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Huffingtonpost
■ 作者:丹尼尔.瓦格纳(Daniel Wagner)
■ 翻译:严少华
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崛起体现出了两种相互依存的特征:一方面,中国寻求21世纪的主导大国地位,并将之视为一种“天定命运”;另一方面,中国又像是一个第一次试驾上路的青少年。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娴熟的外交、多边机制、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双边贸易协定以及对外援助,中国已经巧妙地影响了全球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另一方面,中国又在一系列问题上踌躇不前,步履维艰,比如扩大地区影响力以及违反世贸组织义务的问题。
这样的双重特征也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崛起于世界舞台的国家身上。像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影响巨大的国家要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拳脚,是不可能不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乃至反对的。但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的初次登场,却因其自我定位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而变得复杂化了。中国曾经是其他贫困国家的主要援助者之一,同时也是各个开发银行多边援助的接受方。实际上,中国是一个要与国内贫困作斗争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巧妙发挥自己影响力的超级大国。中国的领导人也努力宣扬和强化这种双重性:希望被视为一个有待发展的国家的同时,也表现得像一个超级大国。
以发达国家的眼光来看,这种双重性自然使得中国难以实现其国际经济目标,因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中国想从通常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多边发展援助中获得好处,又想在国际金融和货币事务中占领一席之地。然而这种“双重人格”也让中国更容易和发展中国家建立关系,因为中国可以在定位为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向其他贫困国家提供援助。
同样地,这种双重性在政治上也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积极的一面看,中国可以在联合国与其他国际政治组织中充分发挥影响,并与新兴国家形成有力的联盟。而在消极的一面,中国又经常被视为一个与不受欢迎的政策打交道、罔顾人权的机会主义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了最大的好处,在充当后台大佬和巨无霸的同时,也向那些缺乏盟友的国家展示友好,并且也愿意在发达国家和国际多边开发银行陷入金融困境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在最近的十年里,中国需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因为其不可能无限期地保持这种双重身份。中国要么决意接受成为超级大国的使命,逐渐摘掉贫困的帽子;要么就在讨好所有国家的努力中折戟沉沙。鉴于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大的外汇储备总量以及人民币已成为事实上的贸易货币,国际多边开发银行将不可避免地缩减对中国的贷款。在中国自己正向贫困国家发放贷款的时候,国际多边开发银行还继续向中国提供贷款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资金本可以流向那些真正需要的贫困国家。因此,国际多边开发银行同样责无旁贷。
更重要的一点是,一旦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未来十年内),并且完善其外交方略(在最近的十年内),那么就再也不能被视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了。毕竟,当一个国家成为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强的政治力量之时,还玩这种双重性的把戏就会显得越来越不诚实和难以站住脚。
中国当然有足够的金融手段去解决其遗留的贫困问题,但实际上其贫困率要低于目前的美国。也许,美国应该向国际多边开发银行申请金融援助,因为目前美国比中国更需要援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会作何反应?美国在双重身份的游戏中是否会获得成功?这些会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确是鱼和熊掌兼得了。但可以预想的是,一旦中国在未来的若干年内达到权力的巅峰,其将会变得更加成熟而不再希望同时被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迈出这一步是成长为真正全球性大国的必经之路。中国有能力经受这一挑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