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萌文化”悄然袭来

liaowangzhisheng 2012-01-07 10:26:30 文/邱实 总第155期 放大 缩小

 

你了解什么是“萝莉”、“正太”吗?你会“卖萌”吗?你知道“宅”的真谛吗?如果在2009年之前这样发问,对方或许会认为你是个“无可救药”的动漫爱好者、游戏狂、无能的人,甚至色情狂。而如今,脱口说出这些词汇的人,不过是e时代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一员。

或许有人还记得2007年一篇颇受争议的满分高考作文《行走在消逝中》。作者以抒情笔调阐述其对“萌”的理解,不惜采用“朝拜御姐,暮推萝丽。春引熟女,冬诱人妻”这样在他人看来颇为色情的词语。点评教师并不理解滥觞多年的ACG文化、御宅文化,以为文章讲述的是“网络游戏中的故事”。

“萌”(moe)一词来自日本ACG文化,即动画、漫画和游戏爱好者群体,有时还要加上广播剧、轻小说等等文化产品。“萌文化”在新世纪之初滥觞于以东京秋叶原为中心的日本动漫界。做形容词时,萌指的是精致、可爱、娇嫩、单纯等等特质的混合体,多用于形容“小萝莉”,即虚构作品中年幼、稚气、纯洁的女童。最典型的“萝莉”形象,莫过于身形娇小、大眼睛、梳着马尾辫、穿水手校服、背小熊书包、带着安全帽的小学女生了。特定的服饰和挂件被视为萌元素,比如兔耳猫耳头饰、发带、猫尾,乃至蓝白条纹的内裤。


当“萌”成为美学风尚,人们就不能阻挡在现实去模仿它。爱好者们开始模仿其喜爱的动漫游戏人物,穿上其角色服装,这就是cosplay(角色扮演)。成年女孩子开始穿戴具有“萌”属性的水手服、女仆装、猫耳,撑开大大的眼睛,张开两只手指,对着镜头灿烂微笑。以至“萝莉”的标准不得不放宽,从原来的12岁以下,扩展出12-15岁、17-18岁等等细分类,乃至出现20多岁的“伪萝莉”。当你行走街市,可能发现年轻女性服饰中带蕾丝的服饰多了,黑白相间类似女仆装的长裙出现了,重大活动中孩子们会佩戴兔耳朵或者发光的魔鬼犄角——“萌”开始成为一种流行。


萌文化来自日本,而“卖萌”一词则是中国化的词汇。它或许有个前身,“装嫩”、“装可爱”或者“发嗲”。“卖萌”原意是指刻意地展示自身的萌元素,“90后”年轻人热衷的45度角俯拍大眼睛的“非主流”照片就是一例,它原本是个中性词,但是在人人都竞相“卖萌”的场合,它就或许变成对对方的讽刺,变成和“装傻”、“故作不知”、“揣着明白装糊涂”类似的意思。比如,在某某专家的惊人言论下面,动漫爱好者挖苦道:“XX又来卖萌了”。

在微博、校内网等社交网络的助力下,“萌”已不再是一个小众词汇,它甚至改变了中国流行文化的词语构成。在“萌”传入之前,人们习惯于使用“可爱”、“纯真”这些传统词汇,流行文化也大多采用欧美引进词“酷”、“寇”等等。而如今,萝莉、正太、萌等词汇已经成为报纸杂志上的常见词汇,大有替换欧美流行文化的趋势——一贯走欧美风的《看电影》杂志盘点电影时,也采用“萝莉”、“伪萝”等词汇。


“萌”文化甚至成为年轻人消遣和恶搞时政事件,乃至进行“仪式抵抗”的手段之一。2009年日本小众动画《日和》被大学生们配音后风靡全国,其中的“给力”一词,更是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2007年央视“很黄很暴力”风波时,有动漫爱好者自制漫画,将荧屏中的受访女生制作为萌系少女,借以讽刺其在采访中“背台词”。2009年腾讯与360纠纷引发互联网界的“乱战”,有人将腾讯、360、百度、迅雷等等公司全部“萌化”为动漫少女形象,把各公司的徽标“萌化”为少女们的服饰和武器。于是,带企鹅头饰的“QQ娘”和一身绿色水手服的“360娘”两个可爱少女掐在一起,把硝烟遍布的商业斗争消解于可爱之中。


萌文化风靡中国得益于三个原因。

其一,中国的日本动漫输入链条和同人活动已成规模。十余家视频门户网站、近千家ACG论坛和粉丝网站,可以将日本每天刚刚播映结束的动画,配上字幕传输到中国。ACG爱好者中留学生和通晓日语者众多,他们用翻译、资源传输、分享经历等方式,正将整个东亚ACG文化连成一体。而各城市、各高校乃至全国规模的动漫展、同人展、cosplay大赛又将ACG文化“传教”给后来者。

其二,在日本动漫播映年代长大的一代人已经成年。他们进入报刊媒体,从事互联网行业和文化事业,都有平台、有能力将小众的ACG用语呈现为主流词汇。

其三,微博、SNS网站等社交网络的成熟,将动漫爱好者网站与主流论坛、新闻网站连为一体,爱好者有了更大的“传教”空间,普通网民将在参与社交活动中不经意习得ACG词汇。


现在,观看央视的纪录片或天气预报时,你不必再惊讶于节目的配乐是宫崎骏动画中的主题曲。萌文化在中国已无处不在,这或许也意味着,中日青年、中日社会,正有着同样的“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