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食品安全,举国忧心。
如今,食品隐患数不胜数,监管机构虽多,效果却难如人意。消费者再难信任商家,总怀疑买回家的东西里面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有毒有害”物质,每天只能选择“非常毒”或者“不太毒”。至于企业,优质难以优价,在恶性竞争体制下降低成本成为常见手段似乎不同流合污,就只能被市场淘汰。
且不说重典是否能治愈食品之乱,消费者和生产者如此这般,只能是互相伤害,只能是两败俱伤。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除了法律和监管,也有第三条路。
自给自足
现在,“兼职”菜农很流行。
张小姐正在考虑要不要拔掉花盆里的滴水观音,种上西红柿。
她的邻居们都在这么干。有点条件的,比如一楼的小米妈妈,就在窗户下面修整出了一小块地,种上了豆角、茄子、丝瓜;没条件的,14楼的张阿姨,买了大大小小不少泡沫箱,填好土,种上韭菜、辣椒、油麦菜。
张小姐已经受赠了不少“无公害”蔬菜,虽然量很少,有时候炒一盘都不够,但对方都会强调,“绝对没有农药,比市场上买的放心”。
种菜的人越来越多。有一家企业在两栋楼的楼顶建起了一块4800平方米的菜园,有40多种菜,可以满足两百多人的一日三餐。如今,浙江、上海、北京、重庆、江西等很多地方,“屋顶菜园”正在大热,大企业聘用菜农,小家庭自己钻研,要求很低——“不打农药”。
这样自给自足的供应模式在城市人群中大受追捧。除了种菜,他们还热爱做面包、酿酸奶,买好面包机和酸奶机,就能吃到没有“植脂末”的面包和没有“皮鞋”的酸奶。只是,他们自己动手不是出于对这些项目的热爱,只为了“避险”。
没什么比自己种出来的东西更让人放心。城市消费者大多远离土地,不了解农业,不知道添加剂的种类,习惯购物却不知它们从何而来,生产过程如何,也不知道农产品的质量信息,比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当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放置于整个社会诚信缺失的大背景下时,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似乎就显得不可避免。
“种菜也好,做面包、酸奶也好,反映出了消费者希望掌控食品生产加工等信息的心理需求。”一位业内人士称,消费者已经做腻了逆向选择题,“他们要先掌握主动权”。
不过,在社会化分工已经如此之细的今天,自己种的菜、做的面包、酿的酸奶,绝不会是城市人餐桌上的全部。但他们这么做,或许就会撬开食品“互害”这个链条上某一环。
合作互助
单打独斗不如协同作战,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出现了一些连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中间人”。
6月中旬,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开集,如果赶早,可以买到有机蔬菜、家养的鸡鸭、手工制作的奶酪……这些东西都不便宜,一盒豆腐20元,五花肉40元一斤,不过,一点都不愁卖。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由一群关注生态农业和三农问题的消费者志愿发起,为的是搭建一个平台,让“自产自销”的农户能够和消费者直接沟通、交流、交易。组织者之一的常天华说,他们既帮助消费者找到安全、放心的产品,也帮助农户拓宽市场渠道,鼓励更多农户从事有机农业,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维护食品安全、实践公平贸易。
上海类似的活动称为“上海农好农夫市集”,上述流通模式被定义为“替代性农产品流通模式”,即让健康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供需对接的平台,减少流通环节,农户对自己的生产方式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消费者对自己的食品拥有更多权利。
“这种良性互动正是现在社会缺乏的。”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恶性循环,消费者越怀疑,生产者难免会有“破罐破摔”的心理,“反正真材实料也没人信”。
2009年食品安全法通过半年后,全国人大在全国范围开展了食品安全法的执法检查。此后,全国各地方都有规模不等的执法检查,然而,这种“一阵风”似的运动式监管,不但成本高,收效也不明显,而社会监管方式被排除在外,未予明确。
“从某个方面来说,市集是民间自发的一种‘社会监管’模式。”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市集是非营利性质的,志愿者会去考察农户的生产加工过程,比如用不用农药、喂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择优去劣的过程”。
有专业人士称,目前食品市场的现状是一种“吃了不倒”的低水平均衡,因为其质量安全属性没有参与交易。显然,市集的尝试,正在朝这个方向迈进。在北京有机农夫的介绍里特别提到,“在信任缺失的大环境下,市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种交流,重新建立信任。生产者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回报,消费者也能用合理的价格买到健康、放心的食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