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6日,守候在特区政府的香港记者拍到曾荫权“边行(走路)边吹口哨”的镜头。那几天,香港风传董建华将因为身体原因辞职,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成为继任的大热门。
3月12日,董建华就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国务院批准其辞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请求发表谈话。他说,希望全港市民全力支持署理行政长官曾荫权和特区政府,并相信曾荫权有能力带领香港继续前进。
5月25日,曾荫权辞去政务司司长之职,6月2日,曾荫权正式启动参选行政长官选举工程。
6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香港厅,曾荫权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誓。
这是香港诞生的第二位行政长官,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仔”。
曾荫权的当选似乎颇有偶然性。但是,历史往往只是把偶然性的一面展示于人,而将必然性羞羞答答遮掩起来。2005年的香港,给了曾荫权这个“香港仔”实现“香港梦”的机会,把他引入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拳脚的舞台。
从孤独的推销员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1944年出生的曾荫权出身于一个警察家庭,说来他与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还是“近邻”,都生长于上环的警察宿舍。他是家中5个兄妹中的老大,贫寒的家庭让他从小培养起了一份责任感。为了帮父母带好四个弟弟妹妹,他很小就开始打工贴补家用。
1964年,曾荫权预科毕业后,被香港大学录取,但由于家境困难,身为家中长子,曾荫权放弃上大学的机会,20岁就开始工作赚钱给父亲母亲,帮助他们供养弟弟妹妹上学。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药厂的西药推销员。曾荫权后来在接受传媒采访时说,那份工对他来讲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很好的开始。当时遭受白眼不少,碰钉子不少,“但是给我的一个最好的历练,是磨练我的耐心。还有的是,每一天工作以后,一定要自省,我今天为什么得不到这样的结果,是我的说服力不足,还是客人的因素?”他坦言,这份工接触不同的人,对往后的工作,特别是对认识与了解不同阶层的人士很有帮助。“我很尊重这个回忆,短短的两年对我十分重要。”
23岁那年,曾荫权考取二级行政主任职系,加入政府公务员行列。直到1981年,香港政府给了曾荫权一个难得的到哈佛大学深造的机会。而那时,他已经37岁了,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没人知道初期入行公务员时,没有大学学历的曾荫权面对公务员精英们的心理压力,但37岁的哈佛学生曾荫权求学若渴,对每一门课程都费尽心力,最终九科全部获得A。
也就是在美国留学期间,一个大雪夜,曾荫权突然对夫人说:我想念香港的云吞面。如果现在让我用一百美金去买一碗面我都会买——当然,患“思乡病”很重的曾荫权,最后返回香港的决定不是馄钝面,而是因为“我们是香港人,我们老家是香港,我们国家是中国,一定要回来的。”
1982年,曾荫权哈佛毕业回到香港,当时他是首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香港政府高官。1984年曾荫权在沙田担任政务专员。由于政绩突出,一路获得提拔:1995年曾荫权成为港英政府首位华人财政司司长。1997年7月1日,根据董建华提名,曾荫权成为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首任财政司司长,2001年5月1日,因陈方安生辞职,曾荫权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
就在那期间,曾荫权对友人说,“我到2007年的时候,就在政务司司长这个位置上告老还乡,去过相对悠闲一点的日子。”
不过,历史的演变无法预测,就在那些一个个偶然和必然的情境交织中,通过曾荫权的个人努力和一系列“突如其来”的机会,曾荫权“颇感意外”而又顺理成章地登上特区行政长官高位。$nextpage$
回归后第一任财政司司长:惊心动魄击“金融大鳄”
这是一场有关香港生死的“世纪之战”,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在这场“金融战”中一举成名。
正当香港回归的鞭炮声还没散尽,亚洲金融危机突然而至。1997年7月中旬到1998年8月,著名“炒家”索罗斯联同其他金融“大鳄”,几度冲击香港奉行的联系汇率。在猛烈的冲击下,港元兑美元汇率迅速下跌,利率飞飚,港股直泻而下,各大银行门前出现挤兑的人龙。
1997年10月20日,恒生指数尚在13601.01点,但到了1998年8月13日,已经跌到6660点。当时港府内部评估,若炒家得逞,8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港元利率会急升至50厘,并会保持20厘高水平,受高息影响,恒生指数会下跌2000点至3000点,后果难以估计。按港府入市前的8月13日计算,当时恒指市值1.8万多亿港元,如果听任恒指下跌3000点,市值损失将到8200多亿元。如果真如此,香港经济必然崩溃,后果不堪设想。而一些对冲基金那时狂妄地认为胜利到来,目中无人地喊叫要把香港当做“自动提款机”。
当时放在曾荫权面前的选择不多,一是实施外汇管制,二是宣布港元兑美元的联系汇率脱钩。但是,他认为,这两个方法都不可取,他认为:“在情况未曾失控前,我们一定要考虑在证券市场移走这些造市炒家的肥猪肉。”经与金管局商议,深思熟虑之下,决定“和金融大鳄斗一场”。随即,他向特首董建华提出入市决定,董建华只花了半个小时就拍板批准。
1998年8月14日,曾荫权行使《外汇基金条例》所赋予的权力,指示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在汇市、股市和期货市场采取行动,分期击退操控货币市场的炒家。
到8月28日,特区政府在两周内先后动用了1180亿港元入市,采取有效手段打击投机者狙击港元,取得重大胜利。入市之后,特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外汇基金管理公司,全权处理当时所购入的港股,并通过盈富基金的运作,逐步把港股“还”给市场。两个月后的10月13日,恒生指数升破9000点,政府入市干预的1000多亿港元股票,已经有约300亿的盈利。大约32个月后,特区政府不仅收回当时投资的1180亿港元,而且还持有1000多亿港元的股票。如此惊人的回报,用事实证明了当年入市决定的正确。
这段经历,无疑是曾荫权最难忘的。他自己披露,当时他连续多个晚上失眠,睡着了也会做恶梦。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最辛苦的不是入市之后,而是之前。“我有两三次晚上都哭出来……不是怕输,而是违背了自己不入市的理念。”曾荫权过去一直信奉自由经济下的政府在市场领域是不应该干预、不应该插手的,但是他承认当时“市场完全破坏了,不能不做事”。当然,他也担心一不小心输掉外汇储备,输掉香港人的血汗钱,就算自己“跳楼”也无法挽回损失。
这次抗击“金融大鳄”的战争,捍卫了香港稳定的金融货币政策,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经受住了考验,其耀目的胜利已载入亚洲甚至世界金融史。而曾荫权也给香港市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央政府、董建华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对此评价甚高。
或许,这就是曾荫权2005年6月以“三高”(高投票率、高得票率、高民望)当选行政长官的原因之一。
接受富豪款待显示制度存在漏洞
2005年7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曾荫权专访。记者问,当有一天您离开为香港百姓服务的这个政府位置时,您希望那时百姓怎么送别您?
曾荫权说,我希望他们讲,他是个清官,他是一个好的香港仔,他做了一场挺好的香港梦。
历史展现的结果颇有嘲讽意味。今年3月1日下午,距离第三任行政长官任期结束还有4个月,曾荫权出席立法会特别答问大会,就接受富豪朋友款待及在深圳租豪宅等事件郑重向公众道歉。言语之间,他语带哽咽,神情哀伤。
曾荫权开篇便提到自己45年的政治生涯,称自己从二级行政主任,一路做到行政长官,“我对公务员廉洁奉公的价值信念,一直深信不疑”。他说,“我最近一直在反思,为何种种指控,议员和市民都会相信。”
2月份,香港媒体报道说,曾荫权接受富豪朋友款待出席澳门宴会及乘坐游艇。随后又爆出曾荫权卸任后,将以低价租住东海集团开发的深圳豪宅,而东海集团主席黄楚标是政府发牌的香港数码广播的主要投资者。曾荫权2010年有意租住深圳东海集团的房屋时,没有向行政会议申报。这些指控,都指向“官商勾结”。
据曾荫权解释,在去年4月和今年2月,两次坐过朋友的私人游艇,由澳门回香港,每次都给对方500元交通费。另外,他在2009年10月和今年2月,坐过两次朋友的私人飞机,分别给对方5900元和18.8万元交通费。至于东海花园,他称,为了消除公众疑虑,已经跟太太商量好,放弃租住深圳东海花园单位,并会与业主讨论解约问题。
面对社会,曾荫权表示,当时他以为自己是按照规矩办事,对得住良心,所以主动致电港台节目,交代事件来龙去脉,并且将租深圳私人物业作退休居所一事预先作出交代。面对对他的愤怒,他称“倍感心痛”,并语带哽咽地说:“我思考了许久,可能因为在处理游艇、私人飞机款待一事上,与公众期望有落差,舆论认为特首是一个贪婪的人。”
曾荫权承认,作为公务人员,特别是担任特首的7年间,应酬越来越多。他说:“刚做特首时,一星期只有2次饭局,而现在应酬频率不断增加。一周有三四个晚餐在外面,更不排除早餐、午餐的各类邀请。”
曾荫权的“款待门”揭示了香港廉政制度的漏洞。曾荫权承认,现行的官员申报制度规管所有的问责官员,接受任何赞助旅程,需要行政长官或司长申报批准,但如果行政长官接受赞助旅程,应该向谁请求批准?
对于特首的监督也成为此间的一些话题,有时事评论员认为,由于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央对于特区非常放手,特首每年只需两次上京进行“礼节性”的述职,事实上形成了“冇王管”的状况,甚至不像回归前港督有英国政府管着。
曾荫权表示,为增加透明度,决定邀请退休大法官李国能,主持特别委员会,成员包括社会福利界、学术界及传媒界的人士,检讨现行的制度及程序,对象包括行政长官、所有问责官员及行政会议成员。由李国能主持的检讨委员会将提交报告,建议修订法例令整条“防止贿赂条例”都适用于特首。
据悉,香港廉政公署也已经对曾荫权展开调查,调查包括香港地产商黄楚标低价向曾荫权出售深圳豪宅,而港府2008年向黄楚标批出数码广播牌照;曾荫权运用酌情权容许不符合资格的李国章出任黄楚标为主要股东的香港数码广播主席及董事等决定。曾荫权表示,假如廉署要就近日事件进行调查,他乐意配合,以释除公众的疑虑。
今年6月30日,曾荫权就将卸去行政长官之职,虽然“款待门”给了曾荫权不少尴尬,甚至影响到社会对他的评价,但对于特区来说,对于特区的管治来说,未必不是好事。或许曾荫权任内最后的一件事情就是,弥补漏洞,令香港继续保持全球最廉洁的地方之一。
曾荫权小档案:
1944年生于香港。1964年香港华仁书院预科毕业。198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获公共行政硕士学位。
1967年加入港英政府,先后出任多个重要职位,主要工作范围涉及财政、贸易等。
1997年7月1日,任香港特区政府首位财政司司长。2001年5月任政务司司长。
2005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董建华辞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职务,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曾荫权以政务司司长身份出任署理特区行政长官。
2005年6月16日,当选香港特区第二位特首。经国务院任命,6月24日宣誓就职。
2007年3月25日,在香港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中胜出,当选特首。
夫人曾鲍笑薇,育有两子。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