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领导层正式进行新旧换届,但不要觉得新领导层将采取相对柔和的外交政策。
在全国人大开幕之时,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警告说,中国已经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它将“果断”回应在一些地区的领土争端。
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继续“被动强硬”的外交政策。中国在南海和东海争端上完善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同时又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这种手段并不总是奏效,周边许多国家正放弃相信中国和平崛起的信念。
与日本在几个小岛的主权上长期的僵局,是中国“被动强硬”的外交政策一个很好的例子。
2012年9月,日本政府提议购买三个争议岛屿——中国称为钓鱼岛,在中国东海。日本表示购买这些岛屿,是避免强硬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私自购岛并在岛上进行建设。
中国将这一举动解读为背叛了两国搁置争议的协议,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展开了一连串的回击行动。中国领导人把日本的购岛行为视为“闹剧”,并发誓“绝不退让一寸”——中国采取了经济上给日本压力、大规模反日抗议、东海的海军军演行动。
但真正的转折点是,中国开始定期派遣执法船只巡航争议岛屿海域,直接挑战日本在过去40年实际控制的地区。中国政府派遣一架侦察机直接在有争议岛屿上空飞行,日本出动战斗机回应。中国海军和空军已经加强了侦察任务,并在东海演习。据日本报道,中国甚至用引导雷达锁定日本飞机。
尽管如此,中国的官员还是一再表示,日本必须为所有的麻烦负全责。现在,北京的分析人士声称“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东海和平的状态。
2012年4月,类似的强硬行动曾用于黄岩岛的争议。当菲律宾派遣军舰应对闯入该地区的中国渔船,中国部署执法船只驶入区域,巩固对该地区的控制权,扩大其每年的涵盖周边水域的单边捕鱼禁令;禁止从菲律宾进口的热带水果,并暂停对中国公民赴菲律宾旅游。
通过进行常规的执法巡逻,防止菲律宾渔民进入这些水域,中国已经建立起一个新的对中国有利的常态。
中国在2012年6月通过的一项海洋法律,这项法律覆盖了有争议的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在这项法律的墨水未干之际,中国在南海正式设立三沙市,建立了一个军事要塞。随着中央政府提供100亿元人民币(合16亿美元)的建设资金,三沙市仍在迅速发展。三沙官员表示要考虑计划建造更多的港口,开放赌场、并创建一个离岸的免税天堂。
据说,新任领导人习近平在中国回应海事纠纷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且是中央对日本的购岛宣言做出回应的核心人物。他于2012年中旬掌管一个海事安全领导小组,在9月主管“应对钓鱼岛危机办公室”。在去年11月,习近平正式成为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后,通过重申“和平发展”的重要性,本质上承袭了“被动强硬”的外交政策;同时承诺绝不容忍那些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的利益的行为。
这并不是说北京一定要挑起外部麻烦,因为它依旧忙于维持经济发展的势头,和防止国内问题爆发。
不幸的是,没人有兴趣削弱北京“被动外交”策略的锋芒。正如傅莹说:“当面对挑衅时,中国公众希望中国更加自信。不管摩擦多么小,他们都希望中国予以回击。”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