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创办迄今仅20年,拥有稳定的社会影响仅仅10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国的媒体市场上,它一直是个特立独行的角色,为同行所不为:早些年,它以主张对外强硬的“民族主义”著称;近两年,则除在涉外议题上强硬发言外,又主动担当起了在各种内政议题上为执政者打圆场(同行讥之为“叼飞盘”)的角色。
因为特立独行,《环球时报》备受诟病,但也因其“独家”效应,获得了不小的市场。不走“民族主义”路线的报纸,要互相争夺读者,而“把民族主义当生意”(《环球时报》一直被知识界和媒体同行这么指责)的别无分号,所以它的发行量倒比绝大多数报纸都大。
当然,也有些人认为发行量比它还要大的《参考消息》也是“民族主义”报纸,但这种指控恐怕只是从传播效果上逆推得来,从该报的编辑选材上难以确证。“参考”是专业翻译外媒新闻的报纸,自己很少“创作”。外媒对华报道和评论,在中国读者中的反应并非直线。如果一段时间内“参考”偏重摘发外媒夸奖中国的文章,批评者往往会认为这会导致读者自大、骄傲,因而是“民族主义”的表现。但实际上,效果可能相反——读者们读多了外媒的“表扬”,也许会觉得国际环境总体比较友好,从而软化其对外立场。如果“参考”每期都把“逢中必反”的日本《产经新闻》和美国《华尔街时报》(这两家就相当于外国版的《环球时报》)的涉华报道和言论登在头版,它自己倒是彻底免去“民族主义”的嫌疑了,但在读者中激起的逆反效应,恐怕会比十张《环球时报》还强烈。
因为有庞大的传统读者群,不愿意被高扬“免费”精神的网络侵蚀市场,所以《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在中国报业中几乎是触网最晚的两家。前者大约在两年前才开始重视网络,后者则仅仅在一年前才开通“官网”。这导致的后果是,一些关注国际问题的媒体时评人,为了批判“民族主义”方便,只能捂着鼻子订阅一份《环球时报》;有的学者偶尔兴起要批判一下“民族主义”,则要到街上的报亭里去买它,一边掏钱一边心里骂总编辑胡锡进的娘。这其实也说明了它的独家性、无可替代性。
近两年,《环球时报》的网络版虽然未完全开放,但其最“独具特色”的评论栏目,上网已经很及时,大家搜集反面教材的时候,复制、粘贴非常方便,倒省下了一块钱一份儿的冤枉钱。这也使得近年来媒体同行对其批评更加及时和频繁。
其实,无论搜集《环球时报》的反面材料方便与否,它都已被广大的知识分子当成了“民族主义”的一个符号。一有国际大事,不用看报纸,不用上网,大家猜也知道它会怎么说。实事求是地讲,《环球时报》有时会因此受点冤枉。譬如,在“阿拉伯之春”期间,很多知识分子都想当然地以为,该报肯定站在卡扎菲一边。这期间备受追捧、但后来被证明只是窝在家里编故事的网络商贩“老榕”,去年春节前夕独家披露了一条卡扎菲的发言人易普拉欣被抓获的假新闻,他在发布时就称易普拉欣是“某TV(无疑指的是CCTV)和环球时报最大的新闻来源,谎话之源”。但实际上,《环球时报》在多年前就对卡扎菲进行过“独家批判”,指出:卡扎菲是整个非洲对中国最不友好的国家元首,他支持台独,曾带头并且企图发动其他非盟国家抵制在北京召开的“中非论坛”,云云。
2011年2月25日,胡锡进一脚踏入新浪微博。对于他主编的那份报纸来说,这可能真的算是“历史性的一脚”。
扑面而来的“砖头”,竟然没有把他砸晕,可见其心理素质非常彪悍!“我今天头一天来微博,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一种全新的感受,尤其是我无论说什么,都会有一些人反对呵,我原来以为不是这样。但同时关注我的人增加很快,转眼到了一万人。看来批评只是大家对我的其中一种态度,还有另一种态度是接纳和欢迎。非常感谢!”他说。初涉微博,他把“关注”当成了“接纳和欢迎”,不知道大多数人“关注”他其实只是为了骂起他来方便。就像“微博女神”姚晨只要一声咳嗽,就会跟上来无数的鲜花慰问一样,两年来,胡锡进只要一开牙,无论他说什么,都会迎来无数的“板砖”和国骂。
出人意料的是,胡锡进反而因此发掘出了报纸新的市场,新的价值。微博上,外交只是一个小领域,人们放言无忌,谈得更多的是国内时政。自从胡锡进登录微博,《环球时报》明显转型,其社评、言论越来越多地介入国内重大政治热点的争论,到后来几乎无役不与,越多的人说东他越说西,越刺激知识分子神经的敏感话题他越来劲!刘晓波呀,艾未未呀,陈光诚呀,“唱红打黑”等等,它都主动报道。
有论敌也为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感动”,“赞”曰:好像还真没有什么“飞盘”是他叼不起来的!也有人咬牙说,“上边”在遇到最难最难的问题的时候,最后一个“大杀器”就是:放胡锡进!
为了显示“多元包容”,胡锡进曾邀请一些著名的自由派意见领袖来《环球时报》发文章,尽管他们的文章与胡的立场相反,这些“领袖”们也会招致同仁怒骂,于是有的人事后只好以怒骂胡锡进的实际行动来显示自己没有被“招安”。
当然,鄙视《环球时报》的,并不是所有鄙视的理由都成立,鄙视胡锡进的人,也不见得个个都比胡高明。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