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全国人大的第一张反对票

liaowangzhisheng 2011-11-24 12:30:34 文/丁东 总第151期 放大 缩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直到改革开放以前,都被外界说成是“橡皮图章”。因为一切大政方针事先都由执政党安排好了,只是拿到人大通过一下,而且往往是一致通过,没有争议。来自山西平顺县的女劳模申纪兰,是惟一的连任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前几年,她曾对媒体说,自己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引起了诸多争议。

笔者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山西省直机关工作,见过申纪兰,当时她是山西省妇联主任,见她和普通干部职工一起在省委食堂排队买饭,为人十分本色,口碑甚好。在那个时代,人大代表是一种荣誉,几乎所有代表都和申纪兰一样,从来想不到可以投反对票。

上世纪八十年代,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人们认识到,这种一致通过的局面,并不是优点。但真正打破这种局面的人,却是一名来自海峡对岸的政治活动家,他就是黄顺兴。黄顺兴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黄顺兴是台湾彰化县人,生于1923年,曾留学日本,是一位农业专家。1950年代投入台湾民主运动。当时虽然是国民党当局戒严期间,但议会仍有相当的竞争空间。黄顺兴通过竞选,三任台东县议会议员,两任台湾立法委员,因敢于直言得名“黄大炮”。1964年以无党派身份当选台东县县长,因亲近农民,又有“平民县长”之美誉。他还是台湾第一个环保刊物的创办者。他反对台独,主张两岸统一。第三次竞选立法委员失败后,去了日本。

黄顺兴1985年来到大陆,受到中共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胡治安在《统战秘辛》一书中记载,胡耀邦总书记在1986年10月9日会见他和张春男时说,“祖国统一是一定要实现的,我们将照顾对统一有功的当权者的利益,同时也照顾其他爱国力量和人民的力量。你们还是有一个固定的工作为好。除参加台联会的工作以外,在人大或政协安排工作,正式发表意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此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已经聘黄顺兴为顾问。统战部派胡治安随一名副局长登门拜访,提议让黄顺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黄顺兴亲自下厨,热情招待副局长和胡治安,但在交谈中表示,农科院顾问的事,会拼命去做,政协暂不参加。原来,他对给从台湾回来的人安上个政协委员头衔,发些钱,养起来,有自己的看法,他不愿意当敲边鼓的“食客”。

统战部了解黄顺兴的态度以后,重新考虑,经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批准,决定提名黄顺兴为全国人大代表,由湖北省选举。统战部副部长武连元向黄顺兴说明了这一打算。黄顺兴一听,没有任何套话,就说,“这样不行,我不是湖北人,又没有在湖北工作过,怎么去当湖北省的人民代表?局外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种‘安排’。我当人大代表,应由台湾同胞选举。不当‘安排’的人大代表,否则影响我在台湾同胞中的形象。”黄顺兴先后到华东、华南、东北、西北了解情况后,致信中央统战部长阎明复,说“岛内朋友同意我竞选下届人大,敦促我抓住为台湾人民发言的机会,因此我决定参加竞选,并恳请您给予适当安排,以期成功。”中央接受了黄顺兴的意见,由台湾代表团选他为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在七届人大会议上当选人大常委会委员。

1988年3月28日,七届人大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通过七个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时,黄顺兴走到话筒前大声说:“我反对!”他讲了反对的理由,“主任委员周谷城先生学问很高,我非常钦佩,但他89岁了,这么大岁数的人,不应该再辛劳他了。难道就没有年轻人为国家做事?”发言完毕,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虽然周谷城还是当选了。但是自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毕竟第一次公开出现了反对票,黄顺兴开启了人大历史的新一页。

1988年,黄顺兴还提议设立代表秘密投票处。因为投票的代表座位挨得很近,投票的结果邻座都能看到,侵犯了代表的权利。他的建议立即被采纳。原来全国人大没有大会发言这一项。黄顺兴提出,不管小组讨论怎么样,大会是全体代表沟通的最后一个机会,这个权利不可剥夺。这一条也写进了人大议事规则。

在人大常委会,黄顺兴还提议,允许记者进入大会会场采访。他说:“人大号称最高权力机关,类似现代国家的国会,国会怎么可以不许记者进会采访?国会讨论的情况怎么可以不马上传播出去与大众见面?外面的意见怎么可以不迅速返回来?如果这些都没有,怎么能具代表性?要建立这样一个循环,媒体记者是少不了的。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包括独裁的蒋介石政府都有,为什么人民民主的共和国反而没有?”当时人大委员长是万里,接受了他的意见,开放了记者室。

有一个记者问黄顺兴,可不可以谈一谈。黄问,是不是采访,能不能报导?记者说,不能,发稿还是大会统一。黄说,如果这样,我没有必要和你谈,咱们只做朋友好不好。记者说,我和你谈的,虽然不能公开发表,但我可以写“内参”。黄问,“内参”是什么?记者说,那可重要了,头头们看的,别人想看都看不到。黄说:“我是人民,人民是最高的,为人民服务,重要的是外参,而不是内参。对不起,我不接受这种采访。”

1992年的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黄顺兴又要求公开发言,表达对三峡工程的不同意见,没有获准,因而退席。他还是感到对大陆政治生活不适应,于1993年辞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2002年。黄顺兴因患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黄顺兴参加人大活动的时间不长,还是给人大制度的变革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中国走向政治文明的进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继续改进,大有可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