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从官博的“政能量”中再造政府公信

tebiebaodao 2013-03-29 17:10:18 陈方/文 总第190期 放大 缩小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的引入,都会引发新一轮社会权力的重新分配。微博的诞生同样是对现实社会的一次震荡: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频次越来越高;表达意见的渠道越来越宽,意愿也越来越强。

对于政务微博来说,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140字,通过网络和手机,快速传播,蕴含在微博里的巨大“政能量”,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方式。

微博的政治变革能量正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显现出来。梳理以往的微博事件,不难发现这些事件中反映出民众舆论对官员个体行为不信任与对政治制度政治价值理念的信任同在、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与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并存、对政府短期行为的不信任与对政府长期信任的兼备。微博的信息揭露和政治监督并不会必然导致政府公信力的流失,相反,政府如何反馈和应对显得尤其重要。

被删微博引发的“切糕”猜想

2012年12月3日,湖南省岳阳市公安局“岳阳公安警事”发布了一条微博,“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加损坏的摩托车和受伤人员共计20万。目前平江公安天岳派出所将凌某刑事拘留,16名新疆人员财物得到赔偿并被遣返回疆。”

“天价切糕”顿时引发网友的各种吐槽,该微博即被删除。12月5日上午,“岳阳公安警事”又在其微博上发布一条长微博,澄清“经物价、司法鉴定,被损的16台三轮摩托车、车上核桃仁糖果5520斤的损失以及受害人医疗费用共计15万余元。此前“岳阳公安警事”微博工作人员未经核实发布不准确信息,再次深表歉意。此微博发出后即遭转发近1000条,但“岳阳公安警事”很快又把这条微博删除干净。

“切糕”微博已全面清除,如此反复随即引发了舆论的猜疑,本来简单的事实真相一时也变得扑朔迷离。

微博时代,一起普通的案件,很容易演变成为影响恶劣的公共事件。在观察者看来,政府微博是用来疏通民情民意,而不是通过删除微博来推卸责任的。尤其是涉及敏感问题的信息发布,政府工作人员更应该耐心细致,勇于担当。

在“天价切糕”事件中,“岳阳公安警事”先发“天价”切糕给人误导,后发澄清微博却又随即删除,这一系列的反复不禁让人怀疑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素养与诚意。政府部门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务必保证发布信息准确稳定才能确立自身公信力。如果不能保证发布信息准确无误,政务微博不仅形同虚设,更会伤害政府的公信力。

早在去年7月社科院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就定性“微博已成为媒体跟踪突发消息的重要来源,成为大事件、突发事件的传播舆论中心”,其速度几乎剥夺了记者们报道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样,这种速度也考验着执政者的反应能力。

在“天价切糕”背后,政府工作人员确实需要反思“微博信息发布的权威与准确性”,但是更不能矫枉过正,因噎废食,乃至默不作声。毕竟,沉默不能解决问题,要以实际行动切实修复和重建政府公信力。

“官博”无力,

辟谣也变得“生硬”

2012年7月7日,蓟县火灾发生一周后,新华社记者发文称:火灾事故中10名遇难者已全部由家属签字认领,16名伤者中仍留院观察的7人也具备出院条件,起火原因仍在调查中。

相比之前寥寥几条冷冰冰的官方灾情通报数字,该篇报道相对人性化地描述了记者求证伤亡人数的整个过程——包括“由于天气很热,又是下午三点多,商场里当时没有多少顾客”、“商厦业务副总经理王芳当着记者的面给1~4楼的楼层负责人分别打了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总计50多人”,以及“消防部门介绍,在第一批消防官兵到达前,大部分人员已经疏散和撤离”。种种迹象表明,6月30日发生的蓟县火灾,似乎并非民众想象得那么严重。

7月9日,公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个别网络造谣传谣者进行了处理。然而,姗姗来迟的回应和网路谣言处理的“高效”,并没有终结质疑,反而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

火灾发生后,有网民在网上贴出几张商厦火势的图片,甚至还有人描述:商场着火后,广播里高喊“不结账不许走”,随即商场大门关上,商场如焚尸炉一样“火化”了包括100多个孩子在内的378个活人。一则《天津蓟县火灾商场老板怕顾客不给钱将门反锁》的报道也被多家新闻网站转载,一时间,在一些网民看来,官方公布的火灾死亡人数值得怀疑,蓟县火灾真相也变得“扑朔迷离”。

微博时代,网络很容易成为舆情聚集地,鱼龙混杂的各色信息中,谣言的传播力度也急剧增强。如何抵御微博谣言的问题上,目前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以现在微博实名制为代表,希望通过政策、立法等手段,通过严格的管理,自上而下来解决网络谣言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要微博系统足够开放,人足够多,各种信息都可以在上面传播,那么它就具有自我净化功能 。

这两种观点都没错,但是,突发事件谣言及其危机应对也是考验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专注于表达自由理论研究的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副院长王四新认为,蓟县大火,政府第一时间没有披露信息,一披露就强令大家相信政府说的是最权威、最正确的“版本”的做法,在人人都有条件成为记者的当今社会,确实难以“服人”。

王四新副院长认为,“普通民众理应拥有合理怀疑权,尤其在事关公共利益甚至人命关天的灾难事件上,应当尊重民众调查、了解真相的权利和自由。政府作为众多发言的一方,有权发布消息,但无权也没有必要查封、阻止其他途径的消息发布,反而容易产生‘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效果”。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民众的看法不可能与官方消息完全一致,“封杀”谣言的最好方法,应当是政府第一时间就发布有关信息,并依据发现的基本事实及时对外公布。特别是一些民众质疑的相关细节,要尽快着手调查核实,给出答案。

天津蓟县大火,网上谣言四起,政府反应的迟滞成为了谣言的温床。从6月30日到7月1日,《天津日报》、《今晚报》等当地报纸对此次蓟县火灾没有任何报道。从7月1日到3日,天津官方微博几乎没有再发布关于火灾的任何消息。据媒体统计,天津市官方微博只有3条与蓟县火灾相关的内容,分别在7月1日、4日和6日,且微博内容似乎与世隔绝,只是交代了10名遇难者的情况,除此之外,对于网民的质疑则没有更详细的回应。某种程度上而言,可能正是这种谨慎与沉默,让最后的辟谣也变得“生硬”。

微博时代,重塑政府公信

截至2012年10月底,在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账号总数突破6万个,同比增长高达231%。在中央部委纷纷设立微博的同时,基层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和活跃度也日趋增大,“微博问政”正在深化和扩大。

据《人民日报》报道称,2012年,围绕政务微博和网络热点,政府公共领域信息发布体系和协商民主平台已显现雏形。在地区与部门发展总体格局中,中国政务微博呈现全面覆盖、普遍增长、东西共荣、后发有力的特点。在不同职能领域,政务机构微博逐渐进化为“扁平化”结构,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为促进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群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事实上,随着微博的蓬勃发展,一些官方政务微博在化解社会矛盾、疏导民众情绪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2年从“微笑局长”、“表哥”、“表叔”,到“房叔”,“网络(微博)反腐”成为舆论焦点。四川眉山东坡区纪委回应网友“雪狼”举报镇卫生院救护车“公车私用”问题、连发多条微博回应和查处“派出所长打人”事件等,不仅显示了基层反腐倡廉的决心,赢得了媒体和网民的肯定,还有利于引导网络监督走向“制度化反腐”的科学方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无锡市政务微博发布厅等专门设立了“网络监督员”制度,也形成了新的网络监督新机制和新模式,对政务微博发展亦有启发。

如果把时间倒退一年回看“官博”成长史,官方政务微博大多还处于抱残守缺,习惯于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2011年6月20日,郭美美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虽然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新浪也就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致歉,虽然此后网站大量删帖,但“郭美美事件”持续发酵,中国红十字会及其多个合作伙伴相继被卷入“无法自证清白”的尴尬境地。

所以说,微博时代政府部门如果认识不到“官博”的“政能量”,那么势必一些具体的、局部的、孤立的事件演化成影响政府部门公信力的公共事件,这是当前政府部门公信力建设必须正视的问题。

观察人士注意到,在浙江、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政务微博普及充分,党政官员普遍具有利用新媒体实现官民互动的意识。实践证明,越是早开“官方微博”,越能大大提高政府服务社会公众的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稳定。

除了和民众的互动有所增进外,微博时代政府部门应对媒体的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郑州市“网络行政”概念的提出及实施,直接反映了这种变化。“网络行政”集网络信息受理、跟踪、督办三位于一体,推行网络发言人制度和大量的政府机构官方微博,让公权变得更为谦虚,让管理和服务更为人性,让民生诉求的解决更为便捷高效。

“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更直接、更顺畅,相互之间认同的机会实际上比以前有所扩大。”王四新说,“而如果政府犯了错,也可以借由微博帮助纠错,避免犯更大的错误。”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