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农民新村22个、巴渝新居4167户
市政广场 欢乐的海洋(汪云富摄)
改造后的高唐小区
2011年11月初,笔者回到梦萦魂牵的家乡巫山县,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息。漫步在巫山的大街小巷,感受到移民新城的点滴变化,我惊喜地发现,连我脚踏的这片土地也变了,城区主街道广东中路铺设的是条条框框的花岗岩地砖,中间以芝麻绿的地砖镶嵌隔断,砖尖交汇处点缀有一些分缝铜板,分别铸有“神女故乡、生态巫山、宜居巫山、文化巫山、畅通巫山”等字样,巫山独有的文化特点就在我一低头间清晰地凸显出来。道路白改黑工程,马路上再也看不见尘土飞扬的场景,适逢雨后,道路被雨水洗刷,纤尘不染,若是从前,我们最害怕下雨,泥泞、坑洼、打滑,狼狈不堪,再漂亮再名贵的鞋子,一遇下雨就糟蹋了。
想当年,巫山是一座移民城,旧城搬迁,新城建设,快马加鞭,如火如荼。如今,移民搬迁工作已完美收官,巫山党政领导高瞻远瞩,顺应新时代大发展,将目标转向打造“山、水、城、人”和谐一体的旅游生态宜居城市。众所周知,宜居城市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是21世纪新的城市观,也是市民最向往的居住地,巫山就是这样一座宜居城市。我明显感觉,巫山安静多了,精致唯美,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一派和谐吉祥。
前不久,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等市领导参观“龙腾虎跃——重庆区县工作亮点巡展”,当看到巫山精美展板上新建的巴渝新居和城镇规划建设时,对巫山的城市建设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神女大道建得好,主街道有伸缩度。同时又要求说:“城市建设要规划50年”。薄熙来说,巫山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动了脑筋,下了功夫,一些街区、道路经过改造,有了很大提升。农房改造也取得较大成效,不少巴渝新居,既富有乡土气息,又美观大方,而且花钱也不多。一年一年干下去,从城市到乡村,就会变得漂漂亮亮,让人心旷神怡。薄书记的高度肯定和重要讲话,巫山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信心更足了,步伐也更加坚定。
本刊记者专访了巫山城乡建委主任谢全辉先生,从他那里,我们了解到更多巫山旧貌焕新颜的细节。
城市有了美感,群众才有幸福感和归宿感
采访中,谢全辉主任深有感触地说,巫山城市规划建设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力于今年以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何平之前提出的“城市有了美感,群众才有幸福感和归宿感”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成为了巫山县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标杆。
县委书记何平多次强调,“一个城市没有美感,就没有吸引力,没有活力。城市建设和管理要追求完美、追求精品。做就要做到极致,才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最终目标。巫山是一个旅游城市,追求美感是永恒的主题。要精致,有品位。力争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
“巫山的市政建设和管理不能走过去老路子。”何平还强调,城市建设的美化、绿化、亮化和给市民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必须长抓不懈;打击违法占地、规范城镇建设必须长抓不懈;在保障施工环境方面必须长抓不懈;拓展新城,让巫山的城市拓展,居民居住品质更高的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事实上,巫山创建宜居城市是完全有条件的,巫山江河环绕,依山傍水,山随水行,屈曲生动,青山、绿水、碧湖荟萃于城区,水墨丹青、境象开阔,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将巫山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格局、两江蜿蜒汇流、十二峰峰峦叠翠的“高峡平湖山水特色”、城市建筑景观及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有机结合,打造出舒适、健康、文明的环境氛围,能够充分展现“宜居巫山”建设的唯一性和可识别性。另一方面,巫山是历史文化古今合璧的城市,传承了历史悠久的“巫文化”,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是建设“宜居巫山”雄厚的“软基础”。巫山工业污染小、空气质量高、日照充足、生态环境优美,居民勤劳善良,这些都为巫山创建“宜居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居住品质大大提升
居住品质提升工程作为衡量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尺,包括商品住房、保障住房、住宅品质、社区服务等四部分。
巫山县城乡建委主任谢全辉告诉本刊记者,为了打通巫山与渝东水陆联系的纽带,巫山县连续3年将市级补助资金投入到了环湖路一、二、三期的工程建设上来。“环湖路是巫山新县城对外的窗口,它的建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谢主任说,从2008年到2010年,环湖路总投资约2.68亿元,
为了改善巫山城区的交通环境,共投资1879.5万元建设神女大道下段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神女大道把“快捷畅通”、“洁净靓丽”、“惠民和谐”融为一体,破解了新县城竖向人行交通瓶颈,构成了连接县城交通骨架,起到了交通枢纽作用,提升了旅游城市新形象。
作为旅游强县,巫山在城市建设上还将美化城市、装点城市作为建设项目之一。该县打造了以“三横一纵”(广东路、平湖路、环湖路、神女大道)为亮点的县城灯饰美化工程,用灯光点亮的巫山县城,夜晚璀璨靓丽,提升了旅游形象。
谢全辉说,在特色上,有效地增加开敞空间,巧妙运用巫峡口、大宁湖、龙门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出口通道,重点打造“渝东陆上门户”;突出“门户特色”、“景观通廊”、“夜景灯饰”、“临江景观”和“城市增绿”五个城市特色。实行开发建设强度分区控制制度,有效控制城市建筑高度和密度,降低容积率,逐步形成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为市民营造舒适、开敞的生活环境。
本刊记者从巫山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巫山已经启动山水江岸、阳光水岸、江临天下、神女小区、滨江小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廉租房4.6万平方米全面开工,完成了博物馆文化广场0.55万平方米以及医疗中心健身广场0.45万平方米的建设;同时,新增公园绿地102亩,其中新增高速路匝道景观绿化100亩,完成城市节点公园1亩、社区公园1亩。实施“巴渝新居”及农村旧危房改造5480户。集中整治两个小区:高唐小区和朝云小区,4441位居民共同迎来小区出新后的美好生活,居住环境好,居民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近年来,巫山县全面开展综合整治,市容环境更加规范。一是大力实施市容环境净化工程,狠抓“清扫、清运、清洗、清漂、清理”五清工作,突出环卫精细化管理,实施清扫清洗相结合,坚持每天冲洗街道,定期清洗护栏、灯杆、垃圾收容器等市政公用设施;强化175米蓄水和汛期清漂工作,守住三峡库区水域清漂最后一道防线。二是规范人行道机动车停放秩序,严禁主干道人行道停放车辆。三是规范摊点经营秩序,拆除临时占道棚屋,取缔流动饮食摊点,清理占道摊点、骑马摊等。四是严格落实工地封闭施工、进出口场地硬化等措施,禁止车辆带泥上路,严查工程车辆沿路抛撒漏滴。五是规范户外广告,编制户外广告、店招店牌总体规划,制定设置标准,严格规范审批。经过这些具体的措施,昔日脏乱的场景看不见了,市容市貌整洁明亮。
农村居住环境也不断改善,开工建设农民新村5个、巴渝新居618户,巴渝新居竣工62户;启动农村危旧房改造2847户,竣工1368户,农民真切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巴渝新居和城镇规划建设也得到了薄书记的高度肯定。$nextpage$
蓝天碧水绿地行动
“蓝天行动”,改善空气环境。巫山县痛下决心,关闭了巫山煤电公司矸石发电厂、坪南水泥厂等2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并全面开展了城区餐饮行业油烟污染、石材加工、水泥销售门市等粉尘污染治理行动,截止今年9月底,巫山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37天。
“碧水行动”,改善库区水环境。完成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5条一级支流“水华”预警巡查与应急监测、三峡库区试验性蓄水水位回落加密监测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等各项水环境质量监测任务,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保持Ⅱ类,大宁河、官渡河等支流水质为Ⅱ类水质,回水区为Ⅲ类水质。对沿江7个排污口进行了全面整治,大溪乡、培石乡饮用水源污染治理项目已竣工,官渡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也在加快推进。
“宁静行动”,营造安宁环境。一是集中开展城区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加强24小时巡查,下发禁噪通知,为中、高考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考试环境。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坚持12369环保投诉热线24小时值班制度。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取缔高唐街兄弟石材等一批噪声污染较重企业。四是确定巫峡镇丽景尚城为安静居住小区,现正在创建中。
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完成中央投资364.2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35.96万元,建成农村沼气2428口;建设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完成中央投资133万元。
“绿地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已经完成“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已通过市县专家组评审;截至目前,共新增城市公园面积1.93万平方米。
以前的巫山,尽管开门见水、抬头见山,可县城内没有一座公园,看不到绿地,市民只好拥挤到广场聚集。如今,市民和游客选择的休闲场所多了。记者在圣泉公园看到,游人们纷纷拍照留念,具有巫山特色文化的浮雕、诗句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在每一块青石透雕栏板上,都有不同的雕刻:有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有米芾爱石、渊明爱菊、林逋爱梅、羲之爱鹅四爱图,还有怀素书蕉、高山流水、琴棋书画等,就是地板上也镶嵌有神女故乡、生态巫山、神女景台、文化巫山等铜饰……各种细节之处,使人产生步入了文化胜地之感,公园绿化与历史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造林绿化,打造“森林城市”
巫山确定了打造市级森林城市的目标,实施以城市、农村、交通和水系为主的工程造林76.65万亩,到201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5%,新增城市绿地3.1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市民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高标准建成市级森林城市和102个绿色村、4个森林生态镇;道路和水系绿化率达到90%,林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农民在林业开发中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巫山将建设成为林业产业发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稳定、生态文化丰富的森林城市和库区生态屏障。
在城市森林建设方面,投资750万元,在神女大道两侧、宁江大道、望霞公园、居民小区和城区护坡实施绿化面积924亩,栽植米径10-30厘米大树15000余株,草坪10000平方米,使城区绿化面积达到1580亩,人均绿地达到11平方米。结合四期库底林木清理,克服气候、资金等实际困难,动用吊车等大型机械,将位于大昌镇、福田镇172米水位线下胸径120厘米--180厘米的2株重阳木、1株皂荚树、2株黄葛树移植到宁江大道,成为县城一道靓丽风景,得到市民好评。
为了让绿颜常驻巫峡大地,巫山坚持管护机制、管护队伍、管护措施齐抓并举,狠抓资源保护,被国家林业局领导命名为“巫山管护模式”。强化采伐限额管理,规范采伐审批和监督程序,严格木材经营加工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切实加强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先后建立五里坡、江南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梨子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长江三峡巫山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小三峡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67.23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38.2%。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完善工作制度、预案和考评办法,建设森林防火阻隔带百余公里,30年来,森林火灾率始终控制在0.1%以内,森林病虫害成灾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
小区处处皆风景
以前的高唐小区:走进小区,随处可见的是落水管线陈旧、违章搭棚错落、绿化十分单一、外墙烦杂混乱等问题。不少居民抱怨,小区环境又脏又乱,住在这里心情很受影响。
今年,巫山县重点打造高唐小区、朝云小区。高唐小区已完成人行道路铺装3174平方米、干道及居住区行道树补栽280株、园林绿化整治2638平方米、建筑立面整治11栋25200平方米、拆除违章搭建320平方米、活动场所改造或新建838.8平方米,通过综合执法,对干道两侧及部分背街小巷实施拆除违法建筑,规范店招店牌120块,取缔乱摆摊设点等环境综合整治。朝云小区综合整治已完成投资399.94万元,小区道路改造和新建240米,活动场所改造和新建909平方米,拆除违章搭建145平方米,架空线地下管廊280米,建筑立面整治63908平方米,市政环卫设施改造8646平方米,园林绿化整治面积9131平方米,补栽苗木200株,规范店招店牌48块。目前,两个小区综合整治已基本完成。
“作为我们县城比较重要的一个片区,高唐小区是一个生活、商业、文化相对齐全的居住小区,但这里的环境却有损整个区域的城市形象。” 巫山县城乡建委主任谢全辉介绍说:“此次整治建立在小区现有的建筑基础上,用最小的影响为居民带来最大的收益,让旧小区原本烦杂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真正体现出‘宜居巫山’的人性化与舒适度。”
如今的高唐小区,可以说处处皆是风景,居民生活也发生了喜人的改变。小区的建筑立面变得清爽整洁,违章建筑、牛皮癣广告消失了,小区的环境更漂亮了,还利用空间见缝插绿,无论路灯电杆下抑或空余路面,都能看见满地繁花盛开。更让居民惊叹的是,城乡建委利用小区一处不起眼的小角落打造出“苏州园林”,木亭、假山、鱼池、小径,围石桌,或阔谈下棋,或载歌载舞,或观滔滔江水,居民在小区里就能享受巫山醉人的风光。
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2011年,巫山县投资3亿元,实施九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升级改造人行道10.8万平方米,启动城市道路白改黑16.5万平方米,同步实施雨污管网、交通标志标线及人行天桥一座,提升道路整体水平;建成圣泉观景平台;投资3100万元,打造库区一流的城市夜景灯饰工程,完成改造项目5项,安装路灯151盏;开工建设朝云、暮雨两大城市公园以及官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收运工程;新建和改造城市排水管网15.2公里;完成3座桥梁结构设施检测,开展化粪池清理162座;完成店招店牌改造设计方案,加快推进“两场一路一小区”改造工作;优化公厕和垃圾收集点布局,县城新建公厕5座,改造公厕5座,新建垃圾收集房45个,配套垃圾桶1000个,农村新改建卫生厕所5500个,切实改善如厕难和倒垃圾难等民生问题。
为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了环卫投入的力度。一是投资1200万元,购置后压缩式垃圾车9台,清洗车、吸污车、路灯维护升降车5台,餐厨垃圾专用收集车、推土机、挖掘机各1台,配套垃圾桶600个,购置趸船1艘,清漂船10艘,大型垃圾箱体10个。二是新购置执法车5台,配备车锁、电脑、摄像机等执法设备;三是增加清扫保洁作业、执法人员150人,追加工作经费300万元。
巫山正在启动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级环保模范城市、市级森林城市创建。美丽的巫山,必将由“宜居城市”发展为中国的“宜居名城”。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