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人而言,Nike就是Nike,BMW就是BMW,Heineken就是Heineken,Coca-Cola就是Coca-Cola,字面上并不会蕴涵太多的意思。
然而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对于品牌名称的寓意却极为看重。外国公司若想进入中国市场,首先就需要给它的品牌取一个中文名,而这个中文名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父母给自己的新生儿取名。比如“小刚”(意为强壮)就比“小云”(意为云朵)更受父母青睐。而考虑到目前的中国市场,日用品消费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奢侈品消费每年增长更是达到25%。如果取一个“不对味”的品牌名,一定会让这个企业的营业额也变得“不对味”。
所以,现今给外国品牌挑个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名字就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是演变成了一门科学,需要综合咨询师、计算机软件以及语言学分析等多种因素,以确保一个品牌的中文名念出来是悦耳的普通话。
上海郎标是一家品牌咨询公司,在品牌策略、品牌命名、趋势预测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咨询与策划服务。该公司董事长、资深品牌咨询专家竹文峥表示:“要给品牌取一个合适的‘中文名’,艺术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个要素。”
虽然一个产品的西方名中本来就包含了许多艺术性,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中文名为其品牌带来的效益。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可口可乐了。它念起来有一点儿像英文名Coca-Cola,而且其中包涵了对口感和乐趣的解读,这点绝对是原先的英文望尘莫及的。
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比如汰渍洗衣液,“汰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除去污渍”的意思。(文字很重要,因为它有个同音异形的词语叫:太紫);而Reebok,就是锐步,意为“跑的很快”;Colgate,高露洁,意为“露出超群的洁净”;还有零食Lay’s,就是乐事,意为“高兴的事情”。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Nike(耐克)和BMW(宝马,它取了其英文和德文名字的前两个音)也是不错的例子。
然而,为洋品牌取一个恰如其分的中文名却绝非易事。
对于某些产品来讲,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音译名称有时候会比一个意蕴深远的中文名更受人青睐。例如许多高端品牌,凯迪拉克(Cadillac),希尔顿(Hilton)这些名字在中文里根本没有意义;而劳斯莱斯(Rolls-Royce)虽然带了两个意为“劳动”和“植物”的字,但是他们的字形和发音都带着浓浓的洋味。而这些品牌都是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
但另一方面,简单的音译却无法传达一个正宗中国名字所蕴含的深意。例如Citibank中文译为花旗银行,但是其字面意思是“星条旗银行”;又或者Marriott,译为是万豪,意思是“一万个富豪”;还有Pentium,译为奔腾,指“万马奔腾”。这些中文名的意蕴丰富,都是简单的音译无法达到的。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将美国惊奇漫画引进中国的时候,上海朗标咨询师将其译为“漫威”,虽然听上去似乎只是简单的音译,但究其深意就可将其理解为“宇宙的威力”,完美地将惊奇漫画中英雄形象描述了出来。
当北京品牌联合公司在向中国年轻人推广清扬洗发露时,我们早已熟知了许多的国外洗护品牌。公司总经理李女士选择从这款洗发水的品牌形象入手。在她看来,源自哪里不是重点,关键在于这款洗发水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最终,他们选择了“清扬”这个集合“干净”和“飘逸”的品牌名,令人联想到头发在空中轻舞飞扬的感觉。
在中文里,“干净”是极富内涵的词语之一,因此它在品牌名称中广泛出现。与之异曲同工的还有表示快乐的“乐”和“喜”、代表力量和能力的“力”、预示马到成功的“马”以及表示吉祥如意的“福”字。
因此,“Heineken”将自己的中文品牌命名为“喜力”,而其他诸如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甚至起亚(有款起亚轿车命名为千里马,体现其力量)这些品牌的中文名里则都蕴含了“马”的含义。
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何中国字可以传递那么多的意思。对此,朗标的副总经理丹尼斯•萨贝特介绍说,这是因为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赋予了中国文字丰富的意蕴。中国人解读文字,不仅仅是看它拼音的罗马字母,还会将这些文字看作一幅可以传递独特意义的画面。
但是,在给品牌取中文名的时候,有些词汇却需要慎用。例如,微软公司的“必应(Bing)”搜索引擎就是经过再三考虑才推广到中国的,因为“Bing”的中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疾病”、“缺陷”以及“病毒”等,而这些缺点对电脑产品来讲却是致命的。最后经过多次的修改,将品牌名称定为:必应,意为有问必答。另一典型的例子是东风标致(Peugeot),中文“标致”一词在南方语系中听起十分像骂人的“婊子”,这让人感觉它就像是个关于黄段子的牌子。而在中国广受青睐的清洁剂“Mr.Muscle(肌肉先生)”也已经更名为“Mr.Powerful(威猛先生)”。有可能是因为“肌肉先生”读起来会让人想到一个搞笑的名字“鸡肉先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