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以陈赓为榜样

fengyanfengyu 2012-05-19 13:39:53 文/熊光楷 总第168期 放大 缩小

 

有一张小画,原画只有巴掌大,印在报纸上以后缩小了,比手心还小。但我把它复印、放大,使它比两个手的面积还大。每天,当我劳累于案头工作,抬头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都会看到陈列在书架上的这幅小画。

我对这幅小画异常珍爱,因为,在我眼里,这幅画实际上也是老一辈革命者的精神造像。

这是一幅速写。画面上,寥寥数笔勾勒出的,是戴着棉军帽的宋任穷的侧面像。画的下方落款是“1947.12.26日夜半全国土地会议闭幕时廖承志同志为任穷造像”。而在画像一侧,则留下了陈赓即兴题写的“穷像”二字。

这样,一幅情趣盎然的速写,连起了陈赓、宋任穷、廖承志三位老革命。而这三位老革命,都是我的学习榜样。

以陈赓为榜样,因为他是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老前辈;

以宋任穷为榜样,因为他长期从事政治工作,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党性原则;

以廖承志为榜样,因为他乐观豁达,战争年代三陷囹圄而一以贯之,革命精神始终不变。

我最早看到这幅画,是在200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的副刊上。配合这幅画,还发表了一篇文章《“穷像”背后的故事》。文章说,1997年3月的一天,陈赓的夫人傅涯去看望宋任穷,宋任穷把自己珍藏了半个世纪的这幅速写拿出来,在画下面郑重地签名盖章后送给了傅涯。“我看到他的桌上、床上放着不少过去的照片,这幅速写他也复印了许多张,他特别想念已先他而走的战友们。”傅涯说。

至于陈赓题写的“穷像”二字,傅涯认为:“这是陈赓在开玩笑。但这‘穷像’二字又是双关语,不仅包含了宋任穷名字里的‘穷’字,而且,那个时候正是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战斗打得很残酷,我们的生活本来也是真穷呀!”

机智活泼,幽默诙谐,是陈赓最鲜明的性格特点之一。1960年军委扩大会议期间,陈毅曾经说过:“陈赓像一块玻璃,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透明的。陈赓是一块磁铁,风趣幽默,能够团结大多数人一起革命。”傅涯也说:“他就像一团火一样。”陈赓是我党我军隐蔽战线工作的创建者之一,而我就曾经长期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

1961年3月,58岁的陈赓英年早逝。这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非常令人惋惜。陈赓去世后,他的夫人傅涯一直住在北京西单附近的灵境胡同。在我担任副总参谋长的时候,经常在春节期间代表总参去看望她。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有时候夏天到北戴河,也只住普通房间,只带一名工作人员。

陈赓的孩子们我也大都熟识。长子陈知非是航天部的高级工程师,次子陈知建曾经和我一起在总参共事。陈知建后来担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2002年我去重庆出差,曾在陈知建的陪伴下,重访抗战期间我在重庆时就读的化龙桥小学。长女陈知进,是301医院的医生,三子陈知庶,1997年香港回归时,他是我驻港部队副司令员。陈知庶知道我有收集首日封的爱好,曾将香港防务交接时中、英两位司令员同时签名的首日封赠给我,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纪念品。幼子陈知涯聪敏机智,曾经仅用了10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哈佛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业。

由于这些原因,我请陈知涯帮助,将“穷像”复印、放大后,加盖了陈赓、宋任穷和廖承志的印章,成为我的珍藏。而我收藏的《陈赓传》上面,也盖上了陈赓的印章,这是齐白石亲自篆刻的印章精品。同时,还留下了“傅涯赠”和“陈赓诞辰百年纪念”的印章,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纪念品。

作者简介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名誉会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