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个中央部门在同一天里,“齐刷刷”公开“三公经费”,与上一次的“拖拉”相比,进步不小。这是中央部门第二次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而且,首次分部门公开行政经费。
眼尖的媒体一下子从“公开”中找到了“亮点”:形式上——各个部门基本统一了格式,决算公开的表格,由2张增加到6张;内容上——更为详细,绝大多数部门都列出了出国的团数、人次;公车保有和新购买的数量以及价格;公务接待大致包含的内容等。
尤其让人惊喜的是,依据财政部此前公开的数据,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79.84亿元,与2011年决算相比,减少了13.8亿元,下降了14.7%;2011年中央“三公”总支出93.64亿元,比上一年下降了1.1%,实现了“零增长”的目标。可见,“三公消费”正逐步走向规范。去年首度公开时,一些不合理的支出遭遇舆论的强烈质疑,今年预算的降低,既压缩了“三公消费”,也有效回应了公众的监督。
当然,较真的舆论还在继续“挑毛病”:公开中,没有统一公布部委人数,而部门的很多支出,要计算就得以人为基准;内容依然细化不够,想要完全看懂,还是不太容易。
晒“三公”的根本目的,是让公共财政接受纳税人监督,回归民主本意。公开的过程中,政府和民众一起进步。纳税人将更加珍视自己的权利,更愿意也更为理性地表达诉求,更多参与社会管理;政府将更加规范地使用权力,尊重民意,更好为民众提供廉洁、高效的服务。
公开之下的“围观”,也是压力。在那些用数字说话的表格上,各部门的“三公”支出是否合理,自有比较——同是公车运行费用,为什么有的部门只需2.17万元,有的却需要13.35万元?出国(境)费用,有的单位每人(次)高达11.26万,有的只有1.5万元,如此大的差距,原因何在?这些疑问,有待进一步的公开予以解释,而“三公消费”掩藏的 “水分”,也有待挤干。
监督将推动“三公消费”更加透明、合理,而真正能够严格约束它的,是财政预算。没有相应的财政拨付,就没钱可花,控制住了钱袋子,就控制住了铺张浪费。财政预决算的审批权,掌握在人大代表手里,他们的赞成与反对,决定着“三公消费”的多与少。
由此,不得不重提财政预决算报告的审批。这些年,预算公开的点滴进步,都与人大代表的尽职和努力密不可分,可也不得不遗憾地说,一些代表对行使这一权力并不尽心。两会上,预决算报告审议遭冷遇的“新闻”屡屡发生,一到审议,很多人就保持沉默,理由一成不变:看不懂。看不懂不可怕,可以请教,可以研究,可怕的是,并不看。今年的两会上,分组讨论预决算报告时,好些人连报告都没带。
在两会上弄清预决算报告中的所有问题,确实困难。不妨请代表们在平时做些功课,比如留心一下此次的“三公经费”公开,看看漏洞在哪里,对一些花费提前做些估算——养一辆公车需要多少钱;花3亿元买新车有没有必要;出国考察一次,费用大抵是多少;一天平均近5次,每次费用7000元的公务接待,是不是得砍掉一些?以便明年开两会时,心里有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