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探寻邓小平的思想轨迹

tebiebaodao 2012-02-10 12:12:44 文/王均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总第158期 放大 缩小

 

1992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已经过去了20年。20年前,东方风来满眼春;20年后,历史的回响依然意蕴深沉。

南方谈话的背景

南方谈话的背景,实质上是怎样看待中国自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进程。回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每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们,无不对前途充满深深的忧虑。随着苏联解体,东欧易帜,冷战结束,世界力量对比一夜间失去了平衡,中国不得不直接单独面对空前的霸权主义压力,国际环境相当严峻。而在国内,政治上面临着维护稳定局面的艰巨任务;经济上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所谓“制裁”和孤立,外来投资剧降,市场疲软,生产萎缩。可以说,在邓小平视察南方前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外有压力,内有隐忧”,面临着自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体现在出现了来自不同侧面的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质疑。

就是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88岁的邓小平前往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对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作出了卓越贡献。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邓小平对改革开放14年的实践作出了这样的基本判断:“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以此为依据,他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他还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苏东剧变后一些人们的担忧,他坚定地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解答了人们的困惑,表明了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但是,无论是国际上还是中国自身的实践,都遇到了社会主义事业出现曲折、遇到困难这样一个事实,这是不能回避的,这就要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课题。对此,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他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他鼓励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他提出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来作为判断我们政策的标准。他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等。

这些理论创新的成果,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了一个大台阶,也为克服当时改革开放所面对的各种困扰提供了有力的武器。20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邓小平南方谈话所阐发的思想,是指导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

实事求是: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讲了一个很朴实的道理:“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他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马克思主义不玄奥,邓小平理论也不玄奥,其精髓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实事求是。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讲了这样一段话:“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我认为,这正是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精髓的最简明也最生动的体现,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实事求是的便捷之道。按照这三条去做,实事求是就不会被某些人变成新的玄奥的东西。

参观过延安中国共产党七大会场的人,大概都会对会场的布置留下深刻印象:会场两侧的六处标语上,每一处都在标志着胜利的字母“V”两旁,写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样八个字,这是有着深长的警示意义的,它在提醒每一位与会代表:党在过去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结果;党要赢得今后的更大的胜利,还要继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毛泽东在七大的政治报告中也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我们要有勇气堂堂正正地坚持真理,也要有勇气堂堂正正地修正错误。实事求是,就是把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相统一。

1980年,在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时候,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邓小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这其实不就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吗?不同的是,1980年谈的对象是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1992年谈的对象则是自己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他自己以此为标准对待前人,同时也希望后人以此为标准对待自己,胸怀之广阔,智虑之谋远,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

弄清鉴别“对”和“不对”的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但这个实践,马克思没有讲过,别的国家没有现成的成功例子借鉴,中国以前也没有干过。如何推进这个实践?只能按照邓小平说的,一方面,要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理解和贯彻邓小平的这个要求,就要弄清鉴别“对”和“不对”的标准。在南方谈话里,邓小平说:“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不承认会有失误,思想就会陷于某种僵化状态,就会束缚自己,也难以发现失误,纠正失误。邓小平是允许有点失误的,同时强调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纠正失误,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避免大的失误。他尤其强调要见微知著,在出现苗头时就注意,这正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精神和品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就是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一句话,就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也是个能否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真正落到实处的问题。在体察民意上,要以最大多数的农民、工人、市民的意见为依据,一项决策,出台前充分听取专家的建议是必要的,而出台后充分听取人民的反应更是必要的。人民的反应是判断决策对还是不对最准确的晴雨表。

尤其值得今天高度重视的,是邓小平提出的“新情况出来抓紧解决”这个要求。2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出现了多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啊!今天的事业也正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向前推进的。但也要看到,确实有些新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还在不断扩大。

就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几个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为例,一个是关于共同富裕问题,邓小平当时就提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再一个是社会风气问题:“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要注意很好地抓,坚决取缔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发展。”第三个是关于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这些在当时就已经露出端倪的新问题,尽管20年来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如果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来衡量的话,就不能不说还有相当多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也就是说,还要继续抓紧解决。“抓紧”这两个字,分量是很重的。毛泽东就说过:“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没有抓紧的思想和作风,就会虎头蛇尾,事倍功半。这样的教训是不少的,务必牢牢记取。特别是样子像抓,会议上慷慨激昂,媒体前风光八面,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抓住的现象还在不少环节存在,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新情况,反而会把新情况拖成老大难,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回顾过去并不是要回到过去。俄罗斯思想家赫尔岑曾经说过:“充分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是为了向前进。”今天重温南方谈话,并不是要简单地把南方谈话的每一个具体论断都照抄照搬到今天的实践中来,毕竟,谈话所针对的20年前的国内外形势,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南方谈话所体现的思想方法,依然闪耀着真理最朴素的光辉,如果能够从历史的回响中汲取智慧,那么我们无疑可以在未来前行的道路上走得更稳甚至更快。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