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苏北崛起”的号角和声音不断,并愈来愈响亮。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邳州现象、灌云速度、沭阳起跳、突破睢宁、徐州振兴、淮安复兴、盐城崛起等一度成为“苏北崛起”的典范。而在十多年前,苏北不仅是江苏的一块短板,而且也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区域经济视角,关注苏北崛起,总结发展经验,为欠发达地区和待开发区域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实现赶超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借鉴经验。
“苏北速度”令人惊叹
近年来,苏北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从经济总量来看,“苏北崛起”矗立在坚实的GDP之上。2011年苏北五市(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GDP高达10728.31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是2000年的5.4倍。人均GDP达到36040元,是2000年的5.7倍;按当年汇率折算超过5600美元,首次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周边相比,从2010年始,苏北GDP总量和人均数值均超过较为发达的鲁南五市,从而成为包括鲁南、豫东和皖北在内的淮海经济区的领头羊。
从发展速度来看,“苏北速度”,令人惊叹。“十五”期间,苏北GDP年均增速达12.4%。2006年以来,苏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实现6年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11年GDP同比增速达到12.5%,分别比江苏省和全国高出1.5、3.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12年第一季度,在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的形势下,苏北同比实现了13.1%的高增长,分别比苏中、苏南高1.6、3.4个百分点,比江苏、全国高3.3、5个百分点。
从财政收入来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苏北地方财政收入呈现水涨船高甚至是爆发式的增长态势。2011年苏北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93.14 亿元,首次超过1千亿元,同比增长 39.1%,高出全省12.9个百分点。而2003年这一数值仅为104.64亿元,不足2011年的1/10。从横向比较来看,2012年一季度,苏北、苏中和苏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3.2%、7.5%、5.3%,分别比苏中、苏南高15.7、17.9个百分点。
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跨入新阶段。2011年,苏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415元和9246元,并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提前一年全部脱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对照省定全面小康的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徐州以市为单位总体上达标;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分别有20个、19个、19个和17个指标达标;东台、大丰、盐都等6个县(市、区)更是在苏北地区率先达到指标要求。
“苏北建设”蓄势而发
苏北的区位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理区位比较优越。苏北五市,东处黄海之滨,西依中原经济区,南临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北接环渤海经济圈,具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独特区位优势。这一优势赋予了苏北既可以壮大陆地产业,也可以发展海洋经济;既可以参与国际分工,也可以承接周边发达地区的辐射。
二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条件。苏北不仅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而且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徐州的煤炭、铁矿,淮安的石油、天然气和连云港的磷矿、水晶等。这不仅造就了苏北闻名遐迩的农副产品,也提供了工业生产亟需的矿石原料;这不仅可以发展现代农业,而且还可以发展机械制造业,从而为产业梯度转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奠立了物质基础。并且,悠久的传统文化、近代的红色革命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构筑了苏北五市的旅游奇葩,也吸引了开放经济的涌入,有利于实现苏北内外经济体的优势互补。
苏北区位优势之所以能够成为优势,首要在于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实施建设的完善。以交通为例,“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每个老百姓都懂的最简单、最朴实的话语,实际上蕴含了“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个经济学原理。交通的发达与便捷,帮助人们节约时间,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从而极大促进了资金、劳动、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产业市场的规模与范围的扩大,从而为激活当地已有的区位优势,为后进地区追赶先进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是开启“苏北崛起”的一把金钥匙。从2001年起,超过5000亿元的投资建设,造就了苏北发达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京沪高铁及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铁路可通达国内各重要城市并可远至欧洲,连云港成为全国大型海港和枢纽港之一,徐州观音机场等4座机场投入营运形成空中门户,现代化大交通网络初具规模,“苏北崛起”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梯度转移,聚集了“苏北崛起”的后发优势。苏北在崛起过程中可以借鉴“苏南模式”的成功经验,同时可以避免其发展的弊端,从而表现出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以及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率先进行创新的优势等等。
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梯度转移,对于苏北地区来说,是指承接对口五市、苏中苏南和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对于苏北比较发达的产业,主要是工业产业。通过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调整优化苏北的工业结构,产生产业集群效应,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挥苏北地区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强化了对苏北的交通、能源、通讯甚至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对金融保险、文化旅游、公共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和相应的城市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产业梯度转移,苏北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按照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计算,2000年苏北工业化程度仅为41.43%,不仅低于江苏省51.68%的水平,也低于全国45.9%的平均水平。到2011年,苏北的工业化程度提到了快速提升,这一指标达到50.01%,比2000年提高了8个多百分点,也超过了全国46.8%的工业化指标,并接近江苏省51.5%的工业化程度。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苏北城市化发展迅速。2011年,苏北城市化率达到53.3%,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产业领域越来越宽广,产业层次也明显提升,新型工业化道路越走越广。苏北的新型工业化并非承接低端产业转移。在2010年,引进项目除了包括传统的机电、纺织、化工外,还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长期依托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工业支撑的苏北重镇徐州,“无中生有”打造出千亿级光伏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年增长达89%;抓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历史机遇的盐城,节能环保、风电及风电装备等新兴产业后发崛起;淮安盐碱科技产业园单体投资最大的纯碱项目设备已安装过半,利用千亿吨岩盐资源,这里正打造千亿元级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已成为继东莞、深圳、昆山之后,悄然成为长江以北台资知名企业集聚最多的地方,连续4年被台湾电公会评为“大陆地区投资环境值得推荐城市”。
“苏北模式”后劲十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引导苏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还是苏北在产业梯度转移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苏北构建创新竞争优势、发挥后发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赶超发达地区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苏北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重大成效。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值达到1926.25亿元,接近2000亿元。这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1年,苏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分地方来看,徐州建成了产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形成和壮大了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艾德太阳能等一批太阳能企业。盐城市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形成了华锐风电产业园、东台风电产业园、大丰风电产业园、阜宁风光电产业园四大园区。淮安市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新兴产业,以同比增长48.5%的速度,实现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2.8%的销售收入,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连云港开发区完成了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三新一高”为主的新兴产业产值56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至70%。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苏北崛起”新的增长点。
“苏北崛起”得益于江苏省制定了正确的区域发展战略。2001年以来,为缩小南北区域差距,协调区域发展,先后作出苏北大发展战略、沿江开发战略、三沿战略、沿海开发战略等。围绕这些战略,江苏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由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发展到产业、科技、劳动力等“四项转移”;“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的重大决策;先后就推进连云港、盐城的沿海开发以及港口建设,加快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宿迁发展更大突破,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等分别出台政策文件,引导苏北各市发挥特色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在增加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协调苏南苏北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苏北崛起”变为现实,2011年江苏省适时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区域互动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了苏北的发展。
“苏北崛起”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方面有利于苏北从国家层次上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扩大了苏北区域合作范围,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苏北崛起”也得益于当地政府对招商引资的大力推崇,对基础设施硬条件和社会管理软环境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当地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苏北崛起”未有穷期
正如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2012年4月江苏宿迁召开苏北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说,随着全面小康建设的深入推进,苏北发展动力、模式和路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一是由主攻工业发展逐步向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同步推进转变;二是由劳动力、土地投入为主逐步向资本、技术投入为主转变;三是由生产要素流出逐步向生产要素集聚转变;四是由相对封闭逐步向全方位开放转变;五是由经济发展洼地逐步向创业创新热土转变。总体上看,苏北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期、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全面小康建设的攻坚期,要准确把握苏北新一轮发展的新特征新目标。在这一时期,苏北具备了更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在“苏北崛起”的同时,我们依然要看到苏北与苏南的差距。2011年,苏北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22%,苏北人均GDP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60%,其中苏北人均GDP最高的徐州市不及苏南无锡市的40%。而2011年,无锡市人均GDP超过10万元,位居江苏省第一。显然,苏北与苏南的差距还很大,“苏北崛起”的路还很长。也正是由于差距的存在,“苏北崛起”的后发优势还将继续存在。
一是短期内,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会快于苏南。这一方面是由于二者存在经济发展的差距,苏北追赶苏南具有紧迫感,另一方面在于苏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这表现为:一是承接的产业转移既有规模范围的扩大,又有质量层次的提高,这直接为苏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亟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二是收入的增加,扩大了消费需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二是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增长极效应会更加明显。工业的集聚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的现代服务业进行配套,从而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推动了城市的扩大和繁荣,加剧了大城市的极化效应。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徐州市的发展历程正是这一原理的最好说明。反思江苏省乃至全国、全球的发展,也正是由不均衡发展走向相对均衡发展。“十二五”时期,苏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会共存。这得益于苏北较低的城乡收入比。2011年这一数值仅为1.99,大大低于江苏2.44和全国3.13的水平。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大大增强苏北的创新活力。“十一五”期间,苏北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二五”时期,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发展格局中,苏北占了五个,将重点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性能材料和碳纤维。苏北各市在“十二五”规划中纷纷提出了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和科技创新指标,这将大大增强苏北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赶超优势,从而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