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高新区创新大厦
文化创意产业
国家级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近二十年来,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攀上科技创新的巅峰。
从提出创建,到以升促建,再到一创成功,仅用两年零六个月的历程,实现了一次完美蜕变,荣登国家高新区序列,成为山东省第八家国家高新区。
创新、创业、创造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激起了神州上下新一轮改革巨澜,掀起了中华大地新一轮开放热潮。审时度势谋发展,临沂的决策者们高瞻远瞩,瞄准了城南民营经济迅速崛起的这片热土,决定设立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力争以高新技术为驱动,将其建设成为全市最靓的科技产业新城、全市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增长极!
就在这一年10月,临沂高新区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是当时山东省10家省级高新区之一,规划面积为10.45平方公里。之后,几代高新区人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六通一平”实现了,国家级孵化中心建成了,一家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了,一批批高新技术产品相继出炉……,临沂高新区不断发展壮大、由弱到强。
规划的高度决定前进的速度。随着产业集群的提质与扩张,高新区原有地域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2008年,临沂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决断,对高新区进行了新一轮区域规划调整,区划面积达到192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勇往直前的高新区人借势加力,把“创新发展”提到了更高层面上,以建设科技创新型园区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工”战略,加大招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掀起了“二次创业”的新热潮。
2009年,临沂高新区适时提出了“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目标,他们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在发展思路上,牢固树立“科技兴区、创新强区、工业立区”的指导思想;在发展重点上,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招商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四项工程,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环境建设和内部机制“四个建设”;在发展布局上,明确提出“提升东部、开发中部、突破西部”的工作要求。全区上下大力弘扬和谐共振、高速高效的动车组精神,“五加二”、“白加黑”的拼搏精神和攻坚克难、敢于挑战的亮剑精神,大力倡导“坐不住的紧迫意识、不服输的拼搏意识、创一流的争先意识”,努力营造“高速、高质、高效”,“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氛围,把科技创新放在领跑全区发展的首要位置,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20年的默默耕耘,浇灌出一个个丰硕的果实。园区整体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确定为省级生态示范园、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2005年,高创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还先后被确认为临沂留学人员创业园、临沂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山东省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全方位建设。区划调整后的四年里,高新区人锲而不舍,奋发而为,快速崛起为全市经济与科技相互促进的最佳结合带,成为全市经济增长最快、投资回报率最高、创新能力最强、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临沂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导区、示范区,为全市科技产业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书写下精彩篇章。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2011年6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临沂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跻身全国88家国家高新区行列。
2011年,技工贸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等增幅都在50%以上;在山东省20个高新区中,9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进入前十位,7项增幅位居前五名。自2008年以来,临沂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三年居山东省20个高新区前列。
产业、创新和人才高地
临沂高新人在创新发展中深刻认识到,要构建具有独特优势的发展环境,提高向心力,增强凝聚力,就必须在更高起点上强化特色产业发展,把整个园区打造成为资源聚集、创新集群、产业加速、服务高端的研发创新基地、企业成长摇篮。在高速发展中,临沂高新区初步形成了在全市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三大高地”。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产业高地。高新区坚持走招商引进与培育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做大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通过引进、培育和提升改造,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条高端环节,形成了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先进制造、新能源、光电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文化创意、高端纺织服装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正在蓬勃发展。区内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石英石板材基地和最大的毛毯生产基地,新引进的鼎鑫稀土合金材料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汇富彩板项目处于国内前十位、省内领先的水平。
着力培育雷士照明、华宇光电和中瑞电子、海纳电子、龙立电子、沂光电子、海信电子等骨干企业,重点打造高端电子元器件和LED灯具特色产业基地,实现光电信息一体化发展,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抓好沂星纯电动汽车的产业配套和产能扩张,到2015年,突破8000辆,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强力推动生物工程业发展,加快卫康生物、先锋科技、三精制药、绿因药业等骨干企业的生命保健、中成药项目建设,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积极拓展新材料产业空间。依托春光磁业、神州电子、科创材料、惠特利、汇富彩板、亿盛铝业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磁性材料、合金材料、陶瓷新材料、节能环保新材料,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
依托科技孵化培育,全力打造创新高地。高新区建成了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孵化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已累计吸纳430家企业入驻孵化,毕业企业78家,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先后建立了公共电子测量实验室、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公共技术实验室等8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了临沂市光伏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新世纪能源研究所、临沂留学人员创业园。
依托国家级创业孵化器和临沂市创意产业协会,重点抓好新华印刷、鹭桦传媒、一漫动画、鼎基网络、龙渊文化等骨干企业,着力抓好科技孵化、科技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科技服务业,到2015年,孵化面积扩大到100万平方米,孵化各类科技企业1000家,年营业收入70亿元。
着力内引外联,全力打造人才高地。无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搞自主创新,关键是人才,高新区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一方面,多次组团赴国内中心城市、知名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揽人才,并远赴国外跨洋揽贤,已有多位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创业;另一方面,为区内企业和高端人才打造最适合发展的科研、创业环境,以人才招揽人才。
2011年11月10日,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与临沂高新区“联姻”,北京科技大学临沂产学研基地、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研究院临沂分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电与光伏技术研发中心揭牌,并启动北京科技大学国家“863计划”光触媒纳米材料项目。仅这一个项目,就引进高精尖专家数十人。目前。高新区累计以创办、领办、合作等形式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达100多人,其中博士30人、海外留学人员15人。
迈向一流国家高新区
实践证明,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高新区的本质是创新驱动、绿色集约、内生增长、科学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方式转变的核心载体。临沂经济的发展,需要临沂国家高新区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区域产业升级,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做出更多的探索与示范。
加快建设专业化园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整合现有产业和科技资源,明确突破重点,在功能定位、特色基地、延伸产业链三个方面有所作为。规划建设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园、植保园林机械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生物工程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总部经济大厦和科技孵化创业园区,形成一区五园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科学规划,资源整合,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政策导向,及时跟踪国内外相关产业的科技信息,立足鲁南苏北地区在电子信息、节能照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综合利用、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工程领域的产业布局,下大力气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的科技孵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培育与改造相结合,做大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在全市“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实施中发挥排头兵和示范引领作用。
建设一流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强化创新发展的优势。扩大科技孵化器和企业发展加速器规模,强化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建立从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化示范到专业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促进体系。最终形成总孵化面积100万平方米,综合孵化与专业孵化相互结合,政府孵化器与民营孵化器相互促进,科技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科技产业园配套延伸的大孵化格局。
统筹建设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优势产业资源快速聚集。打造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着力提高前沿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努力获取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在充分发挥西安交大(临沂)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临沂测试分中心、市动漫渲染数据处理中心平台作用基础上,着力推动科技创新。重点发展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专业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培育一批专利明星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工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为园区加速发展提供动力。围绕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初创期、成长期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为重点,健全组织、优化服务、创新产品,多渠道发展科技金融。积极扶持企业股改上市,加大中小科技企业创业板上市培育力度,力争实现更多企业报备、挂牌。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和强化支撑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一是差异化产业政策,按照项目所属产业和规模(投资规模、产出规模)确定政策成本,鼓励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进区。二是科技创新扶持奖励政策,每年科技专项投入不少于1亿元。三是设立3000万元的专项基金,其中,1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用于奖励科技创新项目。1000万元的人才引进基金,形成产业技术人才支撑。1000万元的发展种子基金效应,用于优秀孵化项目的政策性补贴、补助、孵化器推介宣传、组织各类培训、展洽等公益支出。
站在新起点上的临沂高新区,正承借晋升国家级高新区的东风,瞄准创新的引擎和高地,加速前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