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自由谈197

tupianzhongguo 2013-03-21 17:15:40 总第197期 放大 缩小

 

星岛日报:中国对朝鲜要下痛苦的决定

朝鲜进行核试震惊全世界,各方纷纷谴责。从中国角度,朝鲜能够慢慢改善管治,维持稳定,让国家困局软着陆,是最理想的做法。

中国不可能只是从单纯的道德层面作出决定,而是必须从边境安全和国际互动考虑。对北京来说,忍耐或有限度施压带来的是养虎遗患,掉转枪头加入制裁有可能促成失控局面,无论那一个决定都肯定带来痛苦,今后朝鲜半岛局势都会处于高危时期,成为中国以及周边国家安全一大威胁。

大公报:钓岛争端或促中国对日外交官晋升

日本近日再度围绕钓鱼岛问题掀起波澜,计划将钓鱼岛打包列入“申遗”范围。这一伎俩并不高明,但选择的时机却耐人寻味。中国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需要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日本在此次挑起事端,实则是在蓄意给中国添堵、添乱。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采取了强力反制措施,并且日益占据战略主动。日本此次“申遗”,也将与“购岛”一样,沦为闹剧。在下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将产生新一届国务院领导和各部委负责人,据传有对日工作经历的外交官有望在外交部门扮演更重要角色。

联合早报:中国缩短行政层级势在必行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构改革的其中一个重大目标是缩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效率。但是机构改革走过了三十多年,政府的规模和政府部门就业人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很大的增加。政府不肯真正向社会分权是政府本身难以“瘦身”的根源,因此政府机构如果要精简,就要走分权社会的道路。

在现实层面来说,中国政府规模过于庞大,财政危机随时都可以发生。随着高经济增长阶段的过去,政府财政收入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可以考虑把通过减少行政层级来控制和减少政府规模提升成为政府的改革议程,越早越好。

金融时报:未来十年中国政府债务风险需要防范

资金来源问题是中国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2009年信贷和债务大幅扩张之后,中国在2010-2012年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债务消化和结构调整。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的债务扩张能够持续吗?

尽管未来十年中国政府仍然有债务扩张的空间,但是仍然需要防范潜在的债务风险。中国政府部门未来的潜在债务风险仍可能来自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经济衰退造成的地方政府债务急剧上升。第二,经营不善或者资产负债率高企引发的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第三,地方政府支持的非正式担保的项目违约风险(银监会口径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第四,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大幅上升的风险。第五,短期偿债风险。

瞭望东方周刊:改革红利是最大的内需

过去数年来的发展模式证明,依靠“铁公基和地产”的旧城镇化模式,不仅造成资源型产业产能过剩、地方财政困难、透支国家的承载能力,还同时遭遇到资源、交通、环境和就业等多方面困难。

中国当前经济增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正是以往过度强调发展某些变量而导致的经济结构失衡,让未来的发展有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从根本上而言,最有潜力的内需是与生产结构相适应的内需,只有经济结构深层次的转变才能扩大内需,而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促成经济结构的转变。因此,市场化改革的红利是扩大内需的真正潜力。

环球时报:生死存亡仍是中国国家要务

每个国家都有数不清的内部问题,但没有国家因此放松对外部安全的关注。原因很简单: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安全的基础和根本就是领土。

没有安全这个前提,经济发展根本无从谈起。正如中国一再表明的那样,中国不追求亚洲霸权,不会学“让欧洲人滚蛋”的美国门罗主义。现在的问题是,和平不是中国单方面的义务,也不是中国可以无限期提供的免费产品。如果和平的、外交的和经济的手段用尽而仍然不能压灭周边的邪火,中国有绝对正当的战争选择权。虚伪的“好战”指责、贼喊捉贼的“中国威胁论”都无济于事。中国不会让和平主张成为发展的负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