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对于市民最关心的内地孕妇来港产子问题,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参选人唐英年1月4日重申,香港医疗资源应以本地孕妇优先,他早就建议,在供不应求情况下,可利用现行的配额制度,禁止内地孕妇到公营医院产子。
综合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和星岛日报消息,内地孕妇在边境口岸“冲闸”赴港分娩数字近月急升,医管局公布,2011年有近1700宗非本地孕妇冲急症室个案,较前年急增一倍,单计最后4个月的个案已超逾前年全年数字。但有医生担心,今年龙年出生数字增加,会令情况再增加一倍。
记者采访发现,因应这股潮流而衍生出一系列的地下产业链条,采用大量灰色手段,协助内地孕妇以插队、冲急诊室、闯关等手段赴港产子。中介估算称,在香港生一个孩子,要做好20万港元的预算;而如果即将临盆的孕妇想插队到香港医院生产,仅仅是中间产生的暗箱操作费用,就达30万港元。出于对资源、福利被抢夺的担忧,香港社会对这股潮流表示出强烈的不满。香港本地最大政党——民建联调查显示:七成港人不欢迎夫妻双方皆非港人的孕妇赴港产子。
内地政府将设防截堵
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对非本地居民在港产子实行配额管理,2011年香港特区政府给予非本地孕妇在香港的生产配额约50000名。特区政府规定,来港生产的孕妇应事先预约,在生产配额内得到预约证明书的孕妇才能在产前通关入境香港;未获预约证明书的内地孕妇,如怀孕超过28周,将被香港方面制止入境。
有香港媒体称,今年香港将面临本地生育高峰,内地产妇持续赴港生产可能使香港孕妇权益受损。财新网消息,多家赴港产子代理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龙年欲生产产妇较多,预约不太容易,想要在港生产应在怀孕一两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预约。香港医管局网站显示,八家公立医院2012年7月以前的产位已经满额,而其中有三家医院已经用完了2012年全年的非本地孕妇生产配额。
一家赴港产子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虽然香港方面拒绝怀孕超过28周的未预约孕妇入境,但一直有内地妇女选择“闯关”,这些“闯关者”都是即将分娩的产妇,她们选择乘坐汽车通过陆路海关入境,如果在一个海关入境受阻便尝试其他海关,入境之后直接前往公立医院的急诊室,要求在该院分娩,医院会基于人道主义立场,为这些孕妇接生。
2011年12月26日,香港特首曾荫权在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述职时,希望内地协助打击赴港产子的不法中介,阻止内地孕妇“闯关”入境香港。《明报》称曾荫权的要求已获得中央政府回应,内地与香港警方将共同调查涉及行贿的中介,內地协助阻截闯关孕妇,并吊销偷运孕妇来港的中港车(即挂有粤Z号牌可在内地行驶的香港车辆)的牌照。
记者采访得知,在内地确有一些不法中介代理赴港“闯关”生子,也有部分中介在香港医院已经没有预约名额的情况下以数十万的高价承诺“保证有位”。
香港医院管理局规定,在公立医院进行预约后再生产的产妇,全套服务费用为39000港币,但强行“闯关”生产则需要48000港币,但仍难阻挡内地孕妇“闯关”的热情。根据香港入境事务部门的数据,2011年10月单月“闯关”生产的有215人,较2011年上半年各月的闯关数增加四成三到八成,而2011年11月单月“闯关”人数更突破280人。香港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梁柏赞在12月初表示,入冬以来内地孕妇“闯关”到急症室分娩的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
2012年香港的非本地孕妇生产配额较2011年大幅削减近三分之一,仅为34440人,公立医院配额从近10000名下调到3400名,私立医院从40000名下降到31000名。有香港舆论担忧,由于2012年产子配额削减,而内地孕妇赴港生产意愿持续高涨,不见减弱,可能会有更多孕妇选择“冲闸闯关”。
由于2012年将举行香港特首选举,内地孕妇赴港生子也成为候选人的重要政策议题,竞逐2012年特首的前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已明确指出,应该检讨香港人口政策。因此,未来赴港产子潮会遭遇何种变数,尚不可知。$nextpage$
致香港社会支持资源趋于紧张
据香港明报报道,内地妇女涌港分娩衍生的抢占母婴健康院资源情况愈见恶化,继医院产床出现紧张,社会支持资源亦见紧张。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最新数据显示,铁路沿线的粉岭、油麻地和红磡健康院继续成为三大“沦陷区”,内地妇在港生产的婴孩高达四至六成。
记者直击情况严重的粉岭健康院发现,逾半数等待打针的婴儿父母均操普通话,记者随机询问在场的5名成人,5人均坦承夫妇都是内地人。以2010年为1.2万名,“双非”婴儿(指父母均非香港人的婴儿)免费打防疫针为例,若以私家诊所接种费用计算,香港纳税人已付出逾6000万港元。
身兼香港机构医生协会副会长的立法会议员潘佩璆说,“双非”婴儿所衍生的抢占香港资源问题已到临界点,若港府再不从源头限制他们来港分娩,香港医疗资源压力恐会爆煲(因压力太大而爆炸)。
潘佩璆说,不少卫生署和政府医生会员反映,健康院被内地妇人“攻占”的情况恶化,不少内地人不守秩序,经常蜂拥在服务处及“霸占”药房窗口,当中以北区尤为严重,药房配药员因要同时照顾母婴健康院和普通科门诊病人,为解决大批内地人争相为刚打针的婴儿取退烧药的混乱问题,近期向她们派发“特别筹”可先取药,等于间接插队。
卫生署资料显示,新界东区健康院的“双非”婴儿比例高达25%。有卫生署医生更向媒体表示,近年发现,中介公司入侵健康院问题恶化,不时出现一个中介人拉大队带数个内地家庭到健康院为港生婴儿打免费针。
港府“限量政策”的背后
2010年6月24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宣布了2011年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限量政策”。其中,八家公立医院接收内地孕妇的人数将由1万人缩减到3400人,减幅近七成;私立医院接收内地孕妇的人数将由4万人缩减到3.1万人。港人内地配偶孕妇也包括在限额之内。这是香港政府第一次对内地孕妇赴港生子设下名额限制,在“限量政策”的背后,是饱受诟病的“失控涌入” 和“灰色利益链”问题。
2010年5月,香港第一大政党民建联公布资料显示,“2010年度共有8.8万名婴儿在香港出生,其中逾4万名为内地孕妇所生,是2004年1.3万名的3倍多。”“失控涌入”导致了系列问题:内地孕妇插队占产房,令本港妈妈生子床位难求;非法“孕妇公寓”丛生,抬高房价……
“限量政策”之后,所有问题是否都可以迎刃而解?事实上,“赴港产子潮”来势更凶猛了。
记者曾致电多家办理赴港生子服务的中介公司,得到的答复无一例外都是“咨询的人更多了,定下的人也多,速度也快。”一位中介公司的经理告诉记者,“咨询的客户多了30%以上”,原来一个客户从咨询到敲定往往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现在都是一周内,短的就几天, 敲定的客户总数比前几周多了一半,都怕订不上床位,以后后悔。”
据该经理介绍,关注赴港产子的孕妇以中高收入人群为主,多来自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其次是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的孕妇。“90%的客人都是想生二胎,很多明星、企业家都到香港生二胎,他们不怕罚款,可是在大陆超生办不成户口啊!”
“现在超生罚款都要十几万,跟到香港生孩子花的差不多,还能给孩子办户口,香港户口多好啊!”准备赴港生子的“准妈妈”美琳畅想着孩子在香港出生就可以拿到香港的居留权和身份证,日后有需要随时可以来港读书、看病、就业以至申请公屋、申领综援。
“内地孕妇选择来港生子,大多是看好香港在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持香港特区护照可以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免签证。”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会会长陈鎏兹说。“2007年我们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父母均为内地居民的婴儿中,只有约9%的父母表示子女会留在香港,其余91%打算把子女带回内地。”陈鎏兹说。
“庄丰源案”首开先河
大量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新闻其实早在2006年就已成为香港全城热议、媒体大幅报道的头条。
2006年头11个月父母均非港人的本地出生婴儿数目激增,共有14219名,比2001年的620名增加近22倍,导致香港公私营医院资源紧张,人手不足,床位不够,令本地孕妇怨声载道。为本地孕妇争取权益的孕妇代表,挺着大肚,向政府游行请愿,声称内地孕妇挤占资源,呼吁保障本地产妇的权益。传媒报道也一浪高过一浪,用“涌港”甚至“攻港”等字眼来形容内地孕妇。
追本溯源,2001年“庄丰源案”确定父母双方均不具备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但只要子女在港出生即可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此宗案例为内地孕妇在香港生子打开了大门。2003年,港澳自由行的推行使内地人士到香港更加便捷,也创造了更多机会,甚至催生了专门的中介公司,活跃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为了让孩子能拥有一个“香港户口”,享受香港的教育、福利等资源,许多家庭不惜花费重金。到2010年,内地到香港生产的孕妇已达40000人。
香港健康网站和亲子杂志《Baby》曾访问704名本地孕妇,超过九成担心公立医院爆满。更有本地孕妇投诉,3年前怀孕,每4个星期可进行一次产前检查,而现在10个星期也没有一次。有的孕妇为了保障母婴健康,只能花费数万元到私家医院生产,更有人担心产房短缺而被迫“开刀分娩”,以保证生产后有床位。诸如此类的报道充斥香港媒体,引发议论高潮。
港人意见不一
如何看待内地孕妇赴港生子问题?是否会对香港产生长远的影响?港人对此意见不尽相同。
对于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医院管理局来说,内地孕妇带来麻烦也带来金钱。资料显示,2005至2006年度医疗收入较2004至2005年度大幅增加至16.2亿元,该局发言人也坦承其中内地孕妇“分娩套餐”是“重要贡献”。
有人认为,父母非香港居民的新生婴儿,将来会对本港的教育及医疗造成负担。但香港妇产科学院发言人罗致廉表示,私家医院有四至八成的产妇来自内地,大致可推断出她们的财政状况,罗致廉认为她们大多数是为逃避内地只能生一个孩子的政策而选择香港,所以不必太过悲观。
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人口政策支援小组召集人黄绍伦则认为,香港人口政策应当考虑内地孕妇来港产子问题,因为政府未能掌握出生婴儿是否留港,因此可能对人口政策带来不稳定因素。另外,他并不认同内地孕妇来港产子可以解决香港出生率下降及人口老龄化问题。
香港立法会专门曾就内地孕妇赴港产子问题进行辩论。“我们香港的资源正在被蚕食啊,政府不能再坐视不理了。”议员李国麟说。他认为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香港政府将这个问题看成是单纯的医疗事件,但事实上,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人口问题,每年新增的上万新生儿将会对香港教育、房屋以及社会福利问题造成冲击。很多议员都赞成李国麟的观点,有人甚至将这些随时会返回香港的新生儿比喻成会随时威胁香港的“人口炸弹”。
而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周一岳表示,按照现行政策,内地妇女在香港所生婴儿有权享用香港的各项公共服务,包括医疗、教育、房屋及社会服务等。政府在筹划有关服务的长远供应时,必须考虑这些在港出生的中国籍子女的需求,但有关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儿童出生后是否会在港定居。政府认为现阶段并没有足够的数据可以就有关情况对香港的长远影响下定论。
总体而言,内地孕妇赴港产子似乎被定性为港人的包袱,香港传媒更是穷追猛打,关于内地孕妇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75%的内地产妇分娩前不做产前检查,八成直接经急诊入院,增加了医院的风险;有孕妇生产后不交清费用便逃之夭夭,让香港政府买单。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明报》专栏作者叶秋将矛头指向医院管理局高层,称医院妇产科床位不足,是由于前几年出生率下降,陆续关闭产房所致;而传媒将内地产妇“妖魔化”,加深了香港人对内地移民的歧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