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实话实说

fengyanfengyu 2011-12-01 12:22:03 总第152期 放大 缩小

贵刊近期的《“大片”中的主旋律》对于近年中国式大片走向世界的经过进行了思索,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和一位国内导演聊天时听到的一句话,“意识形态不等同于价值观”。这位中国著名的记录片导演告诉我说,好的电影必定是反映好的价值观,能被全世界认同的价值观。也许不同的国家对于宗教、阶级、民主、信仰等等有着不同的认识,但这只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的意识形态而已。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是“善良”、“真爱”、“勇敢”、“忠诚”这些价值观,却是全世界人类都认同的。纵观好莱坞的大片,都是以全人类都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并参杂着美式民主政治的意识形态,而敲开了世界各国的大门。比如迪斯尼的动画片,无一不是蕴含着“正义战胜邪恶”、“善良者得善报”、“家庭和睦”等主题,这是全世界的儿童都不会反对的价值观。中国的“主旋律”大片要想走向世界,恐怕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摆脱空洞的政治口号,从中国的意识形态中提炼出世界认可的价值观。

——天津读者 龚娜

贵刊文章《“限娱令”真的来了》,对于广电总局颁发的“限娱令”提出质疑,认为市场化的电视节目,应该由观众的集体感受和诉求来反映,而不应该是进行这样的行政性干预。其实从我个人的感触和身边朋友的感受来说,大家嘴上不说,其实心里还是比较支持“限娱令”的,因为一直以来,满屏幕的“选秀”、“相亲”、“真人秀”等节目已经让人审美疲劳了。至于文中说的用观众的选择来决定电视节目的好坏,其实是不具可行性的,因为观众是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喜好和评价,不经过统一的组织是无法反映出来的。作为电视台的主管部门,广电总局出台“限娱令”,它有这个权利,前提是在“限娱令”出台前,是否进行针对观众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统计。毕竟,有时候行政部门是需要做些事情的,不能什么都交给市场规律。因为对于观众而言,电视台永远是强势方,观众虽然有“看”和“不看”的权利,但是如果满屏幕都是“选秀”和“相亲”,恐怕连“不看”的权利都没有了。

——北京读者 罗锋

《城市假面舞会》这篇文章我高度认可,“装”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假装喜爱高档西餐,实际上对路边1块钱一串的羊肉串情有独钟,在餐桌上装模作样的品着拉菲红酒心里却在咒骂又贵又不好喝,煞有其事的听着歌剧《卡门》却完全不知所云,似乎中国人已经习惯了随时把一张道貌岸然的面具戴在脸上。在前几天和美国人打交道时我领悟到,中国人的“装”来源于工作和生活的融合不分。美国人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是那8小时的事,8小时之外就立刻恢复了自我,想吃什么吃什么,想怎么疯怎么疯。而中国人不同,8小时工作时间只是打基础,饭桌上才是谈正事的时候,因此必须小心翼翼、衣冠楚楚、出言谨慎,就连买个手包都要想一想顾客看见这个会不会觉得自己品位不高。也许有一天中国人不再崇尚“酒文化”、“饭桌文化”了,才会逐渐摘下脸上的面具吧。

——广东读者 王森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