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西洋》月刊6月25日
每年的6月7日是中国高考的第一天,考生的表现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够进入哪所大学,而且关系到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这也是中国高中学生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准备高考的原因。
在许多方面,高考都是中国崛起的象征。但它同样标志着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这个国家正在努力从出口依赖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从组装产品向设计产品转型。中国的高考教育体系擅长传授数学和工程以及严谨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中国崛起的必要条件。然而,如果中国想要继续增长,需要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决定终身命运的高考并不对此进行测试。
中国领导人希望看到受教育的劳动群体建立自己的事业,而非在工厂艰苦做工或者坐在西方跨国公司驻华办事处;他们希望中国本土企业和品牌能够销售到国内外市场;希望国内观影人群不再购买盗版西方大片,让外国观影者开始观看中国电影。然而,中国的教育体系似乎正在妨碍下一代人的青春活力。
中国的教育专家多年来一直在争论填鸭式教学方式的优劣,但大多数学生很难意识到它的限制。那些被认为有“离经叛道”思想的学生在中国教育体系内不甚如意,而那些与严格限定的人才和成功标准有不同追求的学生同样面临困境。他们的成就只能依靠高考分数来决定,爱好不会转变为高考分数。
中国需要一代企业家发展更依靠创新的经济,但最近有报告指出,去年仅有1.6%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开办网店或者餐馆很不错,但远远达不到产生中国“苹果”或“脸谱”的程度。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