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无比英明的决策。
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定义
发展的呼声仍是时代的最强音,但在21世纪我们不得不省思:何种发展才是真正可持续的?何种发展才是真正绿色的?因为只有真正的绿色发展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发展的标志是物质财富的增长。仅当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汽车、火车、飞机、空调、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物品越来越多,工厂越来越多,楼房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大,才能说这个国家发展了。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明确地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是有极限的,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可见,如果把物质财富的增长规定为发展的必要条件,则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时至今日,多数人仍认为,发展必须涵盖经济增长,即经济不增长不能叫发展。那么,从理论上讲,经济增长永远是可持续的吗?如果经济增长也以物质财富增长为前提,则经济增长也是有极限的。经济增长达到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时,若继续谋求经济增长,就可能导致生态崩溃。可见,为谋求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产业结构,还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定义,指出“经济增长”并不蕴涵“物质财富增长”(虽然历史上的经济增长一般都伴随物质财富增长)。
如果我们称生产、营销和消费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为物质经济,那么物质经济的增长是有极限的,当人类物质经济活动的生态足迹达到生态系统的承载极限时,物质经济就不能继续增长了。如今,连部分主流经济学家也承认,“我们也许不可能无限增加生产,尤其是商品的生产,因为这会造成环境损害。”
我们可称满足人们非物质需要的经济活动(各种服务与消费)为非物质经济活动,如今服务业中的许多经济活动都可算是非物质经济活动。如文化产业就是满足人们的非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的,保健按摩也是满足人们的非物质需要的。从理论上讲,非物质经济是可以持续增长的。
工业文明的致命弊端是其物质经济活动(采矿、冶炼、制造业等)导致了过量的排放和污染,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健康,引起了气候变化。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任务是降低排放和污染,使物质生产或物质经济活动生态化或绿化。如今,我们寄望于绿色技术(包括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的物质经济最终只能是稳态的(最好是稳态的),它不可能不断增长。实际上,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我们必须坚持物质减量化,即必须节能减排。
这样,如果我们谋求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发展,就只能谋求非物质经济的持续增长。
谋求非物质经济的持续增长
生态文明经济活动的总要求是严格遵循生态学规律,因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正因为现代工业文明的物质生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才要求物质经济生态化,即要求物质经济活动服从生态规律。发展非物质经济也需要物质材料。物质经济达到增长的极限以后,如果我们指望通过发展非物质经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便要求非物质产品的生产或非物质服务的提供更大幅度地减少物质耗费,更大幅度地减少物质流量,或更大幅度地节能减排。这便意味着非物质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严格地遵循生态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经济增长又不破坏生态健康。
信息产业可以支持经济的非物质化。但假如生产每个笔记本电脑都要耗费上万吨水,或耗费大量电力,那么增加笔记本电脑生产的经济就显然不是非物质经济。
文化产业应是非物质经济最重要的一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激励和引导人们在文化消费中度过休闲时光。但失去了生态学的指导,文化产业也可能破坏生态健康。例如,拍一部影片就毁掉一大片树林,拍下了一幅自然美景却毁掉了一片自然美景,那就不是健康的非物质经济了。
旅游业可以成为非物质经济的一部分。但仅当多数人都具有生态意识时,旅游业的发展才是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在人们没有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情况下,大批旅游者到哪里就可能毁掉哪里的美丽山水,因为他们会肆无忌惮地抛弃各种塑料袋等污染物。
宗教文化也可以部分商业化。现实中的各种宗教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商业化了。台湾的某些佛教教派能够掌控巨额资本,大陆少林寺也掌控了数额可观的资本,靠的就是信徒捐赠、高价出售礼拜用品等半商业化或商业化运作。融会了生态学思想的商业化宗教文化也许可以成为健康的非物质经济的一部分。
要在物质减量和节能减排的同时谋求经济增长,便要求产品的量值比(即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价值,可以“元∕kg”衡量)得以提高。也只有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才能大大提高产品的量值比。例如,汽车的量值比是200元∕kg,而精湛电影的光碟的量值比也许可达10000元∕kg,一幅国画或油画的量值比则可能更高。通过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固然可以提高产品的量值比,但一个产品的科技含量越高,意味着制造该产品的工序越复杂,从而物质耗费和能量耗费可能越多。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去提高量值比,必须严把物质减量和节能减排关。生产文化艺术产品较易实现物质减量化,故为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该优先发展文化产业。$nextpage$
严格受生态规律约束的非物质经济发展了,就既能增加GDP,又能遏制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健康。也只有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
生态文明的经济结构应该是生态化、稳态的物质经济加生态化、扩大化(不断增长)的非物质经济。即——
生态文明的经济=生态化、稳态的物质经济+生态化、扩大化(不断增长)的非物质经济
无论物质经济还是非物质经济,都应该是生态化的。生态化的经济才是真正的绿色经济,真正的绿色经济才是可持续增长的。蕴涵这种意义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才可能是真正的绿色发展,即真正可持续的发展。
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
你可以认为,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能说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充分条件,不能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发展”的内涵应该更丰富。
发展应该指改善。说一个国家发展了应该指这个国家得到了真正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人际关系较和谐了,人们生活得较幸福了。
于是,“发展”应该蕴涵“社会关系或人际关系的改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贫富差距在拉大,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敌对情绪在增强,老百姓与官员乃至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在恶化,“群体性事件”呈增加趋势,社会有陷入动乱的危险,权力腐败、行业腐败乃至社会腐败在加剧,人际交往(包括商业交往)严重缺乏诚信(食品业、药业的诚信事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可见,30多年的持续快速经济增长未带来全面的社会改善。为谋求良性发展,我们必须唤醒社会各界的基本良知,培养基本公德,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民主法治,遏制腐败,缩小贫富差距,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和人际冲突,以免陷入社会动乱。
“发展”还应该蕴涵“文化繁荣”。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文化动物。每个人都是追求人生意义的,一个人若明确意识到自己活着没有意义,他一定会自杀。追求人生意义也就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追求幸福。当一个人总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和从事的活动是有意义的时,她/他一定是幸福的。
在现代工业文明框架内,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但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误导了人们的价值追求,使人们误以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多多地赚钱、多多地消费、多多地占有汽车、游艇等物质财富;使人们误以为,多多地赚钱、多多地消费、多多地占有物质财富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是人生的幸福。实际上,人必须有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食物、衣服、住房等)才能活着,但并非必须有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才能生活得有意义,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生活得幸福。
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与其主流文化的价值导向有内在的关联。所有的前现代文明都把人的物质贪欲视为洪水猛兽,惟独现代工业文明把人的物质贪欲视为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不祛除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文化,就不可能有效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并维护生态健康,从而不可能实现绿色发展,不可能建成生态文明。一代一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都是通过文化熏染而逐渐形成。唯当生态文化成为主流文化时,人们才不会像现在的多数人这样认为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就在于创造、消费、占有多多益善的物质财富。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学知识为常识背景的文化,创造生态文化的前提是普及生态学知识。必须得以普及的生态学知识不是那些技术性的知识,而是那些能指导人们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的基本观念,如康芒纳所概括的生态学四法则:(1)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2)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3)自然所懂得的是最好的;(4) 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如上观念广为接受时,生态文化建设就水到渠成了。
摈弃“科技万能论”
中国正处于由现代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文明革命时期。现代性思想仍占据主导地位,仍在顽强地抵制着生态学思想,抵制着生态文明的到来。现代性思想中的物质主义和“科技万能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大思想障碍,超越物质主义、摈弃“科技万能论”是建构生态文化的关键。
物质主义与“科技万能论”是互相支持的。在面临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的今天,多数人仍不肯放弃物质主义生活方式(即“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就因为他们相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都只是发展过程中的暂时困难,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度的创新,这些问题都能得以解决。其实,科技创新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有文化的根本转变,没有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的根本改变,我们走不出生态危机。
超越了物质主义,我们就不会认为把“QQ”换成“丰田”,或把“丰田”换成“奔驰”,才是幸福,我们会认为看一场电影或演出,或看一本好书,比在高速公路上“飙车”更有意义,更快乐,我们就会更愿意花钱让盲人为我们做保健按摩,而不是花钱摆阔去吃几万元一盘的长江刀鱼……
建设生态文化不能完全指望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从业者毕竟以赚钱为基本旨趣,他们对文化(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之外在价值(金钱、名声等)的重视往往甚于对文化之内在价值(真、善、美)的重视。建设生态文化还有赖于精英文化的发展,有赖于这样的文化人,他们热爱文化甚于热爱金钱、名誉、地位等,他们珍惜、追求文化的内在价值,如高更、梵高那样的画家,贝多芬、莫扎特那样的音乐家,曹雪芹那样的文学家。只有文化产业的文化必然是平庸的文化,处于文化精英们有力影响和批评之中的文化产业才可能是健康的产业。整个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精英。真正的文化精英是珍惜、追求文化之内在价值的文化人。
唯当生态学知识渗透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时,才会有真正的生态文化。唯当生态文化十分繁荣时,才会有真正的绿色发展,才会有成熟的生态文明。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