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都是中国的“两会时间”。每年两会,也会产生一些关键词或热词,引发参政议政的话题热潮,体现国民生活的细微变化与权利诉求,见证中国社会与政治的点滴成长。可以说,两会话题的变与不变,体现在两会之外,即是社会问题的变与不变。两会之所以牵动人心,正是因为两会打通了政治生活与现实生活的通道,让参政议政舆论场与社会公共舆论场共振发声。
当2013全国两会的大幕开启,一个气氛热烈的舆论声场,以人民大会堂的参政议政声场为圆点,层层推展、辐射能量。会场之内,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界别的代表委员,为国计民生激辩发声;会场之外,越来越多的民众也高度聚焦议政话题,谏言献策。人们期待着,这场国家最高议事殿堂的讨论,能将民众生活中的梦想变成现实,能将诉求化为权利。当这场政治生活的十年篇章翻过,哪些议题已破冰起航,哪些话题还在“河里摸石头”;两会热点话题变了什么,没变什么,既寄托着民众的期待,也在提醒着政府。变还是不变,是各种力量论争角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民主政治的见证。
“两会热点”之变是诉求之变,也是改革之变
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率走向关注社会公平正义,这既是“两会热点”之变,也是社会诉求之变。看看这个世纪初的两会热点议题:“国企改革”、“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国民经济”的蛋糕,这些是人们最关注的事情;十年之后,“收入分配”、“医疗改革”、“社会保障”开始连年占据热点话题榜单,如何更公平公正地分配蛋糕,如何在国家经济蛋糕做大的同时,让民众分享发展的红利,成为当下社会的强烈诉求。
除了公平,安全也成为人们的新兴诉求。环境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这些词汇在十年的后半段,成为全国两会热词榜单上的“新面孔”。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安全地兜底,如何保住社会安全的底线,如何确保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需要社会个体用道德律己,更需要政府部门肩负起公共责任。
诉求之变是观察现实生活之变的切片。有段子说尽十年来普通人的生活变迁:十年前,城市人均年薪2万,自己月薪两千,坚信只要努力,收入一定水涨船高;十年后,城市人均年薪6万,“平均”却成“被平均”,收入屡拖后腿,工资跑不过CPI。十年前,口袋里揣张100块,真心觉得自己是“高富帅”;十年后,100块还不够吃顿饭,身上只揣100块,那就是个“矮穷搓”。十年前,医院门口八字开,有病无钱莫进来;十年后,治个感冒都得好几百,幸好有医保把忧开。十年前,买房送户口,房价不过三两千,那时不珍惜,总以为收入会涨,房价会跌;十年后,买房送户口变成了有户口才能买房,耐心的等待,换来的是房价翻涨,我依旧是那个居无定所的漂泊者……
这其实也在说明,社会政治经济在变化,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境遇与权利诉求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从国家到个体,从宏大到细微,从国民财富积累到蛋糕公平分配,人们的诉求在变,关注的热点也在变。这时候,政府改革的日程表只有紧跟民众需求,参政议政的热点问题只有从台前热议走向幕后解决,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政府只有以勇气与智慧涉水过河,而不是始终在“摸石头”,热点课题才可能各个击破,回应民生民情期待。
如果一个热点问题列入两会关注榜单后,很快或者逐步得到解决,那么它下一年继续进入热点榜单的可能性便会减小。某种程度上,每年两会榜单上一些热词的变化,也是问题是否被纳入议事日程的镜子,体现改革之变。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改革本就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这也决定了对于那些顽固型、机制性的积弊难题,做改变更像是在“蚂蚁啃骨头”。因此,面对一些两会热点的“常客”,也不能武断地认为“说了白说”。事实是,许多问题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比如,近几年几乎都是榜单热词的“医疗保障”,就让人感受到了改革的细微之变。无论是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基本医保,还是大病医保新政落地,都是实实在在地拿出保障,为民众的生命健康、个人家庭的重病风险兜底;再比如,近来试点的“医保总额预付”制度,也是剑指“以药养医”、大处方等“看病贵”顽疾,尽管制度仍需打上补丁,但改革的方向却毋庸置疑。
解决榜单“老面孔”,需要智慧更需勇气
2012年,“南方民间智库”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当年两会的唯一提案,即把诉求放在了“落实过去优秀提案”上。这其实正是对现实中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常遭遇“重答复轻办理”、避重就轻、推诿不理等状况的迎头应对。“高答复率、低解决率”的局面,或许也是导致每年“两会”老提老问题、老问题老提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看看每年两会的热点榜单,“老面孔”常年盘踞榜单成为“钉子户”,“热点”变成“老大难”,解决问题则常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公众等待的耐心逐渐消磨殆尽。不管是三公消费、反腐,还是政府信息公开、预算制度,很多问题都被反复讨论、反复做提案,却总是难有“破冰”下文。
表面看来,代表委员们不是没有努力。比如,对于“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就曾连续七年死磕,不过,至今这项制度仍只见个别地方基层小心试水;再比如,对于“三公经费”透明化,全国政协委员蒋洪五年来连续提交“阳光财政”提案,但至今没有真正有效的制度建设。
这就很容易让两会陷入一种“泡沫说”的境地。会议上,代表委员们对各种热点话题“望闻问切”、激烈争论、慷慨陈词,但却很少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开方抓药”,即便能够开出药方,也很难确保“方子”能够被善用——这取决于事后政府部门愿不愿意照方抓药、肯不肯吃药。最后,很多民生话题,民众关注的焦点只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热点话题“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不了了之,很多严肃的讨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最终损伤的,只能是政府公信力。
任何民生问题的讨论,要使事情真正步入解决轨道,就必须为问题设置必要的出路。改革的确艰辛复杂,很多时候都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至少,官方总得开个头、破个题,给改革列出大体的框架、执行的路线图、实施的时间表,然后才可能一步步去做出改变。
“两会”本来是中国最重要的参政议政平台,这时候,政治精英们不能满足于制造一次次漂亮的表达“泡沫”,把自己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只是表达态度立场、说说基本意见,就认为完成了代表使命。代表委员们应该避免“两会”走向空洞化、形式化甚至是娱乐化,而应该用参政议政的基本素养、手中握有的监督权力以及执着较真的勇气,真正推动两会“热点”走向具体改革。用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去监督与推动,一年解决几个盘踞在榜单上的“老面孔”,就算短期内不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起码也应该有实质的改革积弊的举措。只有拿出智慧与勇气,才可能真正履行代表职责、回应民意期待。
多些“变”少些“不变”,方是民众之福
“两会热词”的变与不变,可以窥见社会问题与公共议题改革的变与不变。它的进步,以及它所面临的难题,都在这个热词榜单上显现。
十年太长,只争朝夕。不管是一个国家的十年,还是一个普通人的十年,只有把时间揉碎了,对每一天都多做一点变量,这个世界才可能从死水微澜的原地踏步,逐渐走向改革变化的开阔之境。
这种变量,体现在“两会”上,便是代表委员们不做“花瓶”,而是拿起议政本义,建言献策、直陈批评;体现在“两会”之外,则是政府拿出决心和勇气,制定具体清晰的改革路线图,打破利益坚冰,回应民生期待。
如我们所知,每年“两会”就算再牵动人心,但终会结束。短短的两会,也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所有难题。两会有闭幕的时候,社会问题却永无闭幕之时;两会参政议政可以告一段落,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智慧、决心和勇气,却应该始终在路上。
对于“两会”热词,我们希望能多一些“变”,少一些“不变”。毕竟,一个高质量、经得住“围观”的两会,应该多为社会变革做一些变量。也只有如此,两会才可能真正与社会诉求实现共振,最终有效律动中国的民主政治,衍生出民众之福。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