐或文化版上,占据了或大或小的版面。就连此前一向对央视十分苛刻,动辄嬉笑嘲讽的网民,也给予了难得的正面评价。

“新面孔”成变革风向标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央视在中国信息传播领域的地位迄今无可替代,《新闻联播》作为世界上收视人群最为庞大的单一电视新闻节目,其社会影响更是无任何其他媒体能及。即便是那些对其表示拒斥,或多数情况下惯于从反向理解其信息的公众,《新闻联播》也始终是观察中国社会的重要参照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联播》的每一点微小变化,都被视作央视整体风格改变的风向标,受到公众和舆论的普遍关注,也就在意料之中。而这种变化从最直观的“新面孔”开始,也是成本最低、见效最为快捷的方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闻联播》的“变脸”并非首次。2006年6 月,同样形象清新且具个性播报风格的李梓萌、康辉,就曾联袂出现在《新闻联播》的屏幕上。但那次曾经引发意外惊喜的亮相,却成为惊鸿一瞥而转瞬即逝。直到一年半之后的2007年12月,李梓萌、康辉才和海霞、郭志坚一起,重新进入《新闻联播》团队,且同样引起舆论的关注。遗憾的是,四张“新面孔”的出现,并没有给《新闻联播》带来显著的变化,公众亦迅速消弭了短暂的惊喜和期待,重新把《新闻联播》视作每天定时出现,似乎也不得不看的“老面孔”。究其原因,《新闻联播》一直采取男女组合的“对播”形式,而李梓萌、康辉等人加入之后,其“老带新”的组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面孔”本该具备的新意和变化,反而将其重新规范,导入了既有的风格之中。更重要的是,除了“面孔”之外,构成《新闻联播》主要特征的选题、排序、视角、语言等要素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操着“老语态”的“新面孔”,自然也就没有太多新意可言。

而这次欧阳夏丹与郎永淳的联袂亮相,使两张“新面孔”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清新、亲切的风格。而且,似乎是为了配合这种变化,当天《新闻联播》在选题的比重和排序上,明显突出了民生议题。而在新闻导语中,则罕见地使用了口语化句式,虽然略显生涩,但足以凸显出努力贴近公众的新鲜意图。就整体观感而言,这期《新闻联播》大致呈现为一档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比较接近于媒体视点的“新闻”联播,有别于以往以政治议题为主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内容、视角、语态、面孔的同步改变,让这期《新闻联播》呈现出过去从未有过的新鲜面貌。

“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

“改变语态”一直是央视新闻改革的主导思路。现任央视副台长孙玉胜曾于2003年出版《十年》一书,系统总结了自1993年创办央视王牌栏目《东方时空》十年来的经验和心得,其书名的副题便是“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于是“改变语态”,就成为对《东方时空》经验的核心归纳。此书出版后,在新闻界尤其是电视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以致有人不无夸张地将其称为“电视新闻从业者的‘圣经’和‘红宝书’”,足见其对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所具有的指导性作用。而孙玉胜于2009年以主管副台长身份全面主管央视新闻,其“改变语态”的思路更是贯穿于此后央视新闻的一系列改革之中。

2009年8月,央视推出于每晚11点播出的一小时新闻栏目《24小时》。在这档于每日午夜梳理当日重要新闻的栏目中,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在节目排序和篇幅安排中得到凸显,夹叙夹议的播报形式,也打破了以往“播音员”与“主持人”之间夹缠不清的角色定位,而从地方台急调进京的启明、肖艳,则以对全国观众而言完全陌生的新面孔,实现了对“新闻主播”这一相对陌生角色的定义和诠释。

在《24小时》的成功经验中,“语态”已经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贯穿新闻报道的全部环节,“改变语态”也就扩展为电视新闻报道的全面改变,从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选择标准、诠释角度,直至呈现方式、播报风格等各个环节。《24小时》开播不久,就成为午夜观众,即所谓“主流人群”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语态”上全方位“投其所好”,显然是取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栏目,则是《新闻1+1》的创办和改版。《新闻1+1》创办之初,采取了新闻评论节目的通常形式,由著名主持人董倩主持,与另一位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搭档,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读,董倩的“知性”,与白岩松的广博、睿智相互激励,迅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白岩松身兼主持人与评论员的双重身份,显然也给观众带来一定的角色错位之感。2011年,《新闻1+1》改版,主持人董倩退出,《新闻1+1》成为白岩松的“独角戏”。作为央视驾驭能力最强的主持人,白岩松以“脱口秀”的形式,对新闻事件、媒体报道、专家观点等综合信息广纳博览、信手拈来,即摆脱了角色错位的尴尬,完成了主持人角色的复归,又充分展现出作为“评论型主持人”的风采,也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一种新的电视人角色。

而在央视诸多频道中有“偏居一隅”之感的CCTV-4,“改变语态”的新闻改革则始终不落人后。这个一向定位于“对外传播”的“中文国际频道”,在美国“9•11”时间发生当日,以直播的方式在大陆媒体中率先抢发了这一轰动世界的事件,也使央视没有全面溃败于国际各大媒体。遗憾的是由于其“中文国际频道”的模糊定位,这次的成功报道竟没有计入央视的成绩,以致直到今日还有央视在“9•11”报道中“集体失声”的检讨。这一遗憾直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中才得以弥补。$nextpage$

在CCTV-4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中,国际电视媒体的战地画面信号同步出现在央视屏幕,进入央视演播室的军事专家、国际问题专家,同步对战争进程、未来趋势进行实时解读,国内观众首次与世界各国公众同步进入到新闻事件的进程之中。CCTV-4借助伊拉克战争报道,奠定了在国内观众中的影响,同时也“推出”了一批此后在观众中颇具影响和名气的专家,如军事问题专家张召忠、金一南、罗援、王宝付,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李绍先、金灿荣等,这批专家至今仍然作为央视的主力专家,活跃于央视屏幕,而新闻播报加演播室专家访谈,也由此成为此后突发事件报道的标准模式。

而在央视最新一轮“改变语态”的改革中,CCTV-4在其主打栏目《中国新闻》中,率先摒弃了以官员级别高低判定新闻价值的标准,坚持按照新闻价值作取舍标准,在每天半小时的常规新闻中,以“主题包”的方式主打当天重点事件,在诸如世界金融风暴、日本海啸灾难及随后的核泄漏危机、利比亚战争等事件报道中,都显得相当醒目。而CCTV-4的主播团队,则以其一贯的亮丽形象和清新风格,形成独特的屏幕形象,与《中国新闻》栏目的新闻风格相得益彰,使《中国新闻》享有央视屏幕上“最像新闻的新闻节目”的评价。

“新闻立台”日见成效

无论在孙玉胜有关“电视语态”的阐述中,还是央视数次“改变语态”的实践中,“语态”都是一个覆盖电视新闻全部流程的广义概念,而主持人或新闻主播作为整个电视“语态”的最终呈现者,其形象特点或主持风格的改变,往往成为“改变语态”最生动也最醒目的标志,即如本文开篇所言,“改变语态”的过程“从最直观的‘新面孔’开始,也是成本最低、见效最为快捷的方式。”

但不言而喻,“换脸”只是“改变语态”过程中的最表象的一环,而即使是整个“改变语态”的所有努力,也是改变传播方式、扩大传播影响的手段,其最终目的,仍然是要确立央视作为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以达到建设“世界大台”的终极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央视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伴随新闻频道的开播,和巨额资金的投入,“新闻立台”的宗旨空前强化,且日渐见到成效。

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直播报道中,央视多路记者以最快的速度直抵南方各省灾害现场,即使由于冰雪封路而无法回传视频信号的记者,也通过电话与北京演播室保持实时连线。连续不断的动态直播贯穿冰雪灾害的整个过程,不仅完整呈现、记录了冰雪灾害的全过程,也第一次完整体现出央视在最短时间内向全国范围投放记者的能力,且无意中为几个月后的汶川地震报道做了一次难得实战预演。到汶川地震报道,央视以其他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实力倾力投入,成为公众获取地震消息的第一信源,也由此彻底坐实了中国第一媒体的地位。

近年来,央视不仅在全国各省均建立了记者站,而且在世界各地设立了包括欧洲、美洲、非洲、俄罗斯、亚太、拉美、中东七个中心站在内的50个驻外记者站,实现了全世界范围的记者快速投放。凡有重大新闻发生的地方,都能见到央视记者的身影,已经成为央视新闻报道的常态。尤其是今年4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及至今尚未结束的利比亚战事,央视记者都成为全世界媒体中最接近事件核心现场的记者。

当直播成为常态时,“目击”就成为最简单、最原始,却也最真实的“语态”。目前至少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央视已经完成了从“复述”到“目击”这一最根本的“语态”改变。

“改变”从未间断

针对此次《新闻联播》“换脸”,央视评论员杨禹在其微博中评论道:“联播此变,比增添面孔更重要的是改进文风。联播其实一直在改变。你不能用前锋的标准来要求联播,前锋可以浪费机会、跑错位置,它不能。它是足球场上的中后卫,是球队立场的基座,需庄重徐行,用大局观策动进攻。”如果此论成立,则意味着此次《新闻联播》的“换脸”,是央视“改变语态”进入“深水区”的象征。而事实确否,尚需观察。从目前可见的表象,欧阳夏丹与郎永淳的联袂亮相,仅在9月25日出现一次,随即又恢复到2007年底李梓萌、康辉等“新面孔”进入后的“老带新”模式。虽然如此安排的原因难以揣度,但其直接的结果,是欧阳夏丹和郎永淳两人带给观众的最初惊喜,可能已经难以继续。同时,随着国庆长假结束,党政高层的政务活动恢复,国庆期间侧重民生的选题、编排还能否维持,也是未知。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杨禹所称“联播其实一直在变”的判断确实无误。央视从2008年初成立“新闻联播编辑部”,其试图改变联播语态的努力便一直未断。除了编排顺序、叙述语言的改变之外,自2008年“联播编辑部”成立之初,编辑部便尝试推出“本台短评”。在新闻频道设置“本台评论员”角色之前,这是央视第一个以“本台”观点出现的评论栏目。2008年底,新闻联播编辑部招聘了专职评论员,至今已逐渐摸索形成独具特色的“联播短评”文风。

无论持各种立场、情感人如何评价《新闻联播》,其独有的地位无可替代,导致《新闻联播》虽然一直在变,却基本以“看不出变的变”为基本宗旨。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央视求变过程中不能不遵循的原则。

就设备硬件和人员投放能力而言,央视已经不输于任何“世界大台”。至于央视能否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台,则在硬件之外,更多地取决于其对普世的新闻价值的坚守,对普遍的传播规律的遵循。而这一切则并非“语态”概念而可以涵括,更非以“换脸”手段而可以达至。由于所置身的环境之复杂,央视为自己所设定的终极目标最终能否达到,目前还无人可以预测。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