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改革三十年,历次经济波动中,宏观经济反复出现过热和通货膨胀,这成为改革以来困扰中国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国宏观经济为什么会反复出现这一问题呢?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日指出,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反复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货膨胀显性化。在市场取向的改革启动以后,势必要或快或慢地放开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在短缺的条件下放松价格管制,就会使隐性的通货膨胀显性化。
二是预算存在增收减支的因素。在利益格局大调整的过程中,既要增加在旧体制中受损的人们的利益,又要尽可能保证大部分人的利益不受损失,并对在利益结构调整中遭受损失的利益主体给予一定的补偿。为此,政府需要增加开支以支付改革成本。这就容易在改革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三是经济管理缺陷使通胀不能及时被抑制。领导人的决策很容易向短期利益倾斜,因而往往为了短期经济增长和政绩表现,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结果付出通货膨胀等长期的代价。
吴敬琏认为,改革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表明,虽然中国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不断加强,但至今仍然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这是因为,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仅仅是中国经济深层次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病症”,真正的病因则是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