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的圣诞节让人看不懂

liaowangzhisheng 2013-03-23 22:38:02 总第192期 放大 缩小

■ 来源:华盛顿邮报
■ 翻译:杨丽娅

  我曾经问过一个在美国待了几年又回来的朋友,中国的圣诞节是什么样子。她叹了口气说:“太商业化了。”

  圣诞节在中国是个矛盾的现象:基督教曾经长期被压制,然而现在圣诞节却成为蓬勃发展的商机以及流行的节日之一。虽然在中国流行时间并不长,但正如同中国以前吸收许多国外的风俗并本土化一样,圣诞节已经具有了中国特色——很外露,很迷人,但也让我这样的局外人看着有些迷惑不解。下面是我列举出来的中国圣诞节的一些特色。

  第一,中国圣诞节看起来更像是情人节。这一天是轻松愉快的一天,一起和朋友出去走走,而不是像西方一样与家人在一起。中国圣诞节的典型庆祝方式是看电影、去KTV唱歌或者购物。《中国日报》说,中国的平安夜是2012年最大的购物日,年轻的情侣经常把这天看作很浪漫的日子。溜冰场和游乐园是热门的目的地。

  第二,中国基督徒过西式节日仍然面临限制。当很多中国城市市民欢度商业化和去宗教色彩的圣诞节时,中国6800万基督徒(约占人口的5%)的处境却没那么欢乐。宗教行为被政府严格管理,比如颂歌,有的可以唱,有的不能唱。目前基督教的情况在中国有所改善,家庭教会虽然在官方仍被禁止,但私下里却允许存在。当政府在1990年开始允许一个更加商业化的圣诞节在中国流行起来时,有意无意地掩盖了西方传统的圣诞节,淡化了其宗教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圣诞节在中国越流行,宗教的氛围就越淡化。

  第三,在中国有所谓的“圣诞节之争”。一些民族主义人士批评西方利用节日作为帝国主义渗透中国的工具。

  中国记者高海伦(Helen Gao)在一篇名为《圣诞节在中国的演变》的文章中提到:在美国一些人号召重拾圣诞节的精神内涵,而中国的圣诞节反对者警告,西方文化会侵蚀中华文化。2006年圣诞节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其他顶尖中国大学的10名博士后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中国人抵制圣诞节和“西方软实力”的入侵。他们警告说:“中国人也过圣诞节,这是西方传教士100年前梦想做到却没能成功的事情。中国人需要谨慎对待圣诞节,并支持我们自己文化的主流地位。”

  第四,精致包装的“圣诞苹果”在中国是很流行的礼物。因为普通话里,苹果的发音和平安夜有共同的“平”音,寓意平安。这种圣诞苹果通常还会附带有一些节日祝福消息,比如圣诞老人的肖像然后下面印上“圣诞快乐”。

  第五,美国人都很熟悉在商场里,年轻的女服务员通常会打扮成圣诞老人的帮手“小精灵”。这一习俗在传到中国时似乎丢失了一些信息。这些穿上相应服装的服务员们都只知道这是圣诞老人的“朋友”或“姐妹”。

  第六,中国的圣诞老人常常会吹萨克斯。圣诞老人的形象众所周知,但不知道为何,中国的圣诞老人往往被描绘成比尔•克林顿风格,拿着个萨克斯,有时候还会拿着个小号或者圆号。我试图找出渊源,但一直找不到。

  第七,中国官方媒体吹嘘是中国让美国人过好圣诞节。《人民日报》近日的评论称:“美国人民醒醒吧,今天是圣诞节,来杯咖啡提提神,然后看看中国圣诞老人给你们什么礼物了。”这篇文章认为,没有中国制造的大量廉价出口商品,西方人就过不好圣诞节。西方应当对中国的制造业表示感谢。

  第八,中国19世纪曾经爆发过一场著名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当时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宣称自己为耶稣的弟弟。太平天国运动最终造成约2000万人死亡,差不多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这或许可以提供一点线索,来解释为何中国政府对基督教如此地小心翼翼。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