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下一个雷区:全球信用危机

liaowangzhisheng 2011-11-24 12:32:07 作者:Andrew Sheng(Project Syndicate) 总第151期 放大 缩小

 

世界各国领导人已在法国戛纳举办的G20峰会上会晤,而他们将面临的下一个经济雷区可能是不透明的全球信用泛滥危机。而其背后的推手是由“大到不能倒”的全球银行体系和规模庞大但几乎不为人知、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部门所组成的脆弱混合体。

事实上,很多人并未看到这一点。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其他人指责2008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全球储蓄泛滥,储蓄泛滥导致资金从长期以来存在国际收支盈余的高储蓄新兴市场经济体源源不断地流出。根据这一派的看法,过度储蓄导致了长期利率跌至最低点,吹起了美国和其他各地的资产泡沫。

但国际清算银行的经济学家克劳迪奥•博利奥和皮蒂•迪沙亚特有力地指出,储蓄泛滥理论并不能解释导致2008年危机的不可持续的信用创造。他们证明,流入资本主要并非来自新兴市场,而是来自不存在国际收支净盈余的欧洲。

而国际信用泛滥的理论在金融稳定性委员会的影子银行报告中得到了诸多证实。金融稳定性委员会报告的披露令人震惊:全球影子银行(该报告将之定义为“以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和活动为形式的信用中介”)规模巨大。

该报告是应去年11月首尔峰会G20领导人要求撰写的,报告指出,在2002~2007年间,影子银行体系增长了33万亿美元,资产规模从27万亿美元提高到了60万亿美元。这是同期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总额3.9万亿美元的8.5倍。

据估计,影子银行大约占全球银行体系(250万亿美元,不包括衍生品)的25%到30%,占全球银行资产的一半。这表明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区域存在巨大的监管“黑洞”,迄今都没有以货币和金融稳定性为出发点进行密切监控。要了解它的重要性,只需分析一下结构性投资实体(SIV)和货币市场基金在2008年崩盘中所起的作用就一目了然。

影子银行体系极为复杂,因为它是各式机构和实体的混合体。除货币市场基金之外的投资基金大约占总量的29%,SIV占9%,但影子银行体系还包括公共金融机构(比如美国市场上的政府支持按揭贷款商房利美)。它们是常规银行体系的最大交易对手,它们的信用创造和自营交易及对冲总量占全球流动性流动量的大头,而后者正是货币和金融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的原因。

问题是,到2010年为止,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与2007年市场崩溃前差不多,而受监管的全球银行体系增长了18%。这就是金融稳定性委员会明确地将影子银行体系和全球大银行一起指为系统性风险来源的原因。但全球问题可能要比各部分之和还要严重。特别是,来自常规和影子银行体系的全球信用实际数字可能远远高于各国统计数字之和。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信用可以以离岸的形式创造,也可以通过表外SIV创造,这些信用不会出现在国民国际收支统计中。换句话说,储蓄泛滥可能导致低利率、助长信用的过度创造,但决非主因。

其次,众所周知,高波动性的套息交易很难得到测量,因为它们大多都是通过期权、远期、互换等衍生品进行的,被处理为表外资产,即线下净数字。因此,从总量上说,杠杆效应要比当前的报告数字更大。

第三,影子银行体系和全球银行的互动是高度集中的,因为全球银行担当着主经纪商的角色,在衍生品交易中尤为明显。美国货币审计署的数字表明,美国前五大银行经手了美国96%的场外衍生品交易。

事实上,最令各国忧虑的是再次出现某家影子银行实体的倒闭,引发全球交易冻结,重蹈2008年的覆辙。巴塞尔III资本充足性协议和其他现有的改革方案并未能将交易融资与潜在冲击隔开。

各国亟需监控并厘清影子银行业务和“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在导致全球信用泛滥方面的作用。获得全球货币和信贷的完整数字以及数字背后的因素是关键的第一步。

到目前为止,G20的呼吁已从“全球着眼”转化为“本国入手”。各国唯有进行系统思考,从本国出发,通力合作,才能扫除全球信用泛滥雷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