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互害理论”刷新了谁的生活

tebiebaodao 2012-07-11 14:33:39 郭茗/文 总第174期 放大 缩小

 

深圳到香港的购物直通车,早上9点从深圳湾出发。

桂小姐喜欢乘这个直通车去香港。这是一家银行推出的活动,集合、过关,再加上行车时间,到达购物广场通常是中午11点半,晚的话则是12点。接下来的六七个小时,桂小姐会买回一些奶粉、儿童食品、维生素等,偶尔还会提一些生活用品,比如泰国香米、食用油,晚上7点再搭直通车回深圳。她说,在香港购物,除了费用“划算”之外,最重要的是“健康安全有保证”。

最近她发现,很多人都去香港打酱油了。

皮鞋果冻、问题老酸奶、农药红茶、代工厂的冰淇淋内幕,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食品安全事件刺激人们的神经。来自国内最大的购物搜索网站的监测数据显示,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海外知名品牌的奶粉、零食、辅食商品的搜索关注度上升了300%以上。

在这个逻辑里,

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

制作色素馒头的工厂里,工人坚定地说:“这样的馒头我不会吃!”自曝行业潜规则的养虾户也扬言:“我从不吃虾!”去冰淇淋工厂实习的学生,估计这辈子也不会碰这个牌子的冰淇淋。种植蔬菜、谷物的农民悄悄把自己的地分成两块,用来出售的和自家吃的区别对待。

在这个逻辑里,每种食品的生产者都清楚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垃圾,因此从来不吃,长此以往,其实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

研究生吴恒把这种局面称为“易粪相食”。2011年6月,他创办的食品安全网站“掷出窗外”上线。网站首页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显示,2004年全国有4个食品安全严重区域,2011年发展为11个。他说,每当读到一条超越想象力和道德底线的黑心食品新闻时,总是感叹,太假了吧,还有比这更恶心的事吗?然后继续统计,不多久就又读到一条,还真有。

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类似的场景。看到一条微博,透露某某食品的生产内幕多么可怕,叹为观止之后,拇指轻轻一按,转发了。越来越多的人接收到这个信息,大家纷纷评论“幸亏没常吃”,“终于趁此机会远离了”,然后接着转发。

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轨迹,常常就是从这个即兴转发开始的。或者内部人员的爆料,或者某一个人偶然知道内情,总之,这条信息只要足够吸引眼球,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传播,最后引发猜疑,招来媒体调查、社会监督,终于揭出一桩黑幕。于是,公众很容易相信这些所谓爆料,其过程描述越恶心反胃,越容易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愤怒。甚至有的时候,大家都等不及一条道听途说的消息被核实,下一条更阴险的消息又来了。

可是,你可以不喝老酸奶,不碰冰淇淋,不吃香肠,不喝红茶,但是,总有一些必需品让你无法置身事外。就算你本人就是有毒食品的制造者,最终,你也会交换到其他制造者的产品,并把它们安然地放在你的餐桌上。

有人甚至悲观地断言:吃或不吃,食品安全的传言都在,而我们都在活着,只是不知道怎么活会比较长久一点罢了。

恩格斯没想到,

历史也会开倒车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人类进行过三次社会大分工后,才进入了文明时代。用现在的话说,社会分工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大家各司其职,物质需求通过市场交换满足。据说社会分工让当时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恩格斯没想到的是,现在的社会居然有人会开倒车,大有回到农耕时代的架势。

生活中涌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农民”。

院子里的鲜花变成了薄荷、小葱和上海青,正在做饭的主妇揪上一把青菜,简单清洗一下下锅,便是放心的美味。小区闲置的那块空地被居民们疯狂认领,插上一块牌子就是自家的责任田,播种、浇水、施肥,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还有一些耕种者,不远数里来到郊外,开上一片田地,连肥料都是DIY,买来一个有机堆肥桶,把瓜果蔬菜的废料切得细碎一些,放在密封的桶里,撒一层菌粉,密封几天就是上好的有机肥,安全环保。

按照10年前的理论,住别墅的就应该悠悠闲闲在院子里喝茶才对,办公室的白领就应该对着电脑忙加班忙升职才是正事,至于院子里种地、小区里开荒都是劳心劳力的粗活儿,有这工夫干点什么不好?可是现实却是,由于买不到完全放心安全的农产品,大家纷纷赤膊上阵,跨界发展。

还有更大规模的地主。

上海一家以金融、房地产为主的民营投资企业集团,在苏州开辟了400多亩地,接受部分会员客户的订单,以及供应公司高层日常用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这一福利还没有覆盖到普通员工。

北京中关村,20多个白领自发组织了购菜联盟,由北京郊区的一名农民负责帮他们种菜。据联盟成员透露,这样的自发性组织在全国已有100多个。

还有一些省级机关单位、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或个人自发组织,在城郊租了大小不等的土地,雇上一些农民为他们种植蔬菜、养殖家禽,形成自供或特供食品基地。这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管理的自供方式,与娱乐和省钱无关,而是以独善其身的方式,表达对食品安全的深度焦虑。

生活方式的改变

反映的是价值观的困局

大大咧咧的林女士,最近被同学严重教育了一番。

你怎么对孩子这么不负责呢?国内的鲜奶是不能喝的,现在奶牛都超龄服役,乳腺被挤得发炎,打了抗生素继续挤。越浓稠的酸奶越有问题,最好买进口的液态奶自己做,虽然麻烦一点,但是放心啊。蛋糕最好别吃外面买的,弄个烤箱买些器具自己在家里弄最安全。原料,进口超市里都有啊。

林女士觉得自己必须改变以往的生活逻辑。

她突然变得很繁忙,考察北京哪些进口食品超市比较靠谱,从买成品到买些半成品甚至原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朋友出国,她开始列清单,维生素、鱼肝油、钙片等尽量都吃进口的。

还有最普通的食材购买。之前,她对“有机”、“绿色”、“无公害”、“纯天然”之类的字样没那么敏感,看菜品的样貌,价格的长短,差不多就行了。现在她会掂量一下,似乎标有这些字样心里就会踏实一些。

现实中,很多像林女士一样的人正在用脚投票。进口食品超市、购物网站的进口食品特区、有机蔬菜区、进口食品展,这些可以购买到进口食品有机食品的渠道,正在日益变得紧俏。单身白领、刚生完宝宝的妈咪、还有一些收入尚可的中产家庭,都是消费的主力军。

社会冲突的形成,常常不是任何一方的无事生非,而是双方长期形成的对立。

企业的选择很简单。因为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可能选择价格低的食品而舍弃价格相对较高的食品,作为企业,它要提供高质量的安全食品,就必须付出更高的生产成本,于是多数企业转而生产次品。

消费者的想法也很简单。假如国内的奶粉没问题,谁愿意花高价来买进口奶粉呢?如果我们能像20年前那样可以对食品毫无戒备,干嘛不支持本土产品非要把眼光转向国外?如果可以毫无障碍地吃到农民伯伯的放心菜,谁非要回到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

于是,规模化、产业化不再是社会分工的价值取向,社会群体之间的不信任造成的畸高的交易成本,最终伤害的远不只产业本身。

说到底,生活方式的改变反映的是价值观的困局。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囚徒困境——谁都知道,只有从“我们”而非“我”的立场出发才会实现共赢,然而大家却都选择了损人利己。只是,当每个人都这么做的时候,这场博弈其实没有赢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