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关键,以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为目的,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促进中国未来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未来几十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2012年底,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开启了未来几十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序幕。
西方经济学家预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镇社会为主体的城镇时代。到2020年前后,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城镇人口将接近8亿;到2050年中国将实现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将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将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将明显增强。中国广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居,是几亿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聚增加过程,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城镇化的过程。据报道,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近10%,同期城镇化率由17.92%升至51.27%。又有研究认为,在中国近10年年均10%的经济增长率中,城镇化贡献了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点,新增投资需求达6.6万亿元,城镇化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也显著增强。然而,在中国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工业化的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尽管到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过50%,若按城镇户籍人口统计,城镇化率其实只达到35%左右。中国的城市化率还相当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最低是78%,大部分是90%以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广阔,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也是未来几十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解决人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的“人的城镇化”就是要让农民变市民,目的是要促进农村传统社会向城镇现代社会转型。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利用近现代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和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使农民变市民,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就是要把满足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有利于城乡居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最终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走的是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未来城镇化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
提高城镇化质量,要遵从即将对外颁布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加快对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布局。
加快城镇化建设不仅要增强城镇化对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且要把推进城镇化与强化城镇化群的功能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镇体系的完善合理。要把城镇化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增强城镇群的综合功能,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强化和扩大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形成联合大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拓展广泛的经济要素交换交流,增强城镇间的经济粘合力和发展后劲。
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努力解决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许多问题和矛盾,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要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协调发展;保持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城镇之间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着力解决农民工、产业支撑、失地农民保障、户籍制度、土地流转、行政区划、投融资等长期困扰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促进社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在中国现阶段,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深层原因,是农民就业太不充分。中国只有不到20亿亩的耕地,靠这点土地难以使8亿农业人口致富。于是亿万农民工抱着外出淘金的愿望流入各大中小城市,他们租住的是城里最差最脏最乱的地方,吃的是最廉价的食物,干的是城里人“宁可饿死也不干的活”,他们掏大粪、挖下水道,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出大力、流大汗。广大农民工与城里劳动者及其生活相比,存在着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存在着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存在着城乡分割的体制性歧视,存在着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不足的弱势,所有这些导致了他们在就业准入、住房交通、安全保障、工资收入、医疗卫生、子女教育、打工收费、养老与失业保险、学习与进修、城乡文明的交融、户口限制等方面的种种困扰,导致了他们在就业和生活方面的不稳定,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以常住人口计算,已经突破了50%,但如果按照有城镇户籍的人数,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2.5亿农民工参保者不足1/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城镇打工的2.5亿的农民工中,农民工城镇自有住房拥有率仅为0.7%,大约有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广大农民工进城打工并没有使他们富裕起来,他们只能在城市的边缘游离。
实现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的目的,必须加快农民变市民的进程,加快改革与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比如,消除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真正靠产业发展和劳动致富逐步融入各类城市和小城镇。放宽对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征用农村土地按市场规律给予失地农民合理的补偿,满足城乡居民创业的合理融资需求等。
二是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要逐步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险关系在不同统筹区的转移接续和不同制度间的衔接转换,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要逐步实现其在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劳动报酬、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城镇居民待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
三是要加大对小城镇公共事业的投入。例如,加大对道路、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投入。
四是要制定科学的城镇体系和发展规划。只有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才能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实现人口、非农产业、资本、市场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