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出席软博会
江苏省转型发展汇报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江苏是经济大省,又是资源小省,在持续快速发展中,如何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围绕转型升级这一目标,江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转型升级工程,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加快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转变方式,一条鲜明主线贯穿产业升级
江苏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江苏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与率先转型升级,对于全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综合实力看,江苏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全国十分之一;作为一个经济体,已经跃居全球国家和地区第18位。而近年来,作为开放度较高的省份,江苏不仅有效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而且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令人瞩目的成绩,来自于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推出转方式促转型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有关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无一不紧紧扣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2010年4月,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发出动员令,要求全力打好转变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提出实施产业升级“三大计划”;当年8月,全省领导干部学习会又围绕谋划江苏“十二五”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对江苏工作提出了“六个注重”的明确要求,把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列在第一条。这更加坚定了江苏转方式促转型的信心和决心。此后,江苏省委提出,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将转型升级工程作为首项工程。
坚决打好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攻坚战,成为新阶段江苏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提出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构筑江苏长远发展的战略优势。这已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变成了具体行动。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运用先进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江苏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八大工业行业中已有6个跃升“万亿级”,形成了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
——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按照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方向,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做大规模,突出抓好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比重。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五年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软件、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在全国形成了新的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长。江苏新兴产业发展起步早、动作快,目前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快速提升,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一大亮点,正加快培育成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
江苏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继续保持和巩固着“全国农业大省”的地位。
2011年,江苏提出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到2015年全省初步建立农业现代化体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去年,在60年罕见大旱面前,江苏粮食生产实现了1949年以来历史上第一次“八连增”;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再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化同步”,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农业大省新的追求。
循着“转方式”的清晰脉络,这五年,江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绩斐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去年达到42.6%,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新兴产业领跑全国,现代高效农业占比超过1/3。$nextpage$
创新驱动,一个核心战略彰显江苏优势
今年年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显示,江苏在区域创新能力上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标志着江苏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从数据看,2011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江苏是经济大省,却是资源小省,环境压力大,靠资源消耗拉动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持久的推动力在哪里?这个动力,就是创新。在江苏“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鲜明地把科教与人才强省确立为基础战略,把创新驱动确立为核心战略。
如何把创新驱动战略落到实处?2010年,江苏第一次将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列为全年经济发展预期指标,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2011年,江苏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江苏的目标是,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成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的地区,培育更多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打响“江苏创造”品牌。
通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科技创新,不仅带动了全省经济转型升级,锻造经济持久竞争力和发展新优势,还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创新投入。目前,全省80%以上的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承担,80%以上的科技经费投向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80%以上进入企业。
2011年的这些数字和实例,见证了江苏向“江苏创造”快速迈进的清晰足迹。
——全社会研发投入取得重要突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跃过1000亿元大关,占GDP比重提高到2.2%,提前四年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
——知识创造水平显著提升。去年江苏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万件,达到11043件,增长53.2%。有55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励,在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以及企业作为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省已达6家,居全国前列。首批认定10家省级创新型城市和23家省级创新型乡镇,去年新增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金融结合快速推进。江苏成为中国唯一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省,全省科技企业贷款超过4500亿元,创投资金规模超过650亿元,设立科技支行18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31家,均居全国前列。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实现了产业规模总量和结构效益同步提升。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全省新建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4个产业技术研究院,物联网、新型医疗器械、光伏、智能电网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去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8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5%,18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实现GDP占到全省的20%。
在苏州工业园区,从做电动工具出口贸易起家的宝时得机械,平均每年开发180多个专利新产品,在全球拥有各项专利1400余件,变过去的看外商脸色贴牌生产为国际市场受宠的江苏品牌。
在江阴,由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张雷创办的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从2007年创办之初的200万元创业资金、50平方米车间,到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走过了一条依靠优秀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跨越发展之路,缔造了中国风电企业发展的一则神话。
在连云港,恒瑞医药建立江苏医药企业第一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第一个创新药获准上市销售,成为中国第一家抗肿瘤注射剂获准在欧美上市销售的制药企业。
自主创新,正书写“江苏创造”新的品牌。
节能减排,一种倒逼压力助推绿色发展
江苏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突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增长向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
按照这样的理念,江苏严格落实节约优先、环保优先方针,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使生态文明成为江苏的重要品牌。
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实行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降低能耗、防治污染。全省“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去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7%、2.5%和2.9%。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一手抓应急防控,一手抓长效治理,太湖湖体水质持续改善。2011年,太湖流域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水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2.62%、2.85%和2.53%,15条主要入湖河流年平均水质基本消除劣V类,53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超过90%。去年,太湖在遭遇60年一遇干旱的情况下,水质保持基本稳定。
坚持不懈推进生态省和绿色江苏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重点抓好生态防护林建设和村镇绿化,广泛开展国家生态市(县)、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全省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继续改善,沿江地区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生态城市群。
生态良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江苏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明确提出实施“六大行动”、力争“六个突破”,就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行动,在环境优化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推进绿色增长行动,在构建富有活力的生态经济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碧水蓝天宜居行动,在打造城乡优美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植树造林行动,在绿色江苏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在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行动,在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方面取得新突破,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2月,江苏省政府向13个省辖市下达了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五年任务书,推动全省进入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期。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8%,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1.9%、12.9%、14.8%和17.5%。重点流域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好于Ⅲ类比例提高到50%,劣Ⅴ类水质比例低于15%。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达92%以上,其中空气质量为优的比重提高到25%,城市灰霾天数明显减少。所有这些,都向江苏省人民描绘了一幅生态建设的美好蓝图。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江苏正在走出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