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旁观者:外媒记者在两会

shehuiguangjiao 2013-03-21 16:48:06 ■汤嘉琛/文 总第198期 放大 缩小

 

阳春三月,中国照例迈入政治会议季。为期近半个月的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和预判经济走势的风向标,也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

适逢换届之年,多家外媒都向北京增派了报道力量。据两会新闻中心的数据,今年报名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将近1000人,港澳台记者400多人,均创历史新高。在报道两会的3000余名记者中,几乎每两人中就有一个来自国外或港澳台。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海外媒体的中国报道比重近年间显著增加。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全国两会,更被视为“新闻富矿”。那些说着蹩脚普通话的外媒记者,走上北京街头,出没两会现场,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着中国两会的另一面。

金发碧眼的优势

3月2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向媒体介绍了今年会议的情况。在答记者问环节,共有8名记者得到提问机会,其中包括澳大利亚环球凯歌传媒集团记者、香港文汇报记者和台湾工商时报记者。

相对于得到提问机会的新华社、央视记者,这三位记者的幸运,主要源于他们的外媒记者身份。早些年,央视记者王小丫在两会发布会上,曾以穿一身亮眼的红衣赢得提问机会;但在如今,记者圈共知的一个事实是,那些供职于外媒的同行,一般更容易在新闻发布会上获得青睐,他们的金发碧眼也是一种竞争优势。

今年的政协新闻发布会上,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环球凯歌传媒集团记者,向吕新华问了“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其它亚洲国家发展的关系”的问题。几个月之前,他的同事安迪(Andrea Yu)在十八大的两场新闻发布会上都得到了提问机会,并因为引用古诗词提问和自己翻译而走红网络,还被网友封为“提问姐”。

全国两会现场,像安迪这样的“幸运儿”并不少。很多中国内地记者,一辈子都只能在人民大会堂“打酱油”,但有不少常年跑两会的外媒记者,却经常能够在两会的媒体竞赛中脱颖而出。从2012年开始,全国两会还在记者招待会首设了“外国记者席”,如此优待,让只能疯狂抢座的中国记者唯有“羡慕嫉妒恨”。

近些年,中国官方对外媒的态度日趋开放,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外媒记者走进了两会会场,还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2月7日,中国记协在京举办“新闻茶座”,主题是征求外国驻京记者对全国两会的新闻采访需求,CNN、塔斯社、拉美通讯社等10个国家的13家媒体受邀参加。这种积极态度,让外媒记者印象深刻,在2007年以前,他们要想采访两会代表和委员,还需经过繁琐的申请和审批流程。

《新京报》曾做过一项统计,从2003年到2011年,温家宝的两会记者会共给出了116个提问机会,其中外国媒体独占60次,占比高达51.7%;港澳台媒体获得21个提问机会,占比达18.1%;内地媒体的提问机会为35次,占比30.17%。

视角“独特”的旁观者

零距离接触全国两会的外媒记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供职于不同媒体,同样也代表着不同群体的读者对中国故事的不同需求。他们观察中国、选取中国新闻的角度不同,通过两会而讲述的中国故事,也因此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角。

与国内媒体喜欢追逐“明星委员”和“明星代表”不同,外媒记者更喜欢将镜头对准普通的中国人。很多西方媒体的两会报道,都会在报道中大量引用中国网友关于两会的各色讨论,他们撰写报道的不少素材也都来源于中国互联网。

曾参与两会报道的BBC记者观察发现,两会期间中国人谈论最多的话题,分别是“奢华服饰”和“参加两会的美女”,以及两会中各显神通的记者——比如有位记者对少林寺方丈说“我佛慈悲”以求采访。其他热门话题,还有雷人提案议案、会场里哈欠连天甚至坐着入睡的代表,以及缺席代表引起的讨论。或许正因如此,曾有外媒记者带着望远镜进入人民大会堂,以便搜寻开会时睡着的人。

英国《每日电讯报》则将两会称为“中国的国会时尚秀”,理由是代表委员们的装束每年都是两会的热门话题。除了关注那些全身奢侈品的代表委员,很多外媒记者还喜欢将镜头对准少数民族代表或委员。那些头戴夸张银饰、身着五彩盛装的代表委员,在人群中非常显眼,而且符合外国受众对中国的“神秘”印象。

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恋,曾在人民大会堂前被荷兰国家电视台的记者拦住。刚开始她还有些激动,但她后来意识到,吸引记者的其实只是自己身上那套苗族传统服饰。记者请她对荷兰的观众说几句话,等她说完“荷兰的电视观众,你们好,热情开放的中国欢迎你,美丽迷人的贵州欢迎你”,“采访”也就结束了。

过去十年间,中国总理的记者招待会历来都是外媒关注的焦点。正如《金融时报》的评论所说,中国最高领导层不像西方国家元首那样频繁接受媒体采访,故而每年两会闭幕时的总理记者会,都是海外舆论研判中国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CNN曾发表长篇报道评述温家宝的微笑,称他在两会“引经据典更像一名教授”。

3月2日,日本《关西华文时报》的两会记者丛中笑,在微博直播了他的两会“第一战”。他发布了十余条微博,转发最多的是他爬到政协新闻发布会前台仰拍的一张吕新华的特色。类似的有趣花絮,一般都会因为不够严肃而难以进入中国记者两会报道的序列。

稳准狠的“旁观者”

不过,如果以为外媒对中国两会的关注,都是花边和轶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对一些严肃媒体而言,中国两会为他们全方位挖掘中国故事,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只要拿到提问机会,他们抛出的问题,往往都既稳又狠,经常让政府官员难以应对。很多常年参加两会报道的外媒记者,也已成了熟悉中国政治和民情的“中国通”,他们不仅能直接用中文提问题,还可以与北京街头的路人畅快交谈。

45岁的澳大利亚人储百亮(Chris Buckley),从1997年开始在中国从事新闻工作,他现在的身份是《纽约时报》记者。2012年3月,当时还在路透社工作的储百亮,在两会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向温家宝提了关于“王立军事件”的问题。温家宝在回答中严厉批评了薄熙来,第二天,薄的重庆市委书记一职被免。

美国之音记者章明,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重庆、西藏和新疆问题,一直是他报道中国两会时关心的“例牌”话题。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从2009年到2012年,他已连续四年幸运地获得提问机会,而且每次抛出的都是“敏感问题”。2009年,他提了一个关于“六四事件”的问题,这在中国一直被视为舆论禁区;2010年,章明又说自己感觉政协像“清谈馆”,话语权似乎没有宣传的那么大。

虽是“旁观者”,但章明每一次的提问,都让中国官员不轻松。2011年,他在政协新闻发布会上提了一个问题,首次难倒了时任发言人赵启正。他问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开一次两会要花多少钱?赵启正无法当场给予回答,只能承诺事后告诉他答案。2012年,章明再次提问: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路径和目标是什么?现在是否已具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和动力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外媒的两会提问,很多都以犀利见长。香港《明报》记者曾在一篇采访手记中说,很多两会代表一见他们胸口挂的“港澳记者证”,就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很多代表都喜欢聚在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前,甚至有代表排队等待接受央视采访。

事实上,即便是外媒的两会花絮报道,也不乏尖锐之作。《旺报》记者曾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提问的花絮,称中国内地媒体的提问好似“博士论文级题目”,官员答题内容“足以令任何一位硕士生完成一篇期中报告”。这位记者说,每当官员开始洋洋洒洒地回答时,外媒记者就开始了休息时间,有的直接合上笔记本,有的失望摇头,还有的趁机上厕所、打盹儿,或是和周边新同行开始交换名片。

外媒想从两会看什么

去年两会期间,有两张照片很火:一张是一名外媒记者站在天安门广场摆好的摄像机前,摄像和主持一肩挑,这“一个人的战斗”令中国网友啧啧称奇;另一张是比利时弗拉芒电视台记者张弛的“奥迪牌”三轮车——他用1.5万元购买了一辆街头常见的“残疾代步三轮车”当摄像车,并在上面贴了一个奥迪的logo。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张弛这样的外媒记者大显神通的时刻。他们以异于中国本土媒体的视角,旁观中国的进步与问题。中国正变得更加自信,这是众多外媒记者的共识。在香港《亚洲周刊》记者邓伟志看来,外媒记者的多少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开放度的标志,从全国两会看,“中国正成为全球记者向往的地方之一”。

还有一个细节,足以从侧面佐证外媒对中国两会的关注。从2010年开始,多数海外媒体的两会报道,都将汉语拼音“liang hui”当作了一个全新的英语单词,用以替代了以往比较复杂的全称NPC(全国人大)和CPPCC(全国政协)。

中国的两会,何以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话题?《人民日报》曾刊发评论文章认为,外媒聚焦两会,能帮助西方国家打开中国问号,捕捉中国机遇,分享中国经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对于中国这个‘每年都有新变化’的国家,对于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阔步前进的中华民族,谁都不想错过这‘春天的故事’。”

两会有写不完的中国故事,世界正越来越用更宏大和客观的视野,来观察今日的中国。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教授莉莉亚娜•阿索夫斯卡,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很有代表性——“作为一名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如果不用心学习中国两会出台的报告、领会两会的精神,很快就会同中国发展进程脱节。”

观察中国的视角很多,但有两点无法绕过:一是推动中国持续增长的动力在哪里,二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力是否强劲。与十八大一样,两会为世界把握这两点,提供重要平台和契机。所有关于中国的问题,都可以在旁观两会中找到答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