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文化是发展的内生动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继中央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研究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之后,又一次以全会的形式研究文化改革与发展,并作出重要决定。人们热烈探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
日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向省部级领导干部传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说,文化是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未来,也是抓民生;对重庆来说,也是在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抓发展的内生动力。
薄熙来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有政治取向,生动地体现着价值观。我们既然要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就必须旗帜鲜明,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其中,既要有包容性,主动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成果,更要有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紧紧围绕“人民”二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事业和产业“两轮驱动”
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理论创新,既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发展文化产业清除了理论障碍,同时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高书生说,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扫清了认识障碍和体制障碍;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
他强调,文化体制改革从来没有提出“文化产业化”,而是始终坚持事业和产业“两轮驱动”。即使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所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也包括继续保留事业体制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以及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和重点文艺院团等。“文化产业化”的观点,是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误解。
张维庆:中国正在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
中国人口的迅速转变创造了世界人口发展史的奇迹,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增长轨迹。中国人口转变的成功经验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和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根据“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中国学者积极开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研究。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口学会成立30周年会议暨2011年年会上,中国人口学会会长张维庆在题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的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正在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的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正在发生着重大和深刻的变化,面临的人口变化更加多样,人口形势更加复杂,人口快速转变及非均衡转变方式所带来的后续人口问题将陆续出现。
刘士林:“国际大都市”概念并未过时
中国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之后,很多稍大一点的城市在当下都变得人满为患、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生活成本不断攀升,使“在中国,继续发展国际大都市”受到质疑甚至否定。
上海交通大学都市文化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刘士林近日撰文认为,农业和农村地区是中国发展最敏感的一根中枢神经,也是一些人批判和否定大都市的深层社会文化心理根源。在都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空心化”使人们产生城市化导致了“伪新农村”等偏颇认识。
他说,这种观点只看到了城乡之间在人口迁移、资源分配、文化消费等方面的矛盾,而没有看到大都市在更高的历史层面为综合解决城乡矛盾提供的重要理论资源与先进实践框架。
首先,以中国最头痛的人口问题为中介与桥梁,都市化进程可以极大地促进中国人口的结构性转型。其次,以先进的经济要素与生产方式为学习、模仿、追求的对象,大都市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小城市经济、乡村经济的升级换代与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再次,作为人类文明与文化实践最高成果的都市文化,在推动传统乡村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现代转换,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使城乡文化形成良性循环等方面,也一直承担着主导性的作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