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药家鑫案受害者张妙家属向药家讨要先前承诺的20万元赠款,在被问及为何现在又要这20万时,张妙的父亲张平选说是因为给妻子看病钱不够用了。但2月13日,张家代理人张显在其博客上贴出张平选的声明说,若从药家要回这20万,将“全部捐献给当地农村贫困儿童”,这笔钱要用来捐助教育。
1月底,一项“皮纹测试”测潜能的技术在山西省太原市一些幼儿园悄然流行。花上1200元,就可测出孩子的先天智能和潜能,并得出最优发展方向。记者调查发现,这项打着“全民助学工程”项目旗号的行为,由山西一家公益基金会人员运作,疑似披着公益的外衣。
再往前,河北省邢台市的柏乡县似乎也在做公益。有媒体曝出,去年12月,这个县进行了一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但应聘者被要求缴纳5万元至8万元不等费用,并限期两天打进柏乡县教育支付分中心的账户,才能办理县财政事业编制的人事手续。1月19日,参与招聘并入选的陈勇(化名)参与该县相关会议后透露,会议说要求缴纳的这笔钱其实是“公益赞助费”。
更有甚者,元宵节前,哈尔滨双城市城管执法队员竟然私拿商户汤圆慰问敬老院。
……
随着社会发展,公益慈善越来越受关注。做好事固然好,但有那么一些打着公益旗号的所谓公益行为,让人感觉不是滋味儿。戴着公益的光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却实则有的谋财,有的沽名,有的误读了公益的含义。这些林林总总的“伪公益”乱象,考验着人们的善心和努力前行的公益事业。
“公益是非常脆弱的东西,公益发展特别需要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
面对各种各样以公益为主题的活动,很多人无法甄别它是公益还是“伪公益”,上当受骗的不在少数。更重要的是,社会大众对公益的误读,有碍真正公益事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告诉记者,公益、慈善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必然现象。慈善的字眼暗示着一种贫富划分,而公益则是更广义的范畴。它强调公民的主体性。公益的概念首先是人人的概念。“但现在很多人不是为了公益而做公益,而是为了其他事情做公益。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说的伪公益。”
“伪公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别有用心地借公益之名谋取私利;二是别有用心地以公益为噱头博关注;三是由于纯粹的误解,做出不符合公益规范或不算作公益行为的事情。
对于“伪公益”现象的出现,王名指出关键原因在于目前制度不健全,整个社会缺乏诚信,使得很多人打着公益的旗号行牟利之实。如何打击“伪公益”,面临制度、法律、政策、认识上等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现在比较缺的是政策、法律怎样规范,怎样对违法行为有效打击、取缔。往往是碰到一些类似河北柏乡县招聘收取公益赞助费这样稍微复杂点的情况,法规就跟不上了,经常是出了事,找不到法律依据。”王名说,“公益尤其需要法律的规范。公益是非常脆弱的东西,多数人在公益和非公益中有一个取舍,所以很多人碰到挫折就不做了。因此公益发展特别需要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才能使其成为主流。”
其次,社会还缺乏对公益的普及。老百姓对公益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学界和业界对于公益是什么仍未有定论。因为认识不清,导致有的人把公益生搬硬套在本不是公益的事情上;因为认识不清,导致有的人被不法分子利用,被“伪公益”所迷惑。此外,老百姓对于公益机构的运作、公益慈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公益相关知识也十分欠缺。
“公益慈善最重要的监管手段不是行政监管,而是广泛的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监督”
“需要呼吁全社会关注公益慈善事业。另外,应建立相应制度、政策来规范,从法律上加以限制、取缔。”这是王名对如何打击“伪公益”开出的药方。中国要想建立健康的公益环境、促进公益事业良性发展,整治公益乱象势在必行。
王名介绍,核心问题在于,目前为止还没有公益慈善事业的专门法规,慈善法从2004年提出讨论,到现在还没有出台。“今年全国人大法工委明确把慈善法立法列入2012年立法议程,这是积极信号,我们可以在慈善法的修订过程中,对这几年慈善事业发展中取得的进步、形成的新的机制模式加以肯定,更好地规范政府、企业的一些慈善行为,促进民间公益事业发展。”
从公众的角度,需要知识普及,需要擦亮眼睛,分清谁是公益,谁是伪公益。“公益慈善归根到底还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你要做公益,就要提高认识。如果我们真正去做公益,就会在实践中增长鉴别能力。”王名说。
公益组织在抵制“伪公益”行为上应发挥积极作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传活动部部长顾蒸蒸介绍:“公益机构必须考量合作方的规模、资质、捐款的动机和程序是否纯粹,通过律师进行严格审查、授权,并对企业的操作进行监督。”
“伪公益”造成了公众对公益组织、政府、企业的不信任。如何让公众更了解公益机构运作?顾蒸蒸认为,公益组织要加强公信力建设,这是公益机构生存的道德底线。接收的捐款是怎么花的,花到什么地方,要定期通过第三方审计、相关媒体进行公示。此外还要搭建日常的捐赠发布平台,建立透明的公益。
“公益慈善最重要的监管手段不是行政监管,真正有效的是广泛的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监督。”王名认为,“这种监督在2011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很积极地看待这个现象。微博时代的典型特点是全民问责公益,这是好现象。要学会怎样应对它,通过这个过程,使公益事业受到净化。”
“政府不是公益主体,而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推动力、支持者、保障者、监督者。公益慈善事业的主体应是社会组织”
“政府不是公益主体,而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推动力、支持者、保障者、监督者。公益慈善事业的主体应是社会组织。”这是王名始终强调的一句话。
他认为,整个中国社会处在一个转型期,政府的角色、作用、地位、职能都在发生转变。政府应对公益有一个完整科学的认识,转变角色,并逐渐退出慈善领域。
但同时他也表示,公益事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它需要更多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法律上的完善、制度上的建设,从而从各方面推动公益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整治公益乱象,还公益事业一个纯净的成长空间。
谈到中国公益事业未来的前景,王名和顾蒸蒸都信心满满。顾蒸蒸评价说:“从国家政府的监管力度,行业自我管理力度的加强,到公众公益意识的觉醒,中国已经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环境和现状。”尽管中国目前的公益环境还不够完善,“伪公益”造成了如今的公益乱象,但是二人都认为这既是挑战,又是改革的机遇,对推动政府、企业和公益组织做好下一步调整和改进,是一种促进和鞭策。而事实上,中国的公益事业也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伪公益”必须加以整治
公益,从“旧时王谢堂前燕”,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已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然而,公益越是被人们所关注,越是有不少人借公益之名,发不义之财,谋个人利益。不论是谁,不论是为名还是为利,“伪公益”都必须加以整治。
在纷繁的伪公益乱象面前,我们需要厘清公益的概念,并揭露伪公益,这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让真正的公益更大地发挥作用,让那些借着“伪公益”谋私利的人不再有机会蒙蔽社会,让社会大众真正了解公益的本质,从而引导社会信任公益事业,参与到健康、合法、纯粹的公益事业中。
公益,不能止于口头上的承诺,它需要行动的力量,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唯有一起行动,才能形成合力,揭穿披着公益外衣的“伪公益”,揭穿任何打着公益幌子的不良居心者;唯有一起行动,才能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身体力行中,认识真公益,实践真公益。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