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改进党风: 加强“三型”建设

tebiebaodao 2013-03-23 22:50:49 杨根乔/文 总第192期 放大 缩小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重大科学判断和新时期建党方略,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定位,又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党建目标新要求。这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部署,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三型”建设:

  党的建设的最新要求

  党的建设总体目标是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党的建设具体目标的新要求方面,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彰显理论联系实际与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就是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历史经验,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学习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努力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经验,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同时,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学习与岗位职责相关的新技术、新技能,自觉运用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优化执政思维,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一句话,就是通过学习,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共产党人创造历史的目的能和将来的结局实现最大限度的吻合。

  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彰显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庄严使命。坚持这个宗旨、完成这个使命的唯一途径就是“服务”,这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所有成员坚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争当人民的“勤务员”、甘做群众的“服务员”,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来对待、把群众利益作为最大利益来维护、把民生疾苦作为最大问题来解决,通过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措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有质量、更加有尊严、更加有幸福感。

  建设“创新型”执政党彰显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党的建设也一刻不能停止前进的步伐。建设创新型执政党,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发展要求;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党内民主,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总之,建设“三型”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学习型特征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服务型特征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创新型特征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实践原则,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对党的建设目标的丰富与拓展,也是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新的诠释。

  加强“三型”建设:

  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是对90多年来加强党的建设宝贵经验的弘扬,又是对中共十六大以来学习型政党建设经验的肯定,更是对执政党建设目标的新认识,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大创新。

  建设“三型”执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奠定了政治、组织和理论前提。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以江泽民为首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解决了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与怎样建党的重大历史课题。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共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过程中,从十七大提出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再到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建设“三型”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危险与考验的迫切需要。自中国共产党执政尤其是领导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坚持和发展,中共的执政地位得到加强和巩固。但必须看到,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共所面临的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更为复杂严峻,中共所面对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与消极腐败危险更为尖锐紧迫;一些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漠,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方面都显现出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一些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面对各种危险,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着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深入推进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使党的事业获得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改革发展稳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力推进创新型执政党建设。

  建设“三型”执政党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作风建设历来就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曾提炼概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对党的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党风问题被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加以强调,在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不断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看到,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侵害群众利益倾向严重;少数领导干部工作方式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严重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一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图享乐,忘记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革命意志衰退,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考验的现象蔓延。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围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目标,继续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建设“三型”执政党是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选择。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说到底是要不断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面对各方面考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顺应执政党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积极向服务型政党转换,自觉认识、把握、运用党的建设和执政规律,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必须适应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与担负的使命和任务的变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冲破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创新,建设创新型执政党,从而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推进“三型”建设

  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关键是要始终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进行,加强学习,改善服务,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进“三型”执政党建设,要以学习为前提基础,着力强化能力建设。中共十八大报告在肯定近年来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的同时,对学习型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把“学习型”放在“三型”第一位置,这充分说明“学习型”的基础地位。诚然,当今世界,发展一日千里,变化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如果不抓紧学习,就无法应对各种复杂严峻的考验,甚至会被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型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要求,是服务型、创新型的前提条件。当前,建设学习型执政党,重点就是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努力掌握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大力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努力使广大党员干部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推进“三型”执政党建设,要以服务为本质要求,着力强化作风建设。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句话,就是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和艰苦奋斗之风,干事创业、为民造福。我们要按照中共十八大决策部署,不断探索、构建、完善更多行之有效的服务群众的渠道、方式和机制,推动服务型执政党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要坚持继续简政放权的改革方向,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能,努力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二要优化组织结构,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三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投向基层和困难群众,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四要完善考核体系,在考核指标设计中增加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比重,将服务人民群众和区域发展情况作为考评领导班子及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五是要强化和提高各级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不断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改进作风同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推进“三型”执政党建设,要以创新为力量源泉,着力强化制度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更是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改革创新与开拓进取作风的具体体现。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墨守陈规就会落后挨打,推陈出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其一,要正确认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进一步回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热点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理论概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其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克服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其三,要推进执政党自身建设,既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创新,也涵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制度创新,从而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其四,建立健全具有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体制机制。在党内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使创新型人才能够不断脱颖而出。其五,营造尊重创新的社会环境。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创新,领导干部要带头创新,在全党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与宽容失误、鼓励创新的良好风尚。

  (作者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