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董建华:实践“一国两制”

tebiebaodao 2012-06-23 18:28:36 文/建国 总第172期 放大 缩小

 

2005年3月12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闭幕,此前刚获准辞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大会宣布后,全场起立,掌声雷动,董建华也起立四面鞠躬。

在回答记者“此时此刻,您有何感想”时,董建华表示:“有幸为香港服务,为国家服务,我是很感激的,而且现在离开的时候,我是很满足的,因为我要做的我做了,都做到了。”

董建华,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也是香港百年历史上首位主理香港事务的中国人。从香港回归日的1997年7月1日,到2005年3月10日因病向中央提出辞去特首之位,7年2600多个日夜,他在行政长官这个位置上鞠躬尽瘁,不计得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当时以“双鬓多年作雪,寸心一片如丹”高度肯定董建华在担任行政长官的工作。时至今日,香港社会不同界别的人士都以一句最朴实、最意味深长的话肯定——“他是个好人”。

船王之子弃商

董建华是著名“船王”董浩云之子。当年为了从小培养董建华的自强不息精神和独立的生活能力,虽然家境富裕,但年仅10岁的董建华就被送进寄宿学校。

董浩云是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1982年董浩云逝世后,董氏航运集团由长子董建华继承掌管。在此期间,受世界航运业衰退影响,至1985年,东方海外外债高达数十亿美元,这是董建华人生道路上的首次重大挑战。

经过多方努力,董建华将陷入困境的事业挽救过来,使东方航运重新成为世界货柜运输业的强者。董建华事后回忆说,挫折使人坚强,处理危机事件训练了他处变不惊、化险为夷的能力。

可以这样说,即使不做特首,董建华的人生也可以成就辉煌。

香港回归前,关于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这将是百年来,第一位肩负治理香港重大责任的中国人,也是实践已故邓小平先生“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第一人。

1996年1月2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董建华位列5名港方副主任委员之一。1996年五六月间,董建华的弟弟董建成出任了东方海外集团的副主席。而三个多月后,董建华又辞去了香港“行政局议员”一职。此时外界纷纷猜测,这是董建华放下家庭生意,准备参加行政长官角逐的部署。1996年10月18日,董建华辞去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的职务,正式宣布参加角逐特区行政长官。

其实,那之前,董建华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竞逐特首,甚至媒体也称他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多年之后,董建华的一位朋友回忆说,在竞逐特首的决定背后,董建华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一方面,参加竟选就意味着要放弃打拼多年的家族产业;而另一方面,董建华的家人并不希望他由此彻底从政。

董建华之后在接受传媒采访时披露了他当时的心路历程:“我真的考虑了很久很久。我反复问自己,要不要站出来,是否有信心、有能力参选并担任第一任行政长官?”

这是个有使命感的人。董建华说,“我董家四代在香港,所以一直是有感情的,希望香港好,参选可以实现自己为香港、为国家做点事的愿望。”他还披露,在认识几位国家最高领导人时,通过他们了解基本国策,了解国家发展方向,更了解他们对“一国两制”成功落实的决心。虽然那时挑战很大,“但我觉得,我可能未必是最好的人选,但是我会认真做”。

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400名推委无记名投票,董建华以320票当选为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12月16日,李鹏签署国务院令207号,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于1997年7月1日就职。董建华表示,他将带领650万富于创业精神的香港市民,迎接历史新事业带来的一切挑战,香港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1997年7月1日凌晨,董建华在就职仪式上说:“我们的信念如此坚定,不仅是因为这个构想出自一位爱国者和政治家的睿智和远见;不仅是因为这是一个伟大国家的庄严承诺;也不仅是由于香港同胞秉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和特有的适应能力。最重要的是:‘一国两制’的事业,完全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

七年施政 风雨兼程

董建华担任香港特首的七年多时间里,不仅在实践“一国两制”这个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制度中,面临极大的挑战,从无处开始积累经验,更是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SARS肆虐、禽流感暴发等种种惊心动魄的事件,最后都有惊无险一一渡过。香港这艘大船始终在“舵手”的领航下,几落几起,朝着既定方向前行。

董建华坦言,在担任特首的七年当中,他所面对的每一个挑战都要比当年董氏家族身负巨债时面临的困境更为艰难。因为毕竟,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香港的前途和650多万香港市民的命运。

亚洲金融危机不期而至,令特区政府这个新兴的政权经历第一场严峻考验。从1998年第一季度起,香港持续出现经济衰退。而楼价大跌、资产贬值也使得20万中产阶层沦为“负资产”。1998年8月13日,恒生指数直线暴跌到6660点,与高峰时跌去一半多,香港经济命悬一线。

就在危急时刻,经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等建议,董建华在半小时内做出了决定,动用近1200亿港元的外汇基金入市干预。最终,这场“世纪决战”,成功地将恒生指数上拉了1169点,稳住了香港的经济金融。

从1999年第二季度开始,香港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迈出了复苏的脚步。2000年,香港的失业率逐步回落到了4.5%,经济增幅也达到了13年来最高的10.5%。

然而,正当所有人对香港的经济前景充满期望时,东亚地区出现的经济衰退和随后而来的“9.11”事件让香港的经济再度面对考验。

2001年底,在香港经济再次出现零增长的情况下,即将到任的董建华正式宣布,自己将参加香港特区第二届行政长官的竞选。由于本来是说做5年,董建华家人没有一个人赞成他再多做一任。竞选连任的时候,董太赵洪娉泪流满面——董太是董建华第一位女朋友,也是唯一的女朋友,他们夫妻恩爱的故事是香港的一段佳话。而当时董建华的一句话看似平常: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要做好这个工作。

及至2002年底,香港经济再一次达到了1.5%。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疫情却悄然袭来。$nextpage$

2003年3月10日,香港媒体报道说,在过去数日内,威尔斯亲王医院的7名医生、4名护士相继出现了发烧、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而就在此后的短短一周之内,香港就有超过100人感染了这种后来被命名为SARS的病毒。3月18日,香港出现了第一例本地感染及死亡的病例。

董建华后来回忆说,这是他做特首最难过的一段时间,因为每天一个报告,多少人又感染了,多少人又死亡了,他那时常常夜不成眠。但是,在董建华的带领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再次渡过了这场风雨。2003年6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香港从SARS疫区的名单中正式除名。

一个多月后的7月28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实施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政策——向内地居民分批次地开放“自由行”。当年内地赴香港“自由行”的游客就达到了200万人次,香港进账100多亿港元。

香港经济再度步入复苏。

奠定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的基础

董建华有一句名言:祖国好,香港好;香港好,祖国更好。朴素的语言强调了香港与国家唇齿相依的关系。

董建华与中央一向有着良好的关系,一直十分关注国家的发展;同时他也是一位被称为有“国际视野”的特首。在经历了回归以来的几度风雨、内外挑战后,董建华和新兴的特区政府一直在思索和总结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一方面利用国家发展的机遇和巨大的资源发展香港,一方面在国家的快速发展中用香港的优势服务业来支持和贡献国家——成为董建华任内的一大特色,并奠定了香港今天与内地经济融合的基础。

SARS之后香港经济迅速恢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由行”的实施和CEPA的签署。

数据显示,2004年香港共接待2180万游客,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内地。虽然今天有些人对于“自由行”颇有微词,但SARS之后没有人否认,“自由行”有如强心针,对香港经济快速复苏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到今天,“自由行”也是香港经济的助推动力,香港学者统计,“自由行”为香港解决了至少7万个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职位,令香港入境游的收入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上升到3%。特别是在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内地居民“自由行”为香港旅游业撑起大半壁江山。

2003年6月29日,也就是世卫组织将香港从SARS疫区的名单中正式除名的一周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在香港签署。这项协议的签署表明,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内地以最优惠的政策向香港敞开广阔的市场。

利用国家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是董建华早在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就主动向中央提出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2002年12月,中国完成加入WTO签字后,CEPA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2004年1月1日,CEPA正式实施。当年,以零关税进入内地的香港产品总值约达11亿港元,有600多家香港企业获准进入了内地的服务市场。

在CEPA之后,董建华还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泛珠三角”9+2,成为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的一个新突破。

笑骂由人 历史作证

董建华可能是世界上最勤力的官员之一。他在任内鞠躬尽瘁,被称为7-11特首,也就是说,从早上7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据有媒体披露,在金融风暴、SARS期间,他甚至凌晨4点就开始办公。

为了让香港市民特别是公务员团队有信心,为了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1997年7月1日上任时,董建华甚至不组自己的班底,几乎孤身进入特区政府的行政管治队伍,充分利用前港英政府留下的政治官员,在7年的风风雨雨中与他们不断磨合。

毕竟,“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一个全新的实践,作为探路者的董建华背负着历史的责任,也是第一个“探路者”,要在自己手中将邓小平的伟大构思变为现实。他的探索不断遭受来自一些方面的诘难和反对,特别是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内灾外祸,一些施政引起的争拗不断。

很多人说,董建华涵养很高,笑骂由人。记者也观察到,面对气势汹汹的诘难甚至是无理的指责,董建华常常是面带微笑解释,至多是无奈的一声喟叹“唉”。他多次对媒体说,回归以后,社会上批评政府的人,批评特首的人,跟以前比是多了很多。这是因为香港很好地落实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市民有了当家作主的心态,对特区政府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政府官员承受的压力、肩负的担子,比港英政府年代更重。在这样一个基本的环境之下,批评多,是可以理解的。他告诉记者,“我也经常自己检讨,有什么事情应该可以做得更好,警惕自己这个事情可能想得不够周到吧,那么我会以这种精神,来处理所有的批评。有的时候当然也会觉得有的批评是一种胡闹的批评,但是也就一笑了之了。”

在董建华的特首任期当中,他一共做过8个施政报告。2005年1月12日,在他做最后一个报告时,香港在过去一年中的经济增长已经达到7.5%,饱经打击的香港经济开始走出低谷。

就在这年的3月份,董建华宣告请辞。

董建华曾经向媒体谈过自己做特首的得失:“我失去的是我的自由,我失去的是同家里人一起去看看电影,带我的孙女上街去买东西,带他们去玩的自由。但是,我得到满足感,我觉得为了香港‘一国两制’的落实,我做了最大的努力。”

历史是最客观也是最权威的评论家。1995年,《财富》杂志在香港回归前以封面故事的规格,报道“香港已死”,而回归10年后,港人治港10年后,其姊妹杂志《时代》以“晴天有云”来描绘香港的现状。西方传媒以自己的观察修正自己的过去的判断,肯定的不仅仅是香港的10年发展,也是对任职7年特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客观的评价和肯定。

2005年4月25日,经过一个月的筹备,香港各界480多个团体联合举办晚会,祝贺董建华荣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大会条幅十分醒目:“感谢董建华先生对香港社会发展的贡献”。当董建华与夫人董赵洪聘在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陪同下步入会场,来自香港各界的3000多人纷纷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在现场,记者看到,董建华眼中泛起泪花。

 

董建华小档案:

董建华,1937年出生在上海,1948年迁居香港。1960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1996年12月当选第一任香港特首。2002年2月28日当选第二任香港特首。2005年3月辞去香港特首职务。当年3月12日,被增选为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