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铁娘子”潇洒走人生

zhuantibaodao 2013-03-23 16:28:30 本刊记者 赵宝城 秦清运/文 总第196期 放大 缩小

  2012年11月8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端坐在主席台第二排右侧的吴仪大姐——这位令人敬慕的政治女强人——典雅的衣着,梳得一丝不苟的满头银发透出的那种乐观坦诚、高雅动人的“气场”,更吸引了所有参加大会报道中外媒体记者的眼球。

  不知怎的,记者脑海间又重现出五年前采访吴大姐的场景。她告诉记者:

  “再过几天,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关领导人后我就完全退休。我给中央的报告中明确表态,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众性团体组织,都不担任任何职务。希望你们把我忘记!”2008年,已届满70岁的吴仪通过这种方式向参加全国十一届人代会的代表以及所有关注她的国内外朋友告别,赢得了在场中外记者经久不息的掌声。

  可是,对于这样一位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政治女杰,人民怎么能忘记呢?她那办事果敢,机智决断的中国“铁娘子”形象,世界舆论怎会忘记呢!

  (一)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让我们来追随吴仪大姐匆匆的脚步,看看她五十年的奋斗历程吧!

  1938年11月,吴仪出生于武汉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家里人丁单薄,上面只有一个长她8岁的哥哥。父母早逝,吴仪几乎是哥哥一手带大的。少年时代她和哥哥四处迁徙。先是寄居在重庆的亲戚家,之后跟随哥哥去了兰州,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光。

  1956年,吴仪以优异成绩考上西北工学院,成为国防系常规武器专业的学生。这所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工科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957年,吴仪面临一个重要抉择,她所就读的大学将由陕西咸阳迁往西安,而且在国家教育规划中,学校整个国防系将被撤掉,并入其他院校。由于院系调整,当时学校准许学生自由转系、转校。

  和所有国防系的同学一样,吴仪必须作出选择:是继续留校?还是转系改换其他专业?

  吴仪最终选择到北京石油学院攻读炼油工程专业。

  很多年以后,当吴仪出任高级官员,简历被官方发布,细心的人会发现,吴仪在1956年到1962年期间,在两所大学读了两个不同的专业。

  2005年夏,记者有幸在采访前来黑龙江省视察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大姐时问到:“当年为何转学炼油工程专业?”,吴仪大姐爽快地说:“我虽然是个‘小女子’,但自己的志向就是国家的需要。那时,我国还带着贫油的帽子,选学炼油专业,就是为国家多生产燃油尽一份力。”

  吴仪当年的大学同学周天姬回忆说,她虽然身体瘦弱,但骨子里却透着钢铁般的意志。那时的女生多留长辫,吴仪却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像个男孩子。全班近40人,大多数是男生,却被吴仪这个“假小子”班长管得服服帖帖。

  吴仪大姐也承认,那时,她和一般女生在爱好上有些不同:“我不像别的女同志那样喜欢逛商场,闲时更愿意做些激烈运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吴仪上中学时就喜欢打垒球。入大学后更担任了校垒球队长。她击球时,经常用巧妙的触击球破坏对方的防守。同学们都叫她球场上的“智多星”。

  吴仪大姐告诉记者,其实她也曾怕过。

  1958年下半年,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开展的热火朝天,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被打乱了。石油部动员石油系统大搞土法煤油“小土群”。学校派出100多名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到各地去调研、布点。20岁的吴仪被派往贵州,她独自一人在偏远的山区跑了十几个县区。山路难走,旅店难找,设备简陋,住店人稀少,像所有独自出远门的小姑娘一样,吴仪小心翼翼揣着怀里的钱包,常常和衣而卧,忐忑不安地睡一觉。

  1962年,吴仪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兰州炼油厂工作,这里是新中国石油系统内最有实力的炼油企业之一。她先是在常减压车间当工艺技术员,一年多后被调到分厂技术科,又过了一年,吴仪被提升至总厂政治部工作。

  在这个新的岗位上,吴仪开始与石油工业部打交道,骏马需要无边的草原,雄鹰喜爱广阔的蓝天。吴仪像鱼入大海,以其敏捷的思维,干练的作派,像出水的芙蓉,小荷初露尖尖角。她的才华得到更高层面的认可。1965年,她被调至是石油工业部。在这里,吴仪从基层技术员开始,实现了事业上的首次跨越。$nextpage$

  来到北京后,吴仪的才干很快让她在石油系统内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文革风暴”,不仅严重影响了石油工业部的正常运转,也使她这位“在工作中找乐趣的人”受到“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指责。1987年,曾考察过吴仪的中央干部考察组成员刘义才告诉记者,吴仪在“文革”中宁愿当保守派,不当造反派。因不同意打倒老干部,变成了“白专人”。后来干部下放,她又第一个报名,自愿到生产一线当工人。于是,1967年,吴仪被下放到石油部刚组建的东方红炼油厂,再次成为常减压车间的一名普通技术员。这一年她29岁。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从此,吴仪满怀对祖国炼油事业的热爱,一头扎进了工厂的建设中。在炼油厂创业期间,每天她除了睡觉所有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她打眼放炮,开着推土机拓荒;她在机器轰鸣的常减压车间当过司泵工,一次事故中,她被气浪弹出很远。这要放在别的姑娘身上早已吓得灵魂出窍,而她像冲锋陷阵的勇士,每临大事有静气,从不引以为苦。即使在她担任了燕山公司副总经理后,办公室里也长年放着一张单人床,挂着一件军大衣,一发生事故,披着大衣就往现场跑。连她自己都戏称,自己的家是便携式的。

  就这样,吴仪再次从最基层的岗位,一步步干起,历任东方红炼油厂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1983年,45岁的吴仪成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党委书记。1988年,50岁的吴仪成为北京市副市长,中共十三届候补中央委员,正式步入政坛。从那时起,这位上过两个大学,两次从最基层干起,经30年奋斗的“小楚女”终历练成为女政治家,开始拥有更广阔的舞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从此共和国少了一位企业家,世界多了一位政治家。

  (二)

  1992年8月的一个黄昏。吴仪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访问时,《俄罗斯早报》记者安普列亚欣问她,如果独自一人落在荒岛上,首先会做什么?

  吴仪答道:开荒,为自己创造生存条件。

  这就是吴仪,在她心里没有畏惧,只有创造!

  就在此次接受采访时,吴仪第一次公开声称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国家强大,是实干出来的,不是空想出来的。”

  她对于现实主义的履行便是崇尚实干。她形容自己第一是肯干,第二是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她常说, “人前的潇洒是用人后的艰辛劳动换来的。”

  1988年吴仪就任北京副市长伊始,就给自己定下了第一年不出国、不休假的自律,利用一切时间深入基层、企业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懂得如何将上级精神和基层实际融合在一起,使现实的政策指导与基层的实际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大的突破与拓展。

  吴仪还索性在市政府的办公室用一扇屏风隔了一小块地方,屏风后方一张小床。她每天工作到深夜后,小床便成了这位高级干部的家。她在北京市副市长上任四年,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她为工作奉献了自己的美好青春,失去了花前月下的浪漫,但始终无怨无悔,像保尔•柯察金把一切献给了党。

  “一叶孤舟在人生的汪洋大海里漂浮,要善于找到自己心理上的平衡点。一旦找到了,别人就不能动摇我。我比较顽强,要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没有这一条,很难坚持下去。”在接记者采访时,吴仪大姐如此讲述自己当时的内心。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的吴仪“专列”的故事,更能体现她的实干。

  1996年夏天,吴仪跟随专供香港运送生猪的“三趟快车”从武汉到香港,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之身,在满车的异味和闷热中待了十多个小时。为的是亲手掌握生猪从货源地到出口目的地,安全运输、出口检疫各环节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于更好地为内地和香港各方客商服务。

  吴仪常称自己是:“小女子”,日常工作中始终带着和煦的笑容,一见面就使人如沐春风。她给部属的印象是:待人热情,懂得理论也讲究实务,领悟力强,认真、果敢、决断。

  在“很和煦”的外表下,吴仪其实是个有强烈意志力,且充满着杀伐之气的人。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小女子不在乎这个”。因此,吴仪认为一个领导者不要做那种人人都说好的“八方美人”。

  1991年4月,吴仪由北京市副市长调任外经贸部副部长。没过多久,吴仪对几个权力部门的官僚作风提出尖刻的点名批评,使一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干部难以承受,有司长将状告到当时的外经贸部部长李岚清那里,但李岚清支持了吴仪。

  还有一次,吴仪应邀参加某报社十周年庆典。台上一位领导代表党组正在发言,台下却一片喧嚣。原不准备讲话的吴仪,抢过话筒,抬高声音说:“这样糟糕的会场秩序,既是对作报告人的不尊重,也是对你们自己的不尊重”。台下顿时鸦雀无声,吴仪仍然不留情面:“一个报社如此自由散漫,怎么能办好报纸,教育他人”?

  1999年,中央查办远华走私案,吴仪是中央高层负责人之一,案件开审前,她代表中央表示:“不要怕丑,要全部审,一个也不能少,不能漏。先从高官开始,要敢于面对人民,面对世界,共产党是动真格的”。

  实际上,吴仪的“杀伐之气”更多发生在她同国外的商贸谈判上。

  那是1991年冬,吴仪以外经贸部副部长身份第一次参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在谈判桌上,美国首席代表的开场白便是:“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面对对方的挑衅,吴仪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

  称霸惯了的美国人在第一回合中就败给了“小女子——吴仪”,无奈地耸耸肩称:“她不是容易对付的,是真正的人物”。

  在后来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更使吴仪赢得“中国铁娘子”的美誉。

  在中美战略经济第一次对话的闭幕式上,吴仪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一道步入会场,但不知怎的,保尔森突然加快步伐,大步跨上讲台,几乎把吴仪甩到两米以外,这种有失外交礼节的动作,顿时气氛紧张起来。但吴仪却不慌不忙,当她走到讲台前,突然指着讲台的脚垫说:“这么高啊”,然后微笑着稳步站了上去。

  有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分析:“垫子太高”是一语双关。恰好暗示美国不要指望中国做过多让步,但吴仪从容站了上去,又说明中国愿意平等商谈中美之间的复杂问题。

  后来,已提升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表示,中美双方要以建设性的态度努力解决好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五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中美贸易额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的零状态,发展到2008年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

  “毋庸讳言,中美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对话和磋商加以解决。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对话胜于对抗,协商胜于指责和施压。”吴仪说。

  她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是互惠互利的。这一关系的发展同两国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科技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中美经贸关系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推进了中美其他领域合作发展,成为中美整体关系的坚实基础。$nextpage$

  在此后的双方对话中,吴仪更明确地表示,中美双方要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逐步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并且通过互让互惠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将中美贸易关系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从而使中美两国既是利益的关系,又是建设性合作者的关系具有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所有同吴仪交锋过的美国高官,都感受到了她有礼有节的“气场”。美国前商业部长米凯•肯托尔说“她毫不畏惧,完全是一个强硬的谈判专家。可在微笑中又能让人感到颇具吸引力的美女善意和灵活的政治家思维。让紧张的气氛瞬间化为乌有。”

  吴仪甚至被誉为美丽的“铁娘子”。30多年后,吴仪又让自己的谈判对手发出了如此感叹。

  与吴仪交手多年的美国政府贸易代表查琳•巴尔舍夫斯基曾对媒体谈到这样一件事。

  1995年中国入世谈判进入一个关键阶段,中美间的交锋变得越来越尖锐。又一次激烈的争执连续进行了24小时,当中美代表会间休息时,吴仪送给巴尔舍夫斯基一条精美的中国手工丝巾。“那个礼物令我激动不已,小小的举动又显示出吴仪这个‘女强人’的细腻的温柔。”巴尔舍夫斯基说。

  世界舆论认为,吴仪十数年间在与美国官方打交道中能够屡屡得手,独领风骚,使美国各界跌破眼镜,引起海内外的瞩目。究其原因,除其坚韧、开放、果断而又机敏的高超谈判艺术外,务实,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吴仪曾说“一个政策不可能得一百分。尤如一个人的身体有不同器官一般,各国也有不同利益团体,对政策有不同的要求。施行一个政策时,总是有利有弊;为了追求利,就必须愿意接受其弊。”

  (三)

  吴仪在政治上的种种杰出表现,不仅在国内赢得民众的一片叫好,中央高层对她更是极为重视。1997年,中共十五大吴仪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此后五年间,又先后出任国务委员、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成为新中国建设以来,第一位身兼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的女领导人。

  沧海奔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面对重任,更显现出吴仪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在国务院整整10年间的时间里,她对中国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其分管的内外经贸、卫生、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领域工作以及国家其他重大计划的完成,显示出了这位“铁娘子”精细能串针,挥臂震昆仑的气势。

  2003年3月,吴仪就任国务院副总理伊始,首都北京和广东省便爆发了“非典”疫情,很快又蔓延至全国各个省区。非典无疑是她遭遇的第一场硬仗。她临危受命担任新成立的国务院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总指挥,随后又兼任卫生部部长。正是在这里,显示了吴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她不分昼夜,组织以全国调集的医疗专家研制防控非典疫情的方案;她亲自主持多个会议,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民众代表对经济形势和非典防治的意见和建议;她数次专程到救治非典病人最多的北京佑安医院和解放军小汤山救治中心看望医务人员和感染非典的患者。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位非典“救火队长”毫无隐讳地坦言:非典对中国经贸、旅游、交通和对外交往活动造成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但她又充满信心地说: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只要我们做好工作,局面很快就会改观。果然,不到三个月,非典疫情被有效遏制,她打赢了这场硬仗。中国又恢复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内外贸两旺,国内外交往活跃的大好局面。更使中国的疫病防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制度以及人民健康水平指数跃上了世界先进行列。于是,这位举重若轻的女副总理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要的普遍赞誉。

  在吴仪兼任国务院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后,立即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在中国城乡发起了专项整治。并对专项整治提出三方面要求:标本兼治。以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抓好药品安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强化监管。确保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让贵我双方用户满意;加强领导。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知难而进,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产品质量和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各项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为期四个月的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吴仪表示,经过中国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药品食品安全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一定会让中国和全世界的消费者更加放心,更加满意。

  吴仪关心分管领域的改革,更关心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她说:“专项整治总体上说是应急、救火性的技术手段,立足长远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依赖于结构性的、系统性的体制、机制改革”。

  当然,对于既得利益集团来说,改革总是意味着要承受新变化带来的未知后果与风险,意味着目前利益格局的调整与既得利益的流失。但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政策的药治不了制度的病。

  为此,吴仪在2007年11月由中国政府承办的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指出,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保障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作为执政为民的头等大事来抓。目前,中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不断的提高。中国的食品总体上安全放心。同时,她也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愿意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缩小这一差距,与世界各国一道为维护全球食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吴仪坦诚而又极富亲和力的发言,理所当然赢得与会各国政要和专家的一致称赞。

  (四)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吴仪应该是位比较严肃刚毅的政治女强人,然而这位常将“小女子有泪不轻弹”挂在嘴边,有着中国“铁娘子”之称的副总理吴仪,在参加中共十七大福建代表团讨论时,曾两度潸然泪下。

  让吴仪感动落泪的是福建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这位来自最基层的十七大代表在荒山上建起了一所残障儿童学校,而为了申请办学辅助,带病进京的她曾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门前忍饥挨冻苦坐了三天。

  听惯了“庙堂言”的吴仪今闻民间疾苦声,动容地流下了眼泪。“最后经费要到了没有”?日理万机的副总理对这所山区残障儿童学校殷切关怀,感动了每一位到场的人。当得到肯定的答案时,吴仪连呼“不容易,不容易”。

  在这次福建团讨论现场,来自社会基层的党代表是绝对的主角。整整两个多小时都是基层代表在发言,而这亦是吴仪向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要求。身居高位的吴仪一再表示:“最希望听到基层代表的声音”。她天生具有爱民的特质,最看不得平民百姓受难。只要事关群众疾苦,她总是满怀深情,总是容易激动。的确,她经常因为视察中遭遇弱势群体而落泪。

  散会时,吴仪主动上前紧紧握住了黄金莲的手,并请这位山区残障学校校长教她手语,最后两人并排将大姆指向前弯曲,用手语一同做了“谢谢”的手势。或许,这个手语是送给全国的残障教师与远在千里之外山区那些残障孩子的。

  吴仪不仅柔情似水,其实,自青年时期开始,她身上更充满着理想主义的色彩。

  吴仪告诉记者,从中学时代起,她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尤其对苏联文学情有独钟,以至于一部关于石油工人铺设西伯利亚输油管线的小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决定了她对专业的选择——一辈子干石油工业。随后,苏联电影《曙光照耀着莫斯科》里那位精明强干的女厂长,又成为她事业上追寻的楷模。

  理想主义甚至影响了她的婚姻。吴仪一直未婚,她曾这样解释,说她自己当年看苏联小说太多,把爱情过于理想化了,故而错过了婚姻。

  初到北京燕化公司的几年,吴仪还和一批复转来燕化工作的单身军人,组织了个“光棍”俱乐部,大家推荐她为“光杆司令”。大家为此都很着急。吴仪曾私下对姐妹说,她找对象,当官的不要,不要有靠山的感觉;要找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她当时提出可以找个合适的教授。

  “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既然已经这样安排了,就不宜勉强,一切顺其自然吧。”吴仪对记者说。

  最近几年,几个侄女陪吴仪住。她像一般的长辈一样,不断张罗着给每个侄女找对象,并告诫她们,“别学姑姑的样子。”

  吴仪的温柔细心更多的是表现在对友人的关心上。

  连战夫人连方瑀是1962年台湾选出的“中国小姐”第一名。2005年5月16日,陪同连战结束大陆“胡连会”回到台湾的连方瑀曾在报刊上著文提到吴仪的细心:“4月的北京,晚上还带有凉意,尤其是户外,微风不断地吹拂着参天古树,柳絮不断地在空中飞舞,我有些过敏,不断连打喷嚏。陪同我散步的吴仪女士说:‘你是不是感冒了?’,‘没关系!我只是过敏’。她又叮嘱:‘过敏体质也是因免疫力低引起要注意调养’。悠然间 ,我心底升腾起一股爱的暖流……”

  更有意思的是,“铁娘子”吴仪曾劝好友要“比较温柔”。

  据“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透露,2006年7月29日,竞选“世卫”总干事前夕,吴仪在北戴河会见她时,曾交流心得,“她提醒我,不要经常摆出‘铁娘子’形象,要有比较温柔的一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吴仪也很现代,闲时会用手机与友人发收短信娱乐。

  她也喜欢唱歌,尤其是一首美声唱法的《潇洒走一回》,凡听过的人都说她具备专业水准。

  吴仪爱美的天性也和别的女性没有区别。1991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仪和99位正副女市长聚集杭州,成立中国女市长联谊会。当天晚上,53岁的她在出席晚宴时,冷不丁穿出一袭漂亮的旗袍,顿时点亮了中性着装为主的晚宴。

  看到吴仪漂亮的着装,一下子好几位女市长马上回房换上旗袍出场。

  跟随连战来大陆采访“胡连会”的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曾这样报道吴仪的美丽:“她下午穿的是一件红色针织洋装,晚宴则换上黑色针织晚装,上面还有晶亮的扣子……银色短发,白皙的肌肤,智慧的双眼,这位“铁娘子”竟是这般的高雅动人。”

  而她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有国外媒体这样描述吴仪的仪表:“她出现在任何公共场合,总是衣着典雅,银发整齐,一双美丽动人的眼中闪烁着和善亲切的光芒。”

  吴仪大姐告诉记者,“我的服装很多式样都是我自己设计的,然后找服装师做。在日常工作时我不是很讲究,但有外事活动和出国,就得参加一个活动换一套服装。这不单是个人爱好,更重要的是代表中国女性的形象。”

  今次再见吴仪大姐,她虽已75岁了,依然精力充盈,脸色红润,神态安详从容。当记者问她退休后有何感想时,她说,“心情并无不同,在职和退休同样是事业需要。我参加工作后,从没想过当市长,部长。后来连副总理都当上了,早已超计划了。”

  谈到退休后的生活,吴仪大姐说,她开始研究中医药。现在自己对大部分中药,基本能够说出其性能与功能。在有生之年,如能对祖国的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症探索出一些有益的见解,将是她最大的追求。就像50年前的那个早晨,她悄悄迎着朝霞离开黔东南的那家栖身小店,去完成自己肩上的使命一样。

  甚至,吴仪大姐连最后的归宿都已确定了。她说,百年之后,她的骨灰就撒在燕化城背靠着的猫耳朵山上,用这把骨灰有限的养份润育祖国的一寸土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