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
现今,美国正愈加重视中国的崛起。在漫长的未来,美国的杰出不能再被视作理所应当。而一个更加强大富有的中国也不再被美国视作好消息——就像从1978年开始每任美国总统就一直在说的那样。相反,无论作为个体还是整个国家,美国人都有着这样的感觉:一个更加富有和强大的中国也许意味着一个相对来说更加贫穷和弱小的美国。换句话说,中国的崛起不是对于两国的双赢。这是一场零和游戏。这种信念也被注入到了总统选举中——在罗姆尼的贸易保护者修辞中和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软遏制中都有体现。
罗姆尼已承诺将会指称中国为“货币操纵者”并对中国商品施加关税。这种言论原来也浮现过——尤其是总统选举期间——但一般不会由支持商业发展的共和党提出。然而,在美国被高失业率和盘旋上升的国家债务困扰的时候,有关自由贸易的旧体制就很容易被抛弃了。在总统选举的所有激动中错过的是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被聪明地恢复的程度。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们,比如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和弗雷德•伯格斯坦(Fred Bergsten)称施加关税应该是美国对中国货币政策作出的合理反应。
类似的转变也发生在美国的军事和战略思想中。奥巴马政府大肆宣传转向亚洲本质上是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根据《经济学人》预测,中国在2018年以前很可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按实质计算)。而华盛顿觉得北京已经开始展示力量了,通过增加军费开支以及在和一系列邻国(包括印度、日本、越南)的边界争端中更加强硬。结果,美国正试图和中国附近那些紧张不安的国家联合起来,加强和一直以来的亚洲盟友的联盟,并且致力于加强自己在该区域的军事存在。这一举动在计划大力削减美军整体开支的背景下显得愈发意味深长。
中国人把这一政策视为一种本质上的“软遏制”是没错的。他们不太可能消极承受。中国新的领导阶层在国家主义的民众的压力下还可能狠狠还击。
中美关系一直包含着竞争和合作的元素。然而,竞争的元素逐渐占了上风。这还不是一场新的冷战。但是,美国与中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与这个唯一似是而非的竞争对手的关系状态很可能为下一个十年里的国际政治奠定基调。
事实上,华盛顿和北京之间越来越多的竞争是零和逻辑在国际体系中之散布的第三个主要表现,其他的表现还有多边外交——从世贸组织到气候变化谈判,再到20国集团对全球金融监管的陷入停顿的努力——遇到的僵局。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