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金融改革的出路及挑战

tebiebaodao 2012-09-27 20:15:33 申世军/文 总第181期 放大 缩小

 

现代经济中,金融居于核心地位。正因如此,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金融改革相生相伴。最近十年间,中国金融改革力度显著高于此前,成绩也颇为显著,为下一步的继续推进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和挑战也不容忽视,如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甚至侵扰深化改革进程。

致力于金融改革的十年

2000年以来,为顺应世界经济金融加快融合的趋势,中国金融改革步伐开始提速。无论是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还是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在政策的大力引导下,中国金融改革在十年间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金融市场成为资金配置的主要场所,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最近十年可以说是金融领域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新的金融工具和产品不断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市场规模成长,金融市场由此成为社会资金配置的最主要场所。资金是经济发展必需要素之一,而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的规模,从2002年的20112亿元,增加至2011年的128786亿元,增长了540%,是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赶德超日的重要保障。

二是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建立,调控有效性显著提高。这一时期,金融宏观调控基本摒弃了以行政干预和信贷额度管理为主的思路,更加注重运用利率、存准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各种间接型金融调控工具和手段,更加注重以金融市场为基础进行间接调控,时滞效应不断缩短,政策实施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大大提高,金融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资本市场建设加速推进,滞后状况明显改观。2002年以来,中国加速推进了资本市场的建设步伐。从规模来看,作为资本市场的两大支柱,股票市值从2002年的4631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3891亿美元,增长了632%,已与经济发展阶段基本适应;债券市场规模从2002年的342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底的33448亿美元,增长了877%,由世界第十一位跃居世界第三位。同时,与多层次市场建设相适应的组织机制构架、市场主体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在同步跟进。

四是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基本成型,金融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显著提升。十年间,银行上市取得显著成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上市,银行业的质量效益明显改善。而且,保险、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纷纷设立并快速发展,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已基本成型。伴随着组织机构的不断丰富,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在显著提高,金融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461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4080亿元,增长了422%,占GDP比重相应地由3.8%提高至5.1%。

五是金融监管手段不断丰富,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这一期间,相关部门一方面不断丰富监管手段、强化监管力度,更加注重运用经济监管手段和法律监管手段的作用发挥;另一方面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通过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将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的风险分散出去。这一安排确保了金融体系的低风险运转,更经受住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考验。

金融改革推进的重点领域

金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特征,不可能一蹴而就。整个“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和深化金融改革仍是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来看,有几方面可能成为未来金融改革的着力点。

1.利率市场化步伐或将加快。近年来,围绕在经济金融领域内的一个很重要的矛盾和问题便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共生共荣程度不高。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经济发展阶段和各种历史因素有关,但也与利率并未实现市场化有很大关联。在利率没有市场化的条件下,银行凭借较高的利差水平和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据的绝对地位,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对等的博弈关系,造成两类主体在利润分配上差异明显。据测算,2012中国500强企业中,5家商业银行利润超过272家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时,就中国银行业自身而言,高利差环境也不利于应对国外金融机构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因此,无论从金融业自身竞争力提高,还是从金融与实体经济二者协调来看,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都应加速推进。今年以来,央行所采取的两次不对称降息操作,已反映出这一趋势。

2.人民币国际化会持续推进。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超过英国、德国、日本,达到美国40%的水平,但人民币却远未像英镑、欧元、日元、美元一样成为国际货币。依靠后发优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要实现经济实力的进一步跨越,人民币国际化必不可少。近年来,无论是人民币汇率波幅的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行以及货币互换规模的增加等等,都反映出人民币国际化在稳步推进。但时至今日,人民币距离成为国际货币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可以预见的是,“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坚定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将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点任务。

3.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应持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主要由财政和金融构成,无论是应对通胀还是次贷危机,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政策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运行对宏观调控的依赖性也在提高。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外围环境的不利变化,以及诸如劳动力成本上升、价格总水平趋势上移等内在约束的显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增加,经济潜在增长区间出现平台下移,如果宏观调控没有适时跟上,则可能造成经济运行的巨大波动。在财政收入增速下降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有所收窄,金融手段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正因如此,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提高调控有效性就非常必要,也应成为未来金融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4.金融监管水平应进一步提升。伴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环境的主动调整,中国金融体系风险有积聚和抬升苗头。金融风险一旦爆发,对经济运行破坏极大。这一点,通过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肇始国乃至全世界造成的影响就可见一斑。正因如此,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金融风险既需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规范和自律,更需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次贷危机的爆发,表面上是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过度,但实质上是监管的有效性不足,金融监管理念和制度安排没有动态地跟上金融发展和创新的步伐。对中国而言,未来一个时期既要应对国际债务危机不断持续和蔓延的局面,也要密切关注国内金融体系在不利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积聚,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5.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继续迈进。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典型问题,便是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反映在现实中便是众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缺乏必要资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也得不到充足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在金融脱媒趋势下,大量民间资金流出传统领域,由于缺乏投资渠道而只能在虚拟领域自我循环,既助长了经济泡沫,也增加了金融体系风险。这种状况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足有很大关联,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在总体规模上进展明显,但在产品丰富、市场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实现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有效对接,需要更大程度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这也应成为未来金融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

金融深化改革应对的主要挑战

如前所述,未来一个时期,依然是金融改革深入推进的阶段。如同经济领域改革一样,中国金融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这一时期,金融改革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需要应对的挑战和障碍都有所增加,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对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造成侵扰,影响经济金融发展的总体局面。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相关理念需要予以厘清。在金融改革推进过程中,理念所起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未来改革进程中,一些与新的形势难以适应的观念需及时厘清。这其中:一是尽力弱化金融市场发展中的行政化色彩,坚持金融改革中的市场主导理念,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借鉴和吸收功能监管理念,注意到金融混业经营不可阻挡的趋势,适应次贷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思路的新变化,在中国分业监管格局短期难以显著改变情况下,提倡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并重;三是树立金融对等开放理念,摒弃所谓金融开放就是单纯的“引进来”思路,既要有步骤地开放国际市场,又要通过政府的积极推动,为国内金融市场走向国际创造条件。

2.对金融创新的不客观认识应着力改观。创新是金融体系的一大特性,是金融的生命力所在。对创新的客观全面认识关系到金融市场成熟度的高低,关系到金融调控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关系到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在实践中,对创新尚存在一些不甚全面的认识。一方面,将创新与风险对等起来,没有关注到创新也是风险分散的重要途径,实践中对风险的低容忍甚至是零容忍态度,造成了对金融创新的极大压制;另一方面,将不创新与无风险对等以来,没有意识到虽然中国衍生品创新严重滞后,但在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仍避免不了次贷危机的冲击。对待金融创新,既要认识到创新产品的工具属性和风险中性,也要认识到在现阶段金融国际标准已为先行者根据自身意图制定的背景下,创新过慢可能面临“后发劣势”,导致在金融发展中处处受到压制。因此,要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不断厘清创新认识,鼓励金融创新,但要把握好创新的界限和力度,确保创新以实体经济需要为前提。

3.社会融资体系应持续优化。社会融资体系也与金融改革进程明显关联,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一个显著特征便是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银行、社会融资体系严重依赖于银行,虽然近年来在资本市场的极大发展下,对银行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但银行仍是社会融资绝对主体。截至2011年,藉由银行体系提供的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承兑汇票规模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仍然达到82.5%。这种状况导致金融体系风险大量集中于银行体系,对于金融风险防范和调控体系建设都具有不利影响。正因如此,无论是适应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需要,还是推动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都要求在未来的金融工作中,牢牢把握住持续优化社会融资结构这一着力点,更大力度推动金融资产分布的多元化,更大程度降低对银行体系的过度依赖。不过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这一转变将会是一个缓慢且长期的过程。

4.金融微观主体的成熟度尚需进一步提高。金融改革进程离不开各类微观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在这种推动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各类主体的成熟度,也即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达到既定要求。不可否认,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微观主体自身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有些主体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尚未根本确立,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上还存在缺陷,无法完全适应金融深化改革的进程。以风险管理为例,现阶段众多金融机构尚未完全形成有效的风险判断、识别、计量和经营体系和能力,金融市场投资者也未完全树立起“谁投资,谁负责,谁行为,谁最终承担责任”的意识。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改革推进的同时,予以有效应对和弥补。

(作者单位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研究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